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被否后“快速”重组上市,仍要从严发审

发布时间:2018-10-22 13:22:37 | 来源:新京报 | 作者:皮海洲 | 责任编辑:刘梦雅

关键词:IPO企业,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政策,审核

不仅IPO发审要从严,对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与借壳上市同样需要严格把关,不能因为政策支持就降低审核标准。

10月20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常德鹏表示,为回应市场需求,统一与被否企业重新申报IPO的监管标准,支持优质企业参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推动上市公司质量提升,证监会将IPO被否企业筹划重组上市的间隔期从3年缩短为6个月。

以上政策的出台,可能出乎市场的预料之外。对IPO被否企业筹划重组上市实行3年间隔期的政策,是今年2月发布实施的,是为了防范监管套利、维护市场秩序而修订的。不过,如今对相关政策进行更改,也是基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IPO被否企业是实体经济的组成部分,如果IPO被否后三年不能登陆A股市场,恐怕不少企业的发展将陷入更加困难的境地。

应该说,做出以上修改,确实有其合理性的一面。一方面正如证监会新闻发言人所言,考虑到IPO被否原因多种多样,在对被否原因进行整改后,不乏公司治理规范、盈利能力良好的企业,其利用资本市场发展壮大的呼声非常强烈。另一方面是随着股市的低迷,上市公司壳资源大量贬值。要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退市固然是一个途径,但并购重组与借壳上市,同样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有利于上市公司做大做强。而且并购重组与借壳上市还有利于保护老股东的利益。

正因为如此,在10月19日证监会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其新闻发言人表示,对于中概股回归并购A股上市公司,证监会采取同境内企业并购同类标准,不设任何额外门槛。如此一来,对IPO被否企业筹划重组上市间隔期的修改就在情理之中。

毫无疑问,将IPO被否企业筹划重组上市的间隔期从3年缩短为6个月,对于推动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是有积极意义的。同时,也要提防该项政策的修改可能带来的另一重影响。

首先是,该政策可能引发IPO排队公司数量的反弹。由于有3年间隔期的设置,企业IPO或许谨慎许多,因为一旦IPO被否,就连借壳上市也要推迟3年,这对企业发展的影响是很大的。如此一来,IPO公司必须做出利益上的权衡。如今,将间隔期缩短为6个月,IPO企业的“顾虑”就要少一些,第一目标冲击IPO,IPO被否后再进行借壳上市或接受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所以,IPO堰塞湖就有可能再次壮大,IPO排队公司的质量亦会下降。

其次是,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与借壳上市行为活跃,可是借壳上市的质量未必能够保证。IPO被否公司,6个月后就可以筹划借壳上市。但是,就在6个月中,IPO被否公司的基本面有多大变化是令人关注的。尤其是对于一些业绩不达标的公司来说,6个月不可能有实质性改变。如果这样的企业也来参与并购重组与借壳上市,其质量显然是难有保证的。

基于此次对IPO被否公司筹划重组上市间隔期的修改可能带来的上述影响,管理层需要切实做好防范工作。

一要从严发审,第十七届发审委所实行的“从严发审”的工作作风不能丢。不仅IPO发审要从严,对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与借壳上市同样需要严格把关,不能因为政策支持就降低审核标准。

二要对IPO被否企业筹划重组上市间隔期的修改作出补充规定,对于IPO被否企业具体对待要根据其“被否”的原因有所变化。如果IPO被否是因为企业弄虚作假,那么这类企业筹划重组上市的间隔期仍然保持3年不变,这是对IPO弄虚作假企业的“惩戒”。类似的“惩戒”不能因为支持实体经济而被抹去,这也是IPO弄虚作假企业必须付出的代价,松绑不得。

□皮海洲(财经评论人)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