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恒山:十堰如何实现跨越式发展 着重“一二三”

发布时间:2019-07-29 13:35:00 | 来源:​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殷晓霞 | 责任编辑:刘梦雅

关键词:范恒山, 十堰, 跨越式发展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记者 殷晓霞)“我国正在迈向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中包含绿色发展,而绿色发展应是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的发展,是严格保护环境、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良好格局的发展。”7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副秘书长、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名誉会长、中国区域经济学会顾问范恒山在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第十二次专题研讨会上表示。

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副秘书长、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名誉会长、中国区域经济学会顾问范恒山

他指出,推进绿色发展,最终展现的不仅是经济繁荣、物质丰富,而且是天蓝、气清、水碧、土净。很多像十堰这样的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为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论提供了良好的自然基础。“但是大部分山清水秀的地区又往往是经济不够发达或者发展一般的地区,这些地区面对的现实任务就是怎么样实现跨越式发展,摆脱不发达甚至贫穷的困境,做到后发先至。”对此,范恒山认为,十堰要立足“两山”理论,实现跨越式发展,着重从“一二三”的操作思路来推进。

“一”是指要守住底线,即保护生态环境。“这是一切工作的底线,一切规划、计划、方案、举措都应该以保护生态环境为思考边界和计算基础。” 范恒山表示,发展产业必须是绿色产业,而产业的发展必须是绿色发展,要实施最严格的保护政策,包括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土地管理制度,同时建立严格的考核评价和问责制度,强化约束性指标的管理。“标准就是经济要发展,甚至要跨越式发展,但是自然美景、绿水青山,只能好不能坏。”

“二”是指要推进“两个转换”。范恒山指出,首先的转换是要把边缘地带变成中心地带。“绿水青山地区往往是边远地区或边界地区,很容易因为地理边缘化而导致行政治理和政策治理边缘化,基于外部而言,很容易造成相互之间的封闭,带来恶性的竞争。”在他看来,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用经济手段,在边缘地区建立经济合作区、联合打造经济区,让边缘变成中心、冷区变成热点、封闭走向开放、竞争转向合作。其次,要借自然美景优化营商环境。“绿水青山本身的自然美景就是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问题在于怎样升华扩展,使之推进生产经营活动、吸引外部投资者投资经营。”范恒山认为,要走跨越式发展的道路,这第二个转变必须进行。

“三”是指要做好三篇文章。范恒山表示,第一要做“加”的文章。要“加”企业,把优势生产主体引进来、加进来,成为城市和地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技术,充分利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和共享工具,把偏远地区同现代化进程紧密联合起来,通过技术工具占领生产、销售高地;要“加”体制模式,推进相关的体制改革,为现代经营体制、现代组织模式、现代管理方式的应用创造条件;要“加”概念,使发展注入新动力,“像田园综合体、特色产业区、特色农庄、飞地经济、共享平台,这些概念都很有吸引力”,要善于包装,并将概念融入到传统生产和生活之中,赋予其新含义、留出新空间。

第二,要做“借”的文章。范恒山指出,在落后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有三条主要道路。第一条道路叫弯道超车,弯道超车主要是把握时机,抓住关键点实现超越。第二条道路叫换道超车,传统的路不走了,另走一条道路,在某种意义上它就有换道超车的味道。第三条道路叫借道超车。“实践证明,借道超车既利用了自己的比较优势,又有效地通过适当的形式把别人的力量和资源借过来,所以也能够实现跨越式发展。对于落后地区或欠发达地区来说,一定要做‘借’的文章,要通过‘借’,超越原来的发展模式,所谓借船出海、借道行车、借力来促进发展。”

第三,要做“联”的文章。范恒山指出,欠发达地区要实现跨越式发展需要做到四个“联”。首先是联手,各个地区之间可以通过相互合作,联手打造经济区,争取试验示范项目,打造经济品牌。其次是联动,通过地区间相近产业的联动,打造产业带、创新走廊和上下游生态链,形成生态价值之间的补偿和交换。第三是联带,把各种产业一并考虑,发展融经济、打造混产业。最后是联想,要能融则融,能攀则攀,举一反三,从国家战略中争取到有利自身发展的机遇和政策。

据悉,本次研讨会的主题为推动“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由中国区域50人论坛、中共十堰市党委、十堰市人民政府主办。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