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创星6年投资280家硬科技企业

发布时间:2020-01-04 16:25:00 | 来源: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王振红 | 责任编辑:王振红

关键词:硬科技,科技,中科,投资,创新,发展,米磊,中科创星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记者王振红)“硬科技是中国强大起来的必经之路,科技创业是未来三十年中国发展的主旋律”,在中科创新1月3日举行的“硬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媒体交流”活动上,中科院西安光机所博士、硬科技理念提出者、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米磊称。

米磊2010年率先提出“硬科技”概念,硬科技是以光电芯片、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等为代表的高精尖科技。是需要长期研发投入、持续积累才能形成的原创技术。具有极高技术门槛和技术壁垒,难以被复制和模仿。

他认为,人类发展历史,实际上就是一部硬科技发展史。从机械化时代到电气化时代,再到信息化时代,每次时代更迭都由科技而生,改变社会生产方式和人们的日常生活。现在,第四次科技革命已经来临,人类社会向智能化时代迈进,以光子集成、人工智能、基因编辑、脑科学等技术为代表的硬科技将深深影响社会发展。

米磊认为,硬科技是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源动力,“人类社会每个新阶段,都缘起于新的知识系统出现,从而带动经济系统发展,再推动社会系统运转,然后社会系统又会反推知识系统更新,三者如车轮一般循环转动,带领时代进步。”

目前,中国的科研投入位居世界前列,但是科技成果转化率很低,这导致科技创新无法很好地转化为经济增长引擎。中国到目前为止,科研创新的主力军还是科研院所和高校,很长一段时间内,创新的主体还不是企业。所以打通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的连接,才可以有效提升科技创新驱动效力。

与会人员参观了硬科技展厅,展厅展示了中科创星围绕中科院所作的科技成果转化的部分成果。目前,中科创星已经与中科院27家院所77家企业进行了产业化合作,并与中科院自动化所、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分别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科创星构建的“研究机构+天使投资+孵化服务+创业培训”特色鲜明的科技创业体系,正在帮助越来越多科研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

中科创星成立六年来,深耕硬科技领域投资,通过股权投资和孵化服务,提供资金支持和管理指导,为科技创业者保驾护航。

在硬科技投资的各个阶段,早期投资显得尤为重要。米磊表示,硬科技早期投资的考验在于专业和耐心。专业度体现在需要对科技和产业的发展方向进行双重判断,同时更需要在经营管理层面为科技企业赋能。对耐心的考验,则是由科技创新的“指数型增长”规律导致的,硬科技企业前期投入大、增长慢,突破成长节点后则会迅速成长,耐心资本尤为重要。所以硬科技投资需要“看得准,投得进,帮得上,耐得住”。

随着科创板的推出,硬科技企业的投资链条逐步完善。米磊认为,硬科技是骨头,实体经济是肌肉,虚拟经济是脂肪,金融是血液。国家经济健康发展核心在于强肌壮骨,避免脱实向虚,而金融作为血液是国家经济强肌壮骨的重要基础。设立科创板就是从宏观建构上将金融创新和科技创新统筹起来。

中科创星于2013年发起成立国内第一支专门针对硬科技的天使投资基金,目前管理10支基金,总规模突破53亿元,投资280多家硬科技企业,投资领域覆盖光电芯片及光学领域、人工智能及信息技术、生物医疗、先进制造、商业航天等,已形成光电芯片、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等产业集群。

此外,中科微精、中储国能、国科天迅、中科驭数、中科慧远、九天微星、中科闻歌、中科微针、中科天塔、中科望远等中科院科技成果孵化的10家硬科技企业在活动上也进行展示。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