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时期,秦汉新城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

发布时间:2021-06-21 08:45:48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宽宁 | 责任编辑:殷晓霞

关键词:秦汉,新城,产业,建设,项目

中国网讯 (宽宁)6月18日,西安市“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系列新闻发布会发举行。秦汉新城党委副书记吴起介绍了秦汉新城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吴起指出,秦汉新城位于西咸新区的几何中心,总规划面积302平方公里。秦汉新城是一本厚重的书,历史遗存丰富,被誉为“天然的历史博物馆”“中华文明的会客厅”。秦汉新城是一幅多彩的画,渭河穿于南,泾河绕于北,五陵原横贯东西,生态环境优美。秦汉新城是一座通达的桥,十分钟即可实现空港、陆港快速通达,区位和交通优势明显。

近年来,秦汉新城发挥比较优势,矢志艰苦奋斗,推动高质量发展迈出了坚实步伐。“十三五”时期,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30%。

产业发展在加快转型中蝶变。近年来,秦汉新城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引进十亿元以上产业项目30个,其中百亿元以上产业项目5个,利用内外资年均增速超过50%,初步构建了以先进装备制造、文化旅游、大健康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先进装备制造业方面,宝能新能源汽车项目已具备量产条件,恒大重大产业项目正在加快建设。兰池智能制造产业基地、汽车零部件产业园一期基本建成。聚创动力电池、南玻汽车玻璃等一批产业链项目签约落地。文旅产业方面,恒大童世界将于明年开园;秦汉国际马术中心将承办十四运马术和小轮车比赛;出品的《兰桐花开》等电视剧登陆央视,历史话剧《千年一梦——汉武大帝》在上海、北京等地公映。2020年规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2%。大健康产业方面,大健康科技产业园、大医科技城等项目进展顺利。同时,我们聚焦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影视文化、信息存储、现代农业五大方向,加快推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着力打造创新发展新高地。

城市建设在加速推进中嬗变。秦汉新城五路四桥全面建成,累计通车里程240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由“十二五”末的5.13平方公里扩张至“十三五”末的18.41平方公里,绿化覆盖率达到67%,较2017年增长141%。建成公园和休闲广场16个,“三河一山”城市绿道18.65公里。特别是,充分挖掘文化资源,打造了一批文化地标,大秦文明园成为网红打卡地,秦博物院、长陵博物馆先后建成,文化已成为城市建设的新名片。

生态建设在全域治理中蜕变。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快腾笼换鸟,累计淘汰高耗能高污染企业9家。大力实施全域增绿,绿化面积达到2万多亩。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从2017年的6.2降低到2020年的4.96,累计改善20%。2020年优良天数达到268天,比2017年增加65天。生态好、环境美已经成为秦汉新城的“金字招牌”。

群众生活在共建共享中改变。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实施“名校+”“名院+”战略,累计投资21亿元,高标准建成清华附中秦汉学校、渭柳中学等16所学校,新增学位18780个;空军军医大学顺利落户,陕西省人民医院西咸院区将于年底试运行。渭柳佳苑、兰池佳苑等安置小区全部建成,交付保障房13082套,2.3万名群众住上了新楼房。

在全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秦汉新城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强化思想政治建设,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抓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开展基层党建“提质促优、献礼百年”活动,聚焦项目建设、脱贫攻坚、十四运会等主阵地,强化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