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斯布鲁克街头
◀施华洛世奇水晶宫喷泉
因斯布鲁克地处奥地利西部阿尔卑斯山山区,北临德国、南临意大利、西面通往瑞士、东面通往首都维也纳,位于中欧的十字路口。因斯布鲁克是与维也纳、萨尔斯堡齐名的奥地利旅游胜地,无论人文景观还是自然景观都可圈可点。由于夏季气候清爽、环境优美,海拔只有500米的因斯布鲁克成为全欧洲最好的避暑胜地之一。这个夏天,笔者也得以踏入这个欧洲避暑天堂。
因斯布鲁克意为“因斯河上的桥”。虽然在行程中天公不作美,连日阴雨,但我到达因斯布鲁克那天却放晴了。云仍然较多,遮住了山顶,让这座山城看上去就像一位披着白色婚纱的美丽新娘。走在城中的马路上,可以看到阿尔卑斯山上的残雪,它把层层叠叠的森林衬托得更加清新脱俗,也让覆盖着如因绿草的山坡显得更加鲜艳夺目。
由于自然环境的优越,因斯布鲁克是昔日王公贵族青睐的宝地,在这里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当年统治中欧长达几百年、被马克思认为是全欧洲旧势力中最顽固的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从1420年至1665年都将这里作为家族的居住地。
如今的因斯布鲁克,虽然已是一个现代化设施完善的城市,但还保留着中世纪时代的城市形象。在略显狭窄的街道上,哥特风格的楼房、巴洛克式的大门和文艺复兴式的连拱廊比比皆是。
因斯布鲁克城中有几处颇具名气的景点,相距不远,都在玛丽亚·特蕾西亚大街附近,而这条街也是因斯布鲁克主要的商业街。著名的安娜柱就在玛丽亚·特蕾西亚大街上。安娜柱建于1704年至1706年,是为了纪念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中抵御巴伐利亚侵略的保卫战(1703年)。玛丽亚·特蕾西亚大街的南端还有一座不大的罗马式凯旋门。这本来是玛丽亚·特蕾西亚女皇于1765年为庆贺其子烈奥波特(后来成为烈奥波特二世)和西班牙公主玛丽亚·露朵维卡的婚礼而建,但遗憾的是,玛丽亚·特蕾西亚女皇的丈夫弗兰茨在婚礼期间去世,所以门正面的浮雕是烈奥波特欢庆的婚礼,后面则是皇帝驾崩的悲哀葬礼。
沿大街一直向北,就是著名的金顶屋。这是一座5层的大屋顶建筑,外面装饰着浮雕,但没有富丽堂皇之感。不过,五楼凸出的阳台上,金光闪闪的遮雨屋顶就像朴素妇人身上的大片金饰一样耀眼夺目。这座从前被人们称为新王宫的建筑属晚期哥特式风格,是1500年为纪念马克西米利安一世订婚而建造的,如今已成为因斯布鲁克的地标。第二天,我又到楼内参观了金顶屋博物馆。在博物馆,我了解到原来因斯布鲁克在历史上曾是皇帝都城,哈布斯堡家族霸业的奠基者——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就住在这里,这里也一度成为强大的哈布斯堡王朝的中心。金顶屋是弗里德里希四世于1420年修建,是蒂罗尔侯爵们的宅邸,上面用2738块镀金黄铜瓦盖顶,建筑廊柱上,有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及其皇后的雕像,下端还雕有双头鹰和国王雄鹰等。博物馆内提供英文导览,全面介绍了因斯布鲁克和马克西米利安,还有块可以给亲友发送电子贺卡的屏幕,不妨一试。
来到因斯布鲁克,如果不去探访施华洛世奇水晶世界,就像到中国却没去长城一样让人遗憾。施华洛世奇水晶世界位于因斯布鲁克近郊的瓦腾斯镇,是世界上最大、最著名的水晶博物馆。施华洛世奇水晶世界入口处的“阿尔卑斯”喷泉巨人双眼发出光芒、瀑布自口中泻下,是整个展馆最具魅力的部分之一。喷泉巨人两肩是入口,沿着高11米、宽42米的水晶墙进入水晶世界内部,世界各地艺术家的水晶艺术作品、水晶行星、水晶大教堂、水晶剧院、水晶书法、水晶走廊、冥想室、巨人的宝物展厅等,让人仿佛走进一个巨大的万花筒,背景音响混合着各种颜色,在光影的作用下产生了一种只有在想象中才能达到的奇幻效果。这座多媒体声光水晶世界是1995年为庆祝施华洛世奇公司成立100周年、由艺术家安德烈·海勒设计建造的,被誉为“现实中的童话世界”。水晶世界提供中文手册,最后的购物区也有说中文的店员服务。
因斯布鲁克曾于1964年和1976年两次举办冬季奥运会,载入世界体育盛会的史册,此外,这里还因拥有顶级的私人疗养院而名噪一时。夏季的小山城游人尤其多,看到阿尔卑斯山上的残雪和绿草如因的山坡,暑意就消了一半,加上树林山涧以及城市建筑和文化的浸润,更是让人流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