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马东平:用文物讲好新时代“一带一路”的故事

发布时间:2018-03-16 09:15:07 | 来源:央广网 | 作者:孙冰洁 | 责任编辑:殷晓霞

关键词:故事,文物,马东平,一带一路,丝绸之路

央广网北京3月15日消息(记者孙冰洁)《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等优秀纪录片的出现,让尘封的文物再次焕发了新的生机。“‘一带一路’,不仅要讲好我们(中国)的故事,还要讲好我们与沿线国家之间的故事,文物则是很好的呈现方式。”身为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同时也是甘肃省社会科学院西北历史与丝绸之路研究所副所长,马东平本次两会关注的焦点仍不离本行,希望能在新的历史时期,更好地发挥智库的作用,用文物讲好“一带一路”国家之间的故事。

一带一路沿线故事有待挖掘

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为一条东起中国古都长安,西达地中海东海岸安都奥克,全长7100余公里的线路,取了个极富诗意的名字----丝绸之路。其中,丝绸之路在甘肃段全长1600多公里,占其全程总长度的1/5。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伟大构想,引起世界各国广泛共鸣。并在此倡议之初,就提出了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融通和民心相通。

“在这五通中,民心是否相通会极大地影响到其他‘四通’是否顺利推进。民心相通不会因经济合作深入而自动实现,它需要久久为功,绵绵用力,是一项长期的基础性工作,须从点滴做起。”马东平说。

作为如今“一带一路”沿线重要省份,马东平认为在甘肃从事丝绸之路研究方面有天然优势,“丝绸之路”上的文化遗迹,甘肃有五处,但目前“一带一路”国家之间沟通往来的史料仍有待发掘。

为此她致力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交流往来史料的搜集,并希望能有国家相关智库及文化研究机构承担讲好“我们的故事”的素材搜集,写好、出版好“我们之间的故事”。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中国发展模式已经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了解、学习和借鉴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发展模式。”因此,马东平认为中国的发展成就和模式需要用讲好中国故事的方式传播出去,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民心相通是交流的基础

之所以要聚焦一带一路故事的挖掘,马东平认为,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基础和重要保障,通过民心沟通,可增进相互了解、信任和友谊,使沿线各国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联手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而故事则更好地体现了民心相通。

何谓“我们的故事”?马东平指出, “我们”指的是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故事”则既包括古往今来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发生在物质、文化和精神等层面交流的友好故事,也包括起沟通桥梁作用的历史人物。

“如果没有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之间的交往,像石榴、西瓜和胡萝卜这些我们现在司空见惯的食物可能要推迟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才能吃到,当然,中国的造纸术、茶叶、瓷器等这些体现东方文明的物件可能也不会有机会走出国门。”

马东平对记者细数丝绸之路沿线从古至今交流往来的种种事例,从张骞出使西域到玄奘西游,她认为这些历史人物架起了中国和“一带一路”国家间的沟通往来的桥梁,如果不是“一带一路”的适时提出,这些能够体现国家之间交流往来的文化遗产极有可能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不为人知。“这将是文化的损失,也是历史的缺憾。”她说。

“文物”是中国故事的见证

甘肃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一带一路”使甘肃成为西部省份对外开放的前沿。“甘肃从古至今也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不断进行物质、文化和精神的交流。”据此,马东平认为,在中国故事的讲述中,甘肃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可以推介,甘肃本身就是讲好“我们之间故事”的富矿。

以文物为例,作为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和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甘肃境内共有不可移动文物16895处,世界文化遗产7处,全国重点文保单位131处。

马东平告诉记者,去年年初,甘肃启动《甘肃省志·文物志》编纂工作。承载着敦煌文化、丝路文化、始祖文化、民族文化、黄河文化等印记的大批文物通过这种方式“活”起来,并与公众“互动”。

“今天更要做的是怎么让文物活起来,让文物会说话,通过新媒体的手段更好地讲述历史。”

马东平认为,要讲好我们之间的故事,文物是一个很好的方式,除了传统的展览方式,还应挖掘和开发一些影视、文学、雕塑作品等,通过多种艺术形式传播文明的故事,在此基础上形成相关文化产业;此外,为更好地促进国家沿线历史资源的挖掘,她还建议相关部门在国家及各级社科基金立项中设立相关研究方向,动员广大的研究者通过项目投入到相关的研究中,用沿线国家民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和方式,图文并茂地呈现出“我们的故事”。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