开启中国-中东欧“16+1合作”新时代

发布时间: 2017-11-27 10:53:03 | 来源: 光明日报 | 作者: 刘作奎 | 责任编辑: 殷晓霞

关键词: 中国,中东欧,16+1合作,新时代

    在波兰首都华沙市中心的科学文化宫前,波兰市民在“熊猫房车”内观看成都的VR(虚拟现实)城市宣传片。新华社发

    两名塞尔维亚工人在由山东高速集团承建的塞尔维亚E763高速公路第五标段隧道内绑扎钢筋。新华社发

【特别关注】

11月27日,第六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将在匈牙利布达佩斯召开,布达佩斯会议时值中国和中东欧国家合作开启五周年,更值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顺利结束之际。本次会议将充分阐释十九大报告所形成的中国内政外交新举措,也将系统总结“16+1合作”框架过去五年所取得的成就,规划未来一段时期的发展蓝图。

平台建设成果丰硕

“16+1合作”作为中欧关系合作框架下先行先试的次区域合作,“一带一路”倡议在欧洲建设的重要协调平台和推进区域之一,一开始就具有推进中欧合作、“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在“16+1合作”框架中,双边合作是基础、“16+1合作”是平台,两者相互依赖、互相补充。在这一平台上,17国平等协商,互通有无,加强对接,在多边平台上互相寻找机遇点。过去五年,中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网在扩大,在中东欧的各个次区域合作均取得重要进展。地方合作成为“16+1合作”的新抓手和亮点,以中欧班列为牵引,以地方领导人会晤为平台,中国和中东欧国家合作在地方合作领域闯出了新路,干出了新成就。

在“16+1合作”这个平台上,不同的中东欧国家纷纷展示自身的特色和潜质,积极发挥在各个领域合作的牵引作用,包括匈牙利、塞尔维亚在内的中东欧国家在与中国合作中先行先试,大胆探索,取得了不少成绩,创造了多个“第一”。此外,在双边合作领域,双方还深挖合作潜力,推动建立一系列专业性合作平台,取得积极成果。

“16+1合作”成为“一带一路”建设重要的政策沟通平台,通过该平台,上至最高领导层、中至具体决策机构、下至具体合作领域的协调人和负责人均实现了政策沟通的无缝对接,达成了一系列重要战略共识,推进了一批重点合作项目和举措,为推进中欧互联互通打下良好基础。

通过“16+1合作”框架,中国完成了在欧洲海上和陆上丝绸之路的基本布局,海上丝绸之路以中欧陆海快线为抓手,陆上丝绸之路以新欧亚大陆桥建设和推进中欧班列有效运营为抓手;一系列硬联通项目纷纷在中东欧地区落地,与之配套的软联通项目也持续推进,形成了层次丰富、效果显著的基建合作。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和中东欧贸易合作进中求稳,妥善解决双边存在的贸易逆差问题,投资合作增长迅猛、成果突出。“16+1合作”框架坚持灵活、市场化、务实合作为主攻方向,积极为“一带一路”保驾护航,推出多项金融工具,提供多项资金保障,形成了一系列金融安排,成为“一带一路”倡议下金融合作的新亮点。“16+1合作”还积极推进民心相通,形成了一系列民间交流和交往的新举措,丰富了中国和中东欧民间交流的渠道,提升了合作水平和规模。

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5年来,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取得丰硕成果,切实惠及各国人民。这得益于中国与各国传统友好的深厚基础,中国坚持以开放包容的心态促进文化、文明之间相互借鉴、兼容并蓄,本着互利共赢的精神推进务实合作,实现共同发展繁荣。“16+1合作”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尤其是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积极尝试。

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在“16+1合作”中得到了落实,中东欧成为构建中欧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区域,这些具有中国智慧的合作理念增强了“16+1合作”的向心力。

“16+1合作”能走到今天,与中国主动有为的外交政策密不可分,中国通过创造平台、分享中国发展机遇和发展经验,盘活了中欧合作,也激发了中东欧国家的合作热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也给包括中东欧16国在内的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新的、更多的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尤其是发展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16+1合作”深化 值得期待

目前,中国同中东欧16国的双边关系都有发展,但发展程度不一。有的国家落地项目较多,而有的国家落地项目较少。各国参与合作的积极性不尽相同,合作的政治意愿也有差别。为推进同该区域整体合作,未来五年中国会推进合作的普惠性。实现合作的普惠性就是要重视每个中东欧国家的特殊性和作为合作主体的平等性,发挥每个国家的积极性。普惠性的特质还体现在中国同16国中任何一国的合作,并不以损害第三国为目的,事实上也不会损害第三国的利益,而是立足于互利互助,共享共赢。

16国国情差异很大,难以搞一刀切。中东欧国家在领土、人口、国家规模、经济发展水平、文化归属、宗教信仰、参与欧洲一体化程度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别。中国既不可能用同一项政策去应对与中东欧16国的合作,也不能因为中东欧国家存在巨大的差异而失去了合作的方向。既要看到中东欧国家作为新兴经济体在广泛吸引外资、积极开放市场等方面具有的共性,从而对推进“16+1合作”经贸合作有全盘统筹的考虑,也要针对每个国家的特殊性和要素禀赋采取具体的政策,提高合作的精准性和针对性。

总体来说,中国同中东欧16国贸易逆势增长,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未来五年,为促进中国和中东欧国家的互利合作,中方将积极采取措施,促进各对双边贸易均衡、稳中有进地发展。

地方合作是中国和中东欧国家合作的一个特色,并将继续成为未来五年合作的新亮点。首先,中国地方政府同中东欧国家结对的友好城市越来越多。其次,中国和中东欧国家地方之间开通了越来越多的直飞航线。比如北京至华沙、布达佩斯、布拉格,上海至布拉格,成都至布拉格等,预计还将开通更多直航航线;最后,开通了多趟班列,比如苏州-华沙、义乌-里加、成都-罗兹、武汉-捷克、长沙-布达佩斯等,各种经过中东欧国家的班列越来越多。

越来越多的第三方加入“16+1合作”。过去五年,“16+1合作”框架开启了与希腊、瑞士、奥地利、白俄罗斯和欧洲复兴与开发银行等第三方合作,未来五年,“16+1合作”有望同更多的第三方建立合作关系,夯实合作基础。

未来五年,中国还将采取更多的措施,夯实同中东欧16国合作的根基。一方面要建设更多合作园、做好大项目牵引工作、释放各种优惠政策给中东欧国家,做好现有各种经贸合作安排;另一方面,将充分利用民心相通筑牢“16+1合作”。

(作者:刘作奎,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研究员)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