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记者刘梦雅)12月4日,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未央区迎十四运,加快城市更新工作的进展、成效和亮点。
西安市未央区住建局副局长韩军峰就未央区老旧小区改造、架空线落地工作的工程进度、主要做法和后续管理进行了介绍。
图为西安市未央区住建局副局长韩军峰。
第一,关于工程进度。今年未央区共承担63个老旧小区改造任务。截至目前,老旧小区改造累计投资金额11.96亿元。已完成枣园安居小区、雅荷智能家园等52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完成率82.54%,力争本月底20日前成剩余11个老旧小区改造,确保年底前所有改造小区完成验收。
今年未央区共承担44条道路42.01公里的通信架空线落地任务和19条道路54公里的电力架空线落地任务。截至目前,通信管沟建设累计完成42.01公里,完成比例100%,37条路通信架空线已落地,完成率86.05%,力争12月10日前完成剩余7条路的通信架空线落地;电力主管沟建设累计完成54公里,完成比例100%,3条路电力架空线已落地,16条路的电力管沟经国网西安供电公司签字验收,将尽快开展落地事宜。
第二,主要做法和成效。干民生工程要始终心向百姓,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补齐短板。所以,未央区住建局在工程前就制定了一些预案。现在看来,这些预案很有成效。
首先是强化保障,奔着最难的问题去。针对资金筹措难,借助区政府整合区属国有资产契机,与未央城市建设集团共同拓宽融资渠道,积极与开源证券合作,成功发行30亿元债券,为加快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提供了坚强保障;针对手续办理难,主动跟进市级各部门,与运营商和供电公司合力完善未央路、太华路等复杂道路的管沟修建方案,在市级部门“绿色通道”开辟后,第一时间取得破路挖占许可,在施工和维护上取得有效平衡。
其次是广纳民意,奔着最优的方案去。针对宣传动员,制作了群众喜闻乐见的flash动画宣传片,以微信小程序为载体广泛宣传,结合入户调查,听取小区居民关于改造的想法,将最迫切的现实需求记录在案,力争把老旧小区真正改到群众心坎上,确保好事办好、实事办实;针对方案设计,多次召开板凳会、现场会,一个小区一个小区研究、一项工程一项工程论证。吸纳群众对楼主体元素、智慧安防设置、现有空间利用想法,听取地铁、电力、通信等部门施工意见,因地制宜、删繁就简,力争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实处,取得最好的效果。
最后是牵头统驭,奔着最严的管理去。针对材料安装,从质量、标准、性能,明确各类材料渠道,公示各项过审检验文件。同时加强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的工作衔接,通过规范的施工和高标准的工艺有效呈现出来,努力提升工程的美誉度;针对安全施工,与区城建集团驻地牵头,安排项目管理公司全过程监管,严格施工方安全生产考核,着力增强安全生产红线意识,确保在质量最优的基础上实现安全生产零事故。
第三,是对老旧小区后续的管理。在施工初期,就有很多干部群众提出了后续管理的问题。细究起来,很多老旧小区、地下管网都是因为缺乏长效的管理措施,才导致损毁衰败的。所以在这次工程完工后,要最大限度避免这类情况。
探索建立持续的资金筹措方式。让老旧小区的居民真正用心去守护家园,还要从出资和盈利入手。尝试探索居民、市场、政府多方的资金筹措机制,依托老旧小区公共资源,吸引社会资本开展自选类项目改造,比如户内下水管、电梯加装等需要群众出资的,建立出资者维护机制。再如公共房屋出租、停车计时收费等市场模式,建立受益者付费机制,强化老旧小区“造血功能”,实现共建共享。
切实抓好成果巩固和长效管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引导居民成立小区业委会、物管会或议事协调组织,推动小区居民补交大修基金,选择品质物业管理,建立综合服务保障体系。同时,积极落实全市地下管网设施统一管理要求,有序将通线管沟、电力管沟移交给市地下管网公司和国网西安供电公司,确保专业企业管理专业设施,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
“使命在肩,勇者不畏。我们将紧抓契机,全力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和架空线落地工作,持续提高区域宜居环境,打造环境优美、配套完善、布局合理的城市综合承载系统,为迎接十四运城市规建管贡献未央力量。” 韩军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