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7.4公里,是嘉兴到福建的行程总长,也是武警嘉兴支队某部班长陈奇良对家乡思念的距离。
再过三个月,就是23岁的陈奇良参军第六个年头,在过去的五年多里,他荣立三等功两次,去年更是被评为“武警浙江总队十大标兵士官”。
唯有信仰 不惧时光
“去参军吧,像你爷爷一样,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有用的人。”在父亲的鼓励和支持下,2016年,18岁的陈奇良参军入伍。
陈奇良的爷爷是一名退伍老兵,也是一名老党员,身上有着深深的军旅烙印,以至于陈奇良记忆中的爷爷保有着一份“严厉”和“难以理解”。
上世纪70年代,陈奇良爷爷转业回乡,在那个人人向往“铁饭碗”的年代,他毅然决然地将部队开的介绍信给了同村的另一个人,只因为“他比我更需要。”从此,深藏功与名,与农田为伴。
这种无私奉献在现在看来是“难以理解”甚至有些“傻气”的举动,但如今的陈奇良有点能理解了,“这种一心为别人的举动,真的很伟大。”
祖孙俩都是军人,数十年的沧海桑田,有一种共同的力量能穿越时光,信仰将两位“少年”紧紧相连。
岁月无可回头,归来仍是少年。一代又一代的“少年”,接力奋进,白发乌首,眼中有光。
挥汗如雨 负重前行
和想象中的“光荣”“神圣”不一样,初入军营的陈奇良最大的感受就是“枯燥”和“平凡”,“作为任务一线的特战队员,每天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训练,不停的训练,训练场上多出汗,实战中就少流血。”陈奇良是这么想的,当了班长之后他也是这么和新战士说的。
正是因为陈奇良每天训练,“水滴石穿”的坚持,他在武警浙江总队和嘉兴支队举办的军事考评中大放异彩,分别在2018年和2020年荣立三等功各1次。
2018年9月,陈奇良成为一名新转士官,又处在武警浙江总队军事考评的最后备战冲刺阶段,恰在此时,接到学校电话,需要他回学校参加本科结业考试。
全力备战的他不想辜负领导的信任,但又觉得放弃考试很可惜,正在这两难期间,单位领导知道了此事,鼓励他去参加结业考试,“领导说军事考评一年一次,但是个人的成长机会很难得。”特批了四天假回福建参加考试。
领导的关心和爱护让陈奇良深受感动,战友之间互相扶持的情谊也让人印象深刻。“我入伍第一年参加预备特战队员集训的时候,有一个项目动作不到位,我的脚踝骨裂了,我的战友们每天轮流背我到训练场、到宿舍、到食堂。”当时已临近结业考核,陈奇良看着训练场上热火朝天训练的战友们心里暗暗着急,明着发力,于是能避开脚踝的项目,成了陈奇良的“加分项”,最终在300多名中脱颖而出,取得了个人第9的好成绩。
“我觉得对于我来说,参军入伍意味着能改变自己,为国奉献,同时也是赓续红色基因。”已有三年党龄的陈奇良如是说。(倪佳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