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未央区:奋战“一三五” 建设新未央

发布时间:2021-06-02 08:44:47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宽宁 | 责任编辑:刘梦雅

关键词:西安,未央区,杨建强

中国网讯(宽宁)6月1日,西安市“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四场)举行。西安市未央区区委书记杨建强介绍,2020年以来,未央区全面践行新发展理念,扎实落实省委、市委部署,以“奋战‘一三五’,建设新未央”为目标,全力推动十项重点工作。

图为6月1日,西安市“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四场)现场。

聚精会神谋发展,经济实力大幅跃升。坚持抓项目、育产业、增动能,把“五大片区”作为发展主战场,全力推动团结片区“西安数字港”、未央大学城片区“西安科创之芯”等项目建设,着力构建“1+2+4”未央特色现代产业体系,推动转型升级。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300亿元大关,经济总量提前一年实现“十三五”目标,被评为“2020十大最具投资吸引力城区”、全国营商环境质量综合竞争力“十佳市区”。

精益求精抓建管,城市颜值全面刷新。坚持把片区更新作为发展重头戏,高效完成谭家、团结村及周边217家市场拆迁,打造了城市更新“未央样板”;完成郑家寺等“四村联拆”,在城市腹地腾出约8000亩土地,拆迁1000万平方米,为优化“三中心”形象奠定了基础。强力拆除迎宾路、红旗铁路专用线沿线等486处违建,高标准推进“15+2”重点涉赛线路环境整治,宜居品质全面提升。

坚定不移优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坚持“两山”理念,扎实开展重点区域散乱污企业、废品回收站、违建“三清零”。去年空气质量改善率居关中69区县前十,今年4月份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和PM2.5全市排名“双第1”。完成沣三干渠永久截污纳管工程,建成区黑臭水“清零”。创新“矩阵式”绿化,形成“树阵”景观,新增绿化面积104万平方米。

全心全意惠民生,群众福祉更加殷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力破解回迁难题,3年实现14个村、1.8万群众回迁;按照“四最”标准,启动团结、谭家和枣园安置社区建设,在全市首次实现“当年启动拆迁、当年拆除完毕、当年开工建设安置社区”。加快实施基础教育和卫生健康“三年行动”,新建改扩建学校项目9个、增加学位7350个,被评为“教育强市建设先进区”,启动区中医医院、区第一人民医院等13个项目,形成了“中心养老院+社区驿站+居家养老”未央养老服务体系。实施汉长安城遗址区环境综合整治,解决12万群众饮水问题,改造提升15条道路,加快推进未央宫遗址公园建设,今年8月对外正式开放。

持之以恒强党建,基层基础更加牢固。坚持大抓基层,扎实落实全市“社区建设集中活动月”要求,对社区拆分重组,新成立63个社区,投资5495万元配建办公场所,全区社区总数达201个,调整后社区服务半径更加优化。探索“扁平化管理”,选派111名优秀年轻干部担任社区“第一书记”,成立社区“党建共建联合会”,党组织对物业、经济组织的领导全面加强,目前全区415个住宅小区物业服务管理实现全覆盖。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年,是西安“全运年”。做好各项工作,推动高质量发展,党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动力源”。未央区坚持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以“学深悟透、做出特色、走在前列”为目标,通过“未央大讲堂”“未央融媒课堂”等3个课堂讲党史,开展百位书记谈初心、百名党员诵经典等“七个一百”活动,引导党员干部从党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努力将党史学习收获转化为群众福祉。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明确了改善人居环境、增加居民收入等10方面具体内容,建立了315个项目清单,以“未央520民呼我必行”党建服务、“15分钟服务圈”等为载体,加快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比如,针对原政务服务中心便捷度不高的问题,未央区政务服务中心搬迁至新址,划分党建党群、综合审批、图书阅览等5大功能服务区,推出133项“一件事一次办”套餐服务礼包,完成高频事项“一网通办”“一网好办”,获得群众一致好评。

未央区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只争朝夕、真抓实干,奋战“一三五”,建设新未央,奋力谱写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