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帆:网文走精品化道路是必然趋势

发布时间:2018-05-29 10:37:23 | 来源:人民网 | 作者:佚名 | 责任编辑:王东海

关键词:文学,网络,张云帆,创作,作者

最近这一年,纵横文学首席执行官张云帆很忙,除安排得满满当当的日常工作外,他给自己增加了学习英语的任务。今年,纵横文学将加速海外布局,用张云帆的话来说,学英语很重要,毕竟做海外业务要与外国人沟通和交流,不能都交给别人来执行。

“一天的时间有限,如果你想做更多的事,就必须压缩睡眠时间。”张云帆笑着说道。不知道张云帆那天是否经历了前一晚的睡眠不足,只看到他聊到网络文学行业时,时而谈笑风生,时而专注投入的样子,无不彰显着一个网络文学企业领军人的风采与思考。

突破传统文学创作核心模式

从2010年兼任纵横中文网的总裁,到2016年出任纵横文学首席执行官,张云帆对于网络文学的思考从未停止。在他看来,网络文学经过20年的发展,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网络+文学”的概念,而是一个跨学科存在的复杂的系统工程。

张云帆从3个方面解释了这个不同于传统文学创作的系统工程。其一是写作模式的变化。网络文学写完发表后不能修改,使得作者在创作之初就要思考文章如何写作。由于网络文学产生了一种更加开放的结构,使得网络文学故事要完整,并可以独立成章。

其二,网络文学的及时反馈性让读者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参与创作。作者对于网络文学的创作不是完全独立不受干扰的。读者可以在阅读过程中随时提出意见和建议,作者可以根据读者的反馈来调整之后文章的创作。

其三,网络文学产生了全新的商业模式。网络文学作家收入很大一部分来自打赏。网络文学公司通过互联网推广运营的方式,为文学作品、签约作者“圈粉”,通过粉丝购买有偿阅读和打赏等方式获得经济收入。

张云帆同时从读者的角度谈道,由于网络文学创作群体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他们的创作往往能够以年轻人更容易理解的方式进行,讲道理也摆脱了生硬的说教。可以说,网络文学是更为接地气的文学形式。

“由此不难看出,网络文学对于传统文学不仅仅是载体上的突破,更是整个创作理念、核心模式的突破。”张云帆表示,网络文学的出现和发展,为文学生态带来创新性的改变。

欣赏水平提高倒逼创作质量提升

来自首届中国网络文学周上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网络文学用户已达3.78亿,其中手机网络文学用户3.44亿。我国网络文学创作队伍非签约作者有1300多万人,签约作者约68万人,总计约1400万人。

无论是网络文学读者数量与作者数量的不断攀升,还是移动阅读的急速兴起,在张云帆看来都是时代发展的结果。

“刚创办纵横中文网的时候,网络文学作者很少,读者也不多,甚至都没有手机阅读。现在作者有1000多万,读者几乎覆盖所有互联网网民,时代的发展给网络文学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变革。”张云帆说道。

这种变革首先来自纵横文学内部。在部门设置上,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从原本没有移动业务部门,到现在变为公司主要部门,人员数量占到1/4以上。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变革让张云帆清醒地认识到,网络文学要想健康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走高质量精品化道路。

“以前我们觉得有书看就不错了,有电影看就不错了。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于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就会越来越高。”张云帆表示,当网络文学读者认知水平与消费水平不断提升时,他们对作品质量的要求也会不断提升。这就倒逼网络文学作者提升创作质量,网络文学网站提升读者体验。高质量发展成为网络文学未来前进的方向和趋势。

为保证作品高水准,对作者,纵横文学采取了更加严格的筛选、编辑流程。以往只需写千字左右的内容提纲不行了,现在要提供上万字的提纲让编辑审核,通过后才能开始创作。

对读者,纵横文学不断完善旗下阅读APP“熊猫看书”的功能,并通过与蜻蜓FM合作,为读者提供有声内容,丰富阅读体验。

一系列“质量至上”的举措,使纵横文学多部作品进入由中国作协发布、主打优质网络文学的2017年中国网络小说排行榜。其中,“他曾是少年”的《书剑长安》入选上半年已完结作品,“无罪”的《平天策》以及“烽火戏诸侯”的《剑来》入选下半年未完结作品。

先投入再考虑长远效益

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张云帆就是一个深谋远虑的人。比如免费举办作者培训,比如对网络文学走出去不计收益的投入。在他看来,前期的投入是十分必要的,因为这不仅是在为将来更为长远的收益打基础,更是网络文学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过程中,必须要树立的服务意识。

“作为网络文学平台,我们服务的对象一个是读者,要为他们提供好的作品;另一个就是作者,要让他们的作品获得更广泛的改编和呈现。”张云帆表示,对作者的培训对网络文学平台来说是正循环的双赢,同时为作者“赋能”本身也是一种服务。当所有网络文学平台都在无差别地输出内容时,这种差异化服务就成为企业的竞争力所在。

目前,纵横文学为网络文学作者举办的培训形式多样。以近期启动的“郭靖宇编剧特训营”为例,张云帆说这是与导演郭靖宇“聊出来的点子”。“郭导觉得现在找剧本难,我说我们有很多故事。他说故事往往变不成剧本,我说那干脆联合起来培训一下作者吧,教他们怎么有针对性地创作。”张云帆与郭靖宇的一拍即合,为网络文学作者的创作提供了更多可能。

在助力网络文学“出海”上,张云帆同样秉持文化企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加速对海外市场的拓展与中国优秀网络文学作品的海外传播。“互联网是一种更为便捷的文化传播载体。”张云帆表示,目前,纵横文学已经在美国成立分公司,通过与当地翻译团体合作,把国内精品网络文学内容“送”出国门。未来,纵横文学还将继续加大投入,通过吸收当地作家,生产本土内容,继而在本土销售等方式,不断提升网络文学海外影响力。

IP运营扩大优质作品影响力

在进入网络文学行业之前,张云帆一直在游戏圈打拼,并做得风生水起。从游戏改行文学,有没有经过不适应的阶段?

张云帆否认了这种“不适应”的说法,同时引出了“内容产业”的概念。在他看来,游戏本身就是一种图形化的故事。好的游戏带来电影式的体验,而电影本身就是有画面的小说。“所以说,游戏的本质依然是故事,是由人创作的内容。从更大的范畴看,无论文学、游戏还是影视,都是内容产业。不同内容形式之间有所分别,但更多的是联系。”张云帆说道。

张云帆所说的“联系”,也成为近年来网络文学与影视、游戏之间IP互动的真实写照。同样来自首届中国网络文学周发布的数据也印证了这一观点。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网络文学作品共出版纸质图书6492部,改编电影1195部,改编电视剧1232部,改编游戏605部,改编动漫712部。

随着网络文学日益成为游戏、影视的重要内容来源,一个IP运转的产业链由此形成。在纵横文学,目前“无罪”的《剑王朝》版权已经出售给爱奇艺,另一部《平天策》的版权已被优酷获得。

在文学与影视的互动上,张云帆还尝试了影视同期书这种“反向”IP定制模式,推出的《谈判官》等影视同期书在市场上收获不俗的反响。

“随着网络文学创作环境的提升与IP衍生化的发展,正向引导了网络文学作品在社会上的认同感,增强了网络文学作者创作高质量作品的信心和决心。”张云帆对网络文学IP开发的前景表示乐观。他表示,网络文学以前只局限于互联网读者用户,而随着衍生产品的不断推出,受众人群将进一步扩大,优质网络文学作品的影响力会得到更大范围的提升。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