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成都2月6日讯(记者 戴璐岭)近年来,青白江区紧紧抓住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自由贸易区战略推进实施的重大机遇,加快构建形成更全方位、更宽领域、更高层次的深度融合开放新格局。
开放铸就了城市的内在气质,标注着一座城市新时代的到来。我们看到,一个“国际化青白江”正在走来。
国际化的青白江
国际班列突破1000列 通达全球的战略前沿
2月2日,“榜样中国·2017四川十大经济影响力人物评选活动”颁奖典礼在成都举行。颁奖典礼上,“丝路蓉欧·通达全球”暨成都国际班列全年开行破千列获评“2017四川十大经济影响力事件”,这是对成都国际铁路港2017年努力的肯定,更是青白江的骄傲!
殊荣的背后,是成都国际班列不惧严冬酷暑、翻越崇山峻岭,一趟趟开行的结果。
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国际班列破千列,众人一起齐欢呼。当地球变成了一个“村”时,国际间的货物运输往来日渐频繁,货运通道变得越来越重要。
2017年12月27日,搭载着数十个集装箱的蓉欧快铁从成都国际铁路港缓缓开出,标志着成都国际班列2017年度开行规模突破1000列的“小目标”圆满完成。
2013年,国家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倡导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作为久负盛名的南丝绸之路的起点,成都深入贯彻落实“一带一路”倡议,依托亚欧物流大通道,积极抢抓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机遇,深入实施“蓉欧+”战略,奋力打造贯通欧亚、通江达海的“一带一路”大走廊。青白江作为“蓉欧+”战略的主要承载区和中欧班列(蓉欧快铁)的始发地,正逐步成为区域性国际物流枢纽和“一带一路”连通欧洲、泛亚洲的桥头堡。随着“中国(四川)自贸区成都青白江铁路港片区”的成功挂牌,更使青白江这片不沿边、不靠海的内陆盆地,一举跃升为对外开放的改革高地和战略前沿,青白江的开放型国际化元素日益浓重。
自2013年4月开通运营以来,成都国际班列开行班列数逐年增长,全面构建起成都向西至欧洲腹地、向北至俄罗斯、向南至东盟的“Y”字形国际物流通道。
成都国际班列已成为首个实现每日开行、辐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最广、开行线路最多、频率最稳定、产业带动效应最明显的国际班列。
缔结14所国(境)外学校 教育国际化空前彰显
美国校长代表团访问实验小学、波兰大学教育代表集团到大弯中学开展交流、荷兰三所学校加入青白江区教育“朋友圈”……今年,青白江区广泛开展中外文化合作与交流,促进青白江区教育与世界接轨。
蓉欧快铁是一条青白江与世界进行商品贸易的重要线路,也是一条中欧文化交流的通道。青白江区敏锐地抓住蓉欧快铁带来的教育契机,有效整合利用国(境)外优质教育资源,探索具有青白江特色的区域教育国际化之路,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与人才保障。
2017年,青白江区着力构建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采取德国职教模式开展教学活动,项目毕业生考试合格将同时获得中职学校毕业生证书和德国技能证书。同时,大力推动中外师生交流,认真学习借鉴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和办学经验,全年共派遣优秀干部教师赴英国、德国、波兰、加拿大等国(境)外考察、学习、培训共计87人次;成功举办外国语小学、大弯小学、川化中学师生赴马来西亚、新加坡参加研学夏令营,组织学生外出交流学习42人次。
加快集聚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大力实施外教进校园工程,加大中小学外籍教师引进力度,目前,主城区中小学实现外籍教师全覆盖,乡镇学校聘请外籍教师占比26.3%。开设《旅游英语》《看电影学英语》《听歌学英语》等一批国际化校本课程,开设波兰语、意大利语、韩语等口语交际课程,拓宽学生全球视野、培养学生语言技能、提升学生国际化意识。
积极拓展教育国际交流平台,开展与国际“友好城市”及“友好合作关系城市”的教育深度合作,接待荷兰、波兰、意大利、美国等国家代表团访问7次,进一步扩大青白江区国际教育影响力。鼓励中小学与境外学校结对交流,参与和构建具有符合自身特色和优势的国际合作交流项目,搭建多层次交流平台,缔结多元化友好学校,2017,青白江区有14所学校与14所国(境)外学校缔结国际友好姊妹校关系,教育国际化步伐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