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散之草书过眼录》第一卷第1 篇:《中日友谊诗》

发布时间:2021-01-19 16:49:46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王罡 | 责任编辑:殷晓霞

关键词:林散之,草书,友谊,中国,书法

 

草圣林散之

林散之(1898-1989),名霖,又名以霖,字散之,号三痴、散耳、江上老人。“诗书画三绝”,尤其草书,被称为“草圣”。林散之祖籍安徽省和县,生于江苏省南京市江浦县(今南京市浦口区)。曾任江浦县副县长、南京市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国画院一级美术师、南京书画院院长、中国书法家协会江苏分会名誉主席等。林散之8岁学艺,未有师承。16岁跟范培开学书,18岁从张栗庵,32岁师黄宾虹,37岁只身万里行。书法先楷后行,由唐入魏,由魏入汉,转而入唐,宋元明清,皆所摹习。历经“三变”之后,60岁开始专攻草书,草书以王羲之为宗,以怀素为体,以王铎为友,以董其昌、祝允明为宾。林散之用长锋羊毫笔、宿墨、生宣纸,并将绘画中的墨法运用于书法,创立“林体”。“林体”的特点是“瘦劲飘逸”,基本特征是“瘦劲圆涩,璀璨华滋,偏正相依,飘逸天成”。1972年,中日书法交流选拔,林散之一举成名。“林体”反映了近300年来中国草书艺术的最高成就,捍卫了中国书法在国际上的中心地位。书法大家高二适见到林散之的字,拍案惊呼:“这才叫字!”中国书协主席启功看到林散之的草书,脱帽三鞠躬。书法巨匠赵朴初说:“林老书法,举世无双。”日本现代碑学派巨擘青山杉雨称赞:“草圣遗法在此翁。”林散之草书代表作有《中日友谊诗》《许瑶诗 论怀素草书》《自作诗论书一首》《李白草书歌行》等。《中日友谊诗》被誉为“林散之第一草书”。 

林散之草书《中日友谊诗》

《人民日报》大江南收藏介绍林散之草书《中日友谊诗》

图为江苏艺术网介绍林散之草书《中日友谊诗》

图为中国国家博物馆介绍林散之草书《中日友谊诗》

图为《中国网》(英文版)介绍林散之草书《中日友谊诗》

图为《人民中国》(日文版)杂志介绍林散之草书《中日友谊诗》

林散之草书《中日友谊诗》,又叫《林散之中日手卷》《林散之中日友谊诗书法手卷》,是林散之在1975年3月专门为日本书法代表团访问南京创作的,后来被称为“林散之王”“林散之第一草书”。

为什么称为“林散之王”?最早提出质疑的是《东方艺林》杂志执行主编周益群。2008年8月12日,周益群收到马鸿增的长篇论文《论〈林散之中日手卷〉的价值》。马鸿增是中国美术评论界的大伽,《东方艺林》能发表他的论文,应该说是十分荣幸的。这篇论文观点明确,论据充分,逻辑性强,周益群决定刊登。但是,对马老提出的“林散之王”不能接受。本想直接删去,为了表示尊重,周益群专门来到马鸿增的住处南京市中山东路小区,请马老把“林散之王”这几个字去掉,或者换一种说法。  

马鸿增知道周益群来意之后,便问:“油画家董希文,你知道吧?”周益群随口回答:“知道。”“他的代表作是哪一幅?”周益群马上就答:“开国大典!”马鸿增又说:“其实,《开国大典》并不是董希文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徐悲鸿对《开国大典》的评价是‘应得一百分’。之后他又说‘也应扣掉五分,因为缺少一点油画特色’。建筑学家梁思成的评价是‘画面右方有一个柱子没有画上去……这在建筑学上是一个大错误,但是在绘画艺术上却是一个大成功’。《开国大典》所产生的影响,早已把《开国大典》视为董希文的代表作,并把董希文推上了中国油画艺术的巅峰。”

油画 开国大典 董希文

“《林散之中日手卷》从技法上讲可能比不上草书《李白草书歌行》,从长度上说肯定没有草书《论书绝句十三首》长。但是,《林散之中日手卷》中的诗和书法是两个原创,是准备送给日本书法访华团的。因为特殊原因没有送成,成了林散之的自存之稿。这幅作品见证了中日书法交流的重大事件,捍卫了中国传统书法在国际上的中心地位,反映了近300年来中国草书艺术的最高成就。这幅作品现在和将来所产生的影响,林散之的其他作品是无法与此相比的。”马鸿增这么一讲,周益群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当场表示:“不改了,全文刊登!”《东方艺林》杂志2008年第8期用了6个页码,论文的题目作为要目放在封面,从定稿到出版仅用了3天。

《中国收藏》杂志社社长徐舰看到马鸿增的论文后,委托《中国收藏》在南京地区发行、采访的负责人祝林霞女士,向马鸿增、林散之学生庄希祖进行求证,情况属实后,将论文发表在2009年《中国收藏》第二期。不久,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教授、著名美术评论家左庄伟撰写长篇论文《〈中日友谊诗书法手卷〉和林散之其他作品之比较》,将林散之草书手卷《中日友谊诗》与林散之不同时期的多幅代表作进行比较,提出了“林散之第一草书”的概念。

王罡图为林散之长子、著名书画家林筱之在欣赏林散之草书《中日友谊诗》 杜崇才摄

王罡在欣赏林散之草书《中日友谊诗》 李守一摄

接着,60多位专家、名家从不同侧面评价解析。2010年4月,林散之研究会、林散之后人和文物出版社联合将林散之草书《中日友谊诗》这一幅作品出版成书《林散之中日友谊诗书法手卷》,时任中国书协副主席言恭达作序,以此纪念林散之世逝20周年。

岁月如梭,转眼已到了2020年,正如马鸿增预示的那样:林散之草书《中日友谊诗》被数百家报刊官网以中文、英文、日文的形式刊登转载,现在人们提到林散之,内行人就要说到“林散之王”。“中日友谊诗”“林散之中日友谊诗书法手卷”“林散之第一草书”被“百度百科”收为词条,“林散之第一草书”收入“林散之”词条。草圣书乡把林散之草书《中日友谊诗》铸成铜字,重新排列,镂空镶嵌在游客服务中心大厅的整幅墙面上。林散之故居的三痴馆以“一圣列千秋,300年第一草书《中日友谊诗》”为题,在4米长、2米高的空间展出大幅图片并配长文,参观者争相在作品前留影纪念。

图为林散之草书手卷《中日友谊诗》被百度收为“林散之第一草书”词条

图为草圣书乡把林散之草书《中日友谊诗》铸成铜字,重排镂空陈列在游客服务中心的大厅  郑杰 摄

草圣书乡把林散之草书《中日友谊诗》铸成铜字,重排镂空陈列在游客服务中心的大厅,图为局部  郑杰 摄

图为林散之故居三痴馆:一圣列千秋,300年第一草书《中日友谊诗》 郑杰摄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