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台州一企业生产车间 三门县委宣传部供图
中新网台州1月12日电(记者 范宇斌)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延续,回望2020年,中国外贸“逆风翻盘”。外贸大省浙江多地外贸出口在重启的机器轰鸣声中,绘出了一条“逆势上扬”的曲线。
数据显示,2020年1-11月,浙江省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06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10.4%;该省出口占中国比重提升至14.1%,增长贡献度居中国各省份之首。
浙江台州一企业生产车间 三门县委宣传部供图
面对疫情等因素冲击,浙江省近8万家外贸企业与政府一起全力以赴、“打满全场”,展示出浙江外贸的强劲韧性和蓬勃活力。
转负为正创新高
自元旦起,台州正立电机有限公司经销商谢勇一直在加班。“每天电话不停,不断有新的国外客户打来,外贸单子已经排到2021年4月了。”谢勇说。
眼下在民营经济大市台州,忙个不停的不止谢勇。走进西格迈股份有限公司车间,一台台智能机器不停地运转着,工人们加班加点赶制订单。“2020年7月起,欧美国家的订单纷至沓来,之后基本上每月接单量达50%左右的增长比例。”该公司副总裁蒋欣洋说。
“回暖”并非一帆风顺。2020年7月之前,西格迈出口一度遭遇困境。该公司总经理蒋瑞锋说,“我们在一筹莫展之际,通过结构优化、成本控制,研发出一款高性价比的空气悬挂产品,很快就打开了市场。”
以产品创新制胜,在三门县商务局党组成员叶邦根看来,“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国际经贸间的角力,归根结底比拼的是产品竞争力。”
受益于中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成果、复工复产较快等因素,不少经销商受访时称,综合2020年全年销售业绩来看,年末的外贸回暖已弥补了年初业绩下滑的缺口,全年业绩基本与往年持平。
义乌铁路口岸,“义新欧”中欧班列从这里出发。 范宇斌 摄
港口是外贸的晴雨表。宁波舟山港集装箱吞吐量于2020年9月底实现“全面翻红”,至12月15日,年集装箱吞吐量已超2019年总量;温州港集装箱吞吐量通过新开辟外贸航线、稳定内支线、加大财政补贴力度等,2020年实现“百万标箱”的历史性突破。
厚积薄发业态新
“危中寻机、化危为机”是浙江外贸2020年关键词之一。
这一年,中国加快培育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开展跨境电商企业对企业(B2B)出口试点,新增17家第五批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
在此背景下,浙江多地抢抓机遇。2020年1-11月,有“世界超市”之称的义乌市场采购货物通过中欧班列出口达65.9亿元,同比增长1.27倍;通过航空货运渠道出口6.73亿元,同比增长1.66倍。
“我们主要为中欧班列出口货物代理报关,2020年业绩翻了番,一半的出口都是采用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申报。”浙江新诗路报关代理有限公司报关员虞学飞说,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报关更便捷,通关更快速,义乌小商品城内来自中国各地的货物纷纷借此方式搭乘中欧班列出口。
民营企业是宁波外贸的主力军,外贸“回暖”背后,是许多外贸企业及时调整发展思路,多方位搭建平台。
宁波保税区宁兴优贝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这一年的外贸业绩不俗。该公司总经理施伟表示,疫情冲击下,国外购买方式由线下逐渐转至线上,跨境购物理念大幅增强。“我们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在海外建立新的线上销售平台。”
2020年1-11月,浙江省实现跨境网络零售额1250.8亿元,同比增长30.1%。其中,出口911.6亿元,同比增长28.9%。
“组合拳”保订单、拓市场
企业“卖力”,政策“给力”。
在台州,2020年外贸出口增速呈现“V”字走势:止跌、企稳、回升。这背后离不开当地出台“组合拳”,支持外贸企业保订单、拓市场,促进出口快速回稳。
台州积极探索“互联网+外贸”模式,2020年组织线上展会47场,建立台州“云展会”平台,已入驻600余家企业,并建立专门的协调机制,设立出口专班。
“受各国防控措施影响,线下展会陷于停顿,我们获取客户的主渠道受阻,正当发愁时,政府牵线搭桥给我们提供了‘云展会’。”浙江海纳云集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梅斌说,受益于此,2020年1-11月其公司出口同比增长890%。
与此同时,浙江官方强化政策支持,创新推广“订单贷”“浙贸贷”,1.04万家外贸企业获批贷款4643亿元。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服务支持2.3万家外贸企业,短期降费达8500万元。
浙江外贸竞争优势亦在复杂形势下得以提升,2020年1-11月,该省出口产品不断向价值链上游攀升,机电、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分别同比增长15.4%和26.0%;持续开拓新兴市场,“一带一路”出口比重提高至33.1%。(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