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罡:谈林散之草书的收藏与投资

发布时间:2021-04-12 15:17:45 | 来源: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辛闻 | 责任编辑:王东海

关键词:林散之,草书,收藏,作品,书法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近几年来,党和政府更加重视传统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名人字画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收藏与投资的人越来越多。但是,字画名头繁多,真假难辨,操作困难。如何删繁就简,降低风险,确保收益?江苏省收藏家协会副会长,林散之草书收藏家、林散之草书鉴赏家王罡认为,林散之的草书值得收藏与投资。他结合20年的收藏经验,以及公司拍卖、画廊买卖的具体行情,重点阐述收藏与投资林散之草书的九大理由。

草圣林散之

收藏与投资林散之草书的第一大理由:当代草圣

中国书法以草书为最高境界。在篆书、隶书、楷书、行书和草书五种书体中,草书的变化最多、难度最大、艺术性最强,同时也最能反映书法家的胸臆。书法家非天资出众,积学深厚,融汇贯通,而不能成为草书大家。正是这个原因,书法中有“草圣”之名,而无篆圣、隶圣、楷圣、行圣之称。几千年来,书法家有成千上万,以草书名世者数量不多,被世人称为“草圣”的更是少之又少。然而,林散之就是草圣之一。

林散之(1898-1989),名霖,又名以霖,字散之,号三痴、散耳、江上老人。“诗书画三绝”,尤其草书,被称为“草圣”。林散之祖籍安徽省和县,生于江苏省南京市江浦县(今南京市浦口区)。曾任江浦县副县长、南京市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国画院一级美术师、南京书画院院长、中国书法家协会江苏分会名誉主席等。林散之8岁学艺,未有师承。16岁跟范培开学书,18岁从张栗庵,32岁师黄宾虹,37岁只身万里行。书法先楷后行,由唐入魏,由魏入汉,转而入唐,宋元明清,皆所摹习。历经“三变”之后,60岁开始专攻草书,草书以王羲之为宗,以怀素为体,以王铎为友,以董其昌、祝允明为宾。林散之用长锋羊毫笔、宿墨、生宣纸,并将绘画中的墨法运用于书法,创立“林体”。“林体”的特点是“瘦劲飘逸”,基本特征是“瘦劲圆涩,璀璨华滋,偏正相依,飘逸天成”。1972年,中日书法交流选拔,林散之一举成名。“林体”反映了近300年来中国草书艺术的最高成就,捍卫了中国书法在国际上的中心地位。书法大家高二适见到林散之的字,拍案惊呼:“这才叫字!”中国书协主席启功看到林散之的草书,脱帽三鞠躬。书法巨匠赵朴初说:“林老书法,举世无双。”日本现代碑学派巨擘青山杉雨称赞:“草圣遗法在此翁。”林散之草书代表作有《中日友谊诗》《许瑶诗 论怀素草书》《自作诗 论书一首》《李白草书歌行》等。《中日友谊诗》被誉为“林散之第一草书”。

收藏与投资林散之草书的第二大理由:数量不多

林散之的草书存世量有多少?林散之的学生庄希祖说,大概有10000多张。我认为,林散之的草书在20000张以上。这是根据林散之亲属、学生、藏家提供的数字,综合画廊、拍卖公司的意见,参照林散之同时代书法家的存世量,集体估算出来的。无论是10000多张,还是20000张以上,都是一个概数,仅作参考。具体是多少,没有人统计,也无法统计。

这个数字与现在的书法家相比是很少的,主要原因有七个。一是人生坎坷。林散之穿越清朝、民国和新中国,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经过3年自然灾害和文化大革命,多次死里逃生,许多作品已经流失。二是大器晚成。林散之在60岁前草书写的不多,用他自己的话说:“60岁才专攻草书。”76岁才出名,当时生活条件很差,人们没有收藏意识,很少有人收藏林散之的草书作品。三是磨墨写字。现在书法家写字很方便,拿一瓶墨汁,倒出来就写。林散之用的是磨墨,在砚台里放一些清水,然后用墨锭在砚台中磨,磨一砚台墨,要很长时间。而且,林散之喜欢用浓墨,磨墨的时间更长。四是纸张匮乏。1982年春节,南京市民供应的标准是:鱼每人1斤,粉丝每人2两,糖每户3斤,大前门香烟每户5包,洋河酒每户1瓶。那时候,物资严重短缺,购买宣纸也是如此,像林散之这样有名的书法家,只有写条子才能到南京十竹斋这样的老店买到宣纸,一次也只能买几张,还不能多买。林散之就是有时间写字,有时也没有宣纸。五是双耳失聪。林散之3岁得中耳炎,听觉很不好。60多岁左耳听不到声音,70多岁以后右耳又听不到,只能用笔在纸上写字与人进行交流,占用了大量时间。他经常在书法中落款“聋叟”,意思是自己是一个听不到声音的老头子。六是晚年嗜睡。80岁以后,林散之脑动脉硬化、脑萎缩、高血压,经常头昏,喜欢睡觉,有时一睡就是半天,真正写字的时间比较少。为此,林散之专门写过一首《睡魔》的诗,他写道:“一年三百六十日,醒时常少睡时多。”七是画家诗人。林散之不仅是书法家,还是画家、诗人,特别是诗,他花的时间最多。

收藏与投资林散之草书的第三大理由:价位偏低

中国二十世纪公认的杰出书法家有7位,被称为“百年巨匠”,按年龄排序,他们是于右任、沈尹默、林散之、舒同、沙孟海、赵朴初、启功。就书法艺术成就来说,特别是草书,林散之必须是第一。可是,林散之草书作品的价格与启功、赵朴初相比,明显偏低,而且低得不少。主要是林散之的地位没有他们高 。启功是皇族,雍正皇帝第七代孙、中国书协主席,又是北师大的教授。赵朴初是中国民主促进会的创始人之一,是佛教界的领袖。而林散之是草根,只当过一段时间的副县长。另一个是平台没有他们大。启功、赵朴初在首都北京,林散之在南京,根本无法与他们相比。但是,艺术水准最终还是要用价格来体现的。再过几年,也许更长一段时间,林散之的草书价格一定会超过他们。不妨在这里回顾一下于右任书法价格的轨迹。于右任(1879-1964),陕西三原人,国民党元老。于右任的书法在民国时期就很有名气,于右任为规范推广草书标准化作出了贡献,被誉为草圣。2000年左右,于右任书法的价格明显高于林散之的草书,西安、北京、南京的收藏家纷纷到台湾收购于右任的书法,特别是对联,真可谓一时“洛阳纸贵”。可是到了2005年,于右任的书法涨得慢了。2010年以后,林散之的草书价格就超过了于右任。随着时空的远去,随着人们对林散之草书认识不断的升华,林散之的草书价位一定会超过赵朴初、启功。所以说,林散之的草书现在收藏是正当时。

收藏与投资林散之草书的第四大理由:保值增值

乱世玩黄金,盛世收字画。收藏与投资名人字画的效益往往比其他投资更快,增值幅度更大。日增岁月字增价,林散之的草书正是如此。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林散之的草书是无人问津。1978年到林散之家里买是10元一张,1980年南京博物院文物商店到林散之家收是20元一张,1985年南京文物商店卖价是50元一张,1990年南京十竹斋标价是1000元一张,1995年南京文物商店卖价是4000元一张。2000年,林散之的草书《杜牧诗》被北京嘉德拍到1.65万元;2003年,林散之的《草书五言对联》,北京翰海拍到3万元;2005年,林散之的三尺条幅卖到5万左右,而林散之草书手卷《临阁帖》在荣宝拍卖会上,受到众多藏家的追捧,以176万元成交;2010年,林散之的三尺条幅,画廊卖到15万元左右;2011年,翻了一倍,画廊行情是一平方尺10万元左右;2014年6月,林散之《草书十一言联》为南京栖霞寺所书,北京匡时拍到644万元;2015年,南京十竹斋卖价是10万元一平方尺,画廊行情是7一8万元,稍微好一点在12万元左右;2017年,画廊行情是7-8万元一平方尺;2018年1月,林散之的3个字《友谊室》,南京经典拍到46万,平均15万一个字!

林散之的草书不仅仅是保值增值,还有抵抗经济风险的能力。这几年不少行业都不景气,就拿书画来说吧,不少画廊关门,拍卖公司关闭,一些专做书画的经纪人纷纷跳槽改行,当代画家的价格更是拦腰对斩。可是林散之草书的行情却是冬天里的梅花,竞相开放。想买的人,低价买不到。要卖的人,低价不肯出。南京经典拍卖公司每年推出林散之书法专场拍卖,2018年1月,林散之草书《避震诗卷》只有2尺,写得精、内容好、数量少,还有林筱之、桑作楷、宋玉麟的题跋。你举我举,竞争激烈。扬州有一个大胡子的收藏家冒着大雪赶到拍卖现场,心理价位是32万元,结果38万被别人卖走,加佣金百分之十五,总价是43.7万元。在现场他跟我谈到与这幅作品失之交臂时,十分后悔。所有这些都充分显示了林散之草书抗击风险的能力和强大的市场号召力。

收藏与投资林散之草书的第五大理由:立体鉴定

现在,书画鉴定没有统一的标准,也没有国家认定的权威机构,大都是传统的以个人目鉴为主。王罡在长期的实践中找到了一条比较可靠的鉴定林散之草书的方法,称为“立体鉴定”。

所谓立体鉴定,就是先用仪器检测,再请专家组背靠背鉴定,最后实行一票否决制。例如,鉴定一幅林散之草书的真假,先用仪器检测纸质结构、墨色成分、印章颜色,主要看作品是不是印刷品还是扫描品。然后,专家组开始鉴定。专家组有5到6人组成,其中每一个人都是经过多年考察的行家里手。他们中有的是画廊老板,有的是林散之亲属,有的是林散之书画的收藏家,有的是长期从事林散之草书研究的。专家鉴定不是把专家集中在一起大家看,而是背靠背。就是把一幅作品分别送给专家看,不提供任何情况,让专家独立鉴定。最后,把每一位专家的意见进行集中,如果有一位专家认为是假的,或者存在疑虑,就放弃购买,这就是一票否决制。一幅字的真假,如果一个专家鉴定,通常有两种结果:不是好的,就是坏的。如果几个专家背靠背鉴定,再实行一票否决制。结果是只有好的,没有坏的。说到这里,也许有人会认为,这种方法在拍卖会上行不通。王罡

通常和拍卖公司商定,在30天内无条件退货。拍到作品后,再把没有走完的程序走完,发现问题立即退货。近10年,运用这种方法,没有买到一件假的林散之草书。同样,我运用这种方法,鉴定专著《林散之草书精品赏析》后面的75件作品,也没有出现赝品。

收藏与投资林散之草书的第六大理由:彰显尊贵

在众多的收藏大军中,在世人来看,收藏林散之草书的人,特别是收藏林散之草书数量比较多的人,是非富即贵。

一是收藏林散之草书是有财力的象征。林散之草书一幅就是几十万元,有的更贵,上百万元。收藏投资林散之草书,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需要一定的财力。有的收藏家身后有一个或几个公司,每年从公司的收益中拿出专款购买藏品。真正的林散之草书收藏家在相当一段时间内,钱是只出不进,林散之草书作品是只进不出。即使出货,也是少量,是为了调整藏品的结构。

二是收藏林散之草书是有文化的象征。收藏书画本身就是文化,林散之是一个修养极高的人,他写诗2300多首,他的草书反映的是中国传统文化。没有一定文化,无法理解林散之的诗,也看不懂林散之的草书。也许你确实文化不高,但收藏林散之草书之后,这些藏品会在无形中将促使你去了解藏品背后的文化,挖掘藏品中的典故,丰富你的文化知识,提高你的文化修养。

三是收藏林散之草书是有胆识的象征。和收藏其他名人字画一样,收藏林散之草书需要胆量和魄力。王罡认为,碰到极其精妙的林散之草书作品,一定要有魄力。只要是对的,贵一些,贵几倍,甚至更高,也要下决心拿下。

收藏与投资林散之草书的第七大理由:修身养性

王罡表示,收藏林散之草书除了能获得丰厚的经济效益之外,更是一种精神享受。

在闲暇时,沏上一杯龙井茶,听着轻音乐,坐在沙发上静静地欣赏林散之草书,看内容看线条,看用墨看章法。知白守黑,虚实浓淡,刚柔相济,浑然一体,赏这样的作品,仿佛使人置身于山水仙境之中,仿佛在和草圣林散之先生直接交流,感受书法艺术,领悟传统文化,这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

如果你收到一幅林散之草书,那怕是一个信札,看看写的是什么内容,是什么时间写的,当时的背景是什么。通过看书、问人、上网查找资料,就能知道这幅信札背后的故事,这样不仅丰富了这幅藏品的内涵,增加了藏品的附加值,还增加了知识,收获了快乐,传承了文明。

如果遇到挫折,痛苦烦恼,意志消沉,想想林散之。他老人家73岁去洗澡,不慎跌入开水锅,全身烫伤,右手五个手指粘在一起,医生开刀分出三个指头,林散之坚持用三个手指写字,春来冬去,临碑临帖,终于成为一代草圣。想到这些,你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呢?

如果你事业一帆风顺,陶醉在得意和狂妄之中,你会从林散之经历中得到启示。林散之在1973年出了大名,以后又被誉为“草圣”。可是,他仍然坚持临帖,学习不止。1989年元旦,已是92岁的林散之给自己写了一副26字的长联:补读未完书,一寸光阴,一寸事业,做点课,盖些丑,今日始知前日错;勤修过来路,半天工作,半天报酬,犹记得,忘不了,百年已负万年恩。看到这些,你还什么理由不“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呢?你还有什么理由不继续拼搏呢?

收藏与投资林散之草书的第八大理由:出手方便

一件藏品能不能在想出手的时候,按照预期的价格顺利出手,这是收藏家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林散之的草书相对其他书画作品来说,出手比较方便,主要有四大路径:

一是拍卖征集。中国最大最权威的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北京还有保利、荣宝、瀚海、中贸圣佳,上海的朵云轩,南京的凤凰、经典、十竹斋,常年征集林散之的草书作品。林散之草书的高价、天价,大都是在拍卖会上产生的。

二是画廊收购。画廊是书画艺术品的中介,画廊销售是林散之草书流通的一个重要方面。做得比较好的画廊是南京的十竹斋、真赏斋、石墨堂、系日堂、扶云楼,北京的荣宝斋、北京画廊、大千画廊,上海的朵云轩,苏州的古吴轩等。这些画廊常年收购林散之草书作品,有的画廊老板经常到林散之亲属、林散之学生那里高价收购,南京的画廊老板也经常到北京、上海、香港的拍卖会购买林散之草书,然后再加价出手。

三是私下成交。王罡收藏的林散之草书作品中,有三分之一是私下成交的。林散之草书《中日友谊诗》被称为“林散之第一草书”,1999年出版成书《林散之中日友谊诗书手卷》,以此纪念林散之逝世20周年。这幅作品当时就是私下成交的。私下成交相对于拍卖来说,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减少了双方的佣金。

四是等价交换。林散之草书就像茅台酒,牌子大,档次高,价格透明,收藏的人很多。有些藏家想收藏林散之的草书,却拿不出现款,就用其他书画、房子、和田玉等进行等价交换。这种方法前几年比较少,近两年多了起来。

收藏与投资林散之草书的第九大理由:永久传世

林散之的草书是纸黄金,用时间守望价值。林散之的草书10年后不会跌,50年后还会升值,100年后,更会增值。林散之的草书值得永久收藏。早收早受益,迟收迟受益,不收不受益!但是,收藏林散之草书不要看市场一时的流行,要坚持三原则:真、精、稀。真精稀是永远不变的收藏真理。

所谓“真”,就是购买的林散之草书必须是真品、真迹。这既是收藏名人字画的第一要素,也是收藏林散之草书的价值之所在。谁都知道,现在市场上高仿的林散之草书很多,一二百元就能买到一幅。如果用大价钱买回来的是赝品,不但失去了赢利的机会,有可能连本钱也得赔进去。因此,收藏与投资林散之的草书作品必须是货真价实。只要是真的,进价贵一点没有关系,以后会涨上去。真的林散之草书,不愁卖不出去。这次卖不出去,下次更贵。假的,永远是假的,不会增值。

所谓“精”,就是要选择林散之草书中的精品,以“精”为标准选择所投资的艺术品。有实力的收藏家常把“宁吃仙桃一只,不吃烂梨一筐”作为收藏的宗旨。2012年文物出版社出版的《林散之草书精品赏析》一书,写有赏析文章的40 幅作品都是林散之不同时期的精品力作,升值潜力无可限量。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一般性作品就没有价值。所谓求其上,得其中。特别是对于许多中小投资者来说,尽管无力问鼎高价位的林散之草书作品,但也可以瞄准低价位作品中精品来逐步提升自己的收藏品位。

所谓“稀”,就是要购买那些存世量较少的稀缺之货。“物以稀为贵”,在林散之草书的收藏与投资中更是如此。林散之纪念馆的《字为心画》、桑作楷先生收藏的《许瑶诗 论怀素草书》、宋玉麟先生收藏的《毛泽东词 浪淘沙 北戴河》、我王罡收藏的《毛泽东词 清平乐 六盘山》等,这些都是林散之草书中的极品,这些极品的本身凝聚着极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与市场价值,它的信息含量远远高于一般作品,一幅极品的价格往往能顶上10件普通作品,甚至更多。收藏家每藏入一幅,市面上就减少一幅。如此稀有瑰宝,值得永久收藏。

(作者系江苏省收藏家协会副会长,林散之草书收藏家、林散之草书鉴赏家)

王罡,林散之研究专家,被誉为“金陵散王”。

江苏扬州人,1957年出生,毕业于国防大学政治学院哲学系,哲学学士。曾任南京军区政治部东海民兵杂志社总编辑,大校军衔。现为江苏省收藏家协会副会长、南京中山书画院名誉院长。           

王罡说:“我一生就干两件事:一件是当兵扛枪,一件是收藏研究林散之。我一生就穿两套衣服:一套是军装,一套是西装。”“我做人的宗旨是:知敬畏,懂感恩,有担当。”

王罡是一名职业军人。三次荣立三等功,荣获中央军委颁发的“首都卫士”纪念章,被授予“国防服役”金质纪念章,被评为第四届“全国百佳出版工作者”并授予称号,受到江泽民、胡锦涛两代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王罡收藏林散之的草书、绘画、诗稿、笔谈、视频等近千件,其中的轮椅是林散之晚年最重要的随身物件,草书《毛泽东词 清平乐 六盘山》被堪称“林散之草书笔法之经典”,手卷《中日友谊诗》被称为“林散之第一草书”“神卷”“林散之王”,堪称国宝。王罡发表研究林散之的文章300多篇,专著《林散之草书精品赏析》,面向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的《华人时刊》杂志连载,历时4年。专著《林散之草书过眼录》(10卷),《中国书画报》从2021年1月6日起连载。王罡出席世界华人收藏家大会,参加中央电视台大型人物传记纪录片《百年巨匠——林散之》的拍摄,在中国第一高楼、世界二高楼上海中心大厦签署中国收藏《上海宣言》,在第十七届全国收藏文化(深圳)高层论坛作林散之主题演讲,王罡的名字收入《世界名人录》。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副院长、著名雕塑家尹悟铭为王罡雕塑半身铜像,中国台湾著名画家张家玮为王罡画漫像,日本华人著名画家王子江为王罡画肖像。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