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舞蹈的概念及内涵
一直以来,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政府牵头、政策扶持、面向国际交流的框架下进行。许多省份尝试着建立适合本省的民族民间文化的区域保护措施。作为传承内容的文化遗产在政府的助推下直面市场,在某些情况下忽视了传承人作为活态文化的中介作用。另外,在文化产业化的问题上,多数学者采取批评的态度,认为过度的市场化会让文化遗产失去原有内涵。因此,如何引导产业化发展方向,避免对文化遗产的过度开发的种种问题,如何真正实现“非遗”文化的保护,是目前文化研究的重点之一。
以舞蹈文化而言,仅仅以行政区划的方式去普查和收集某一范围内的舞蹈文化,并不能体现出某区域舞蹈文化与该区域在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生产方式、生活经验、风俗信仰、文化传统上的密切联系和复杂关系。区域舞蹈不同于地域舞蹈的概念,尽管两者在界定方面存在部分重合,都表示空间上的划分,但两者强调的空间特指性存在明显区别。地域舞蹈是地理环境下自然传承的舞蹈,强调的因地域差异而带来的舞蹈艺术多样性与丰富性,而区域舞蹈则强调人文环境、社会环境等多重因素对舞蹈艺术发展的影响,舞蹈文化在一定地理空间内呈现出来的“复合性”。因而,进入新世纪以来,学者们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和《中华舞蹈志》所收录的民俗舞蹈基础上,开始意识到民间舞蹈文化纵横探索的重要性。也就是说区域舞蹈是指某一个地理空间内存在舞蹈文化现象的集合,既包含有本区域在历史上曾经存在或至今流传的舞蹈,也涵盖了当代的舞蹈创作、教育、“非遗”保护、社会普及等现状。
江西赣南采茶舞蹈《老俵崽》剧照
新时代赋能区域舞蹈自觉
千姿百态的区域舞蹈并不代表一个封闭或完成时的舞蹈文化现象,而是一种具有运动、发展、联系特征的舞蹈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区域舞蹈的发展与保护也是如此。从区域舞蹈与现代生活的关系来看,它只有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才能得以更好的存活和发展。区域舞蹈因人的生活需求而产生,也因人的生活发展的变化而变化。其次,区域舞蹈自身秉持以人为本的意识,作为广大人民创造的舞蹈类型,它时刻反映着劳动人民的心声。所以关注人的生存和发展需求,“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创作路线显然是区域舞蹈创作与发展的最佳路径之一。近年来,区域舞蹈在地化蕴育是以个性丰富共性为主要思路进行发展的。其核心主旨在于将舞蹈自身风格特点融入时代元素,侧重于区域舞蹈的当代性表达,使得区域传统舞蹈在今天能够按照其自身特征正确发展。例如大型民族舞剧《井冈·井冈》《傩·情》的排演,一个是江西的采茶舞,另一个是江西的傩舞,都具有浓郁的地域风格。大型民族舞剧《井冈·井冈》由北京舞蹈学院青年舞团于2017年创作并首演。舞剧采用了赣南采茶舞的民间元素,融入地域红土文化与井冈山文化之中,成为区域舞蹈的一次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典型案例;《傩·情》立足于对当地传统文化的解读,借古老的“傩”诠释现代人对传统傩文化的理解,是对传统舞蹈的现代性表达,舞剧以石邮村现存的七段傩舞为创作基点,以“傩公傩婆”为生命主题贯穿,思考当下的艺术能为未来的“传统”作贡献。这两个作品都是在编创过程中提取民间舞蹈的核心身体动态、动律、动作基因,强化民间舞蹈应有的“浓郁的风格” ,同时融入“现代意识”,尤其巧妙地以舞蹈讲述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以的生动故事,从而使艺术作品富有鲜活生命力,不断丰富艺术作品的风格特性与韵味。
“非遗”视角下区域舞蹈的自洽发展
从上述“非遗”舞蹈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已取得的经验来看,问题在于如何运用实际的方法,建构合理的传承模式是“非遗”舞蹈文化传承一直探索的方向。近年来,“非遗”传统舞蹈的保护与传承研究更是日新月著,成为当代舞蹈艺术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其研究主要涵盖“非遗”舞蹈数字化、“非遗”舞蹈进校园、“非遗”舞蹈与舞台创作。在“非遗”舞蹈旅游产业传播等多个方面,研究角度虽不断拓展,保护传承的实践操作也有较多尝试,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如“非遗”舞蹈保护方式的研究日益创新,但如何对应传习的衔接性整体研究较少;“非遗”舞蹈的旅游资源开发模式探讨持续升温,却在某种程度忽略了文化内涵传承等。
近年来,伴随着全民文化自觉意识觉醒,“非遗”概念深入人心,并在当今的社会大环境和历史演进的互动中被艺人们不断地再创造,为社区和相关参与群体提供了文化认同感,从而提升了他们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度。“非遗”旨在保护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是民族文化身份的象征,也就是说,我们可以从某一个舞步、体态、造型等判断出该舞蹈的民族属性,它们是民族文化的标志和符号。在“非遗”相关政策驱动下,“非遗”舞蹈呈蓬勃发展态势。众多接地气的区域舞蹈相继涌现,舞蹈开启了全民性参与的时代。侗族、苗族、土家族、壮族、黎族等多个民族舞蹈在各自传承人的带领下得到了更好的保护与传承。
广东岭南舞蹈《宗师》剧照
区域协同创新发展模式下的区域舞蹈
同时,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对区域的新发展布局,有效带动文化艺术的繁荣发展,区域舞蹈发展模式随之扩展开来。2018年11月24日,粤港澳大湾区体育教育与发展联盟在广州体育学院成立,联盟秉承“搭建平台,促进交流,协同发展,共享成果,助力国家粤港澳大湾区整体发展”的宗旨,聚焦青少年体质健康,推动大湾区体育教育提质升级;打造“大湾区体育节”品牌活动,促进粤港澳文化交流;深化协同育人机制,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以创新视角,促进产学研融合;整合资源,助力国家健康和体育事业发展。2018年11月25日,长江三角洲舞蹈联盟成立,联盟的成立为充分整理和挖掘沪苏浙皖四地舞蹈文化资源,将江南水乡的人杰地灵与红色文化相融合,打造更多具有鲜明特色的舞蹈作品。“长三角舞蹈联盟”可以说是区域联动协调创新的实际推动力。内因与外力的共同促进,实现了“长三角”区域舞蹈特色的强化,突显了空间与环境。新机遇、新形势下探索“长三角”舞蹈文化的新发展,应统筹和协同沪苏浙皖四地的舞蹈优先资源,挖掘“长三角”江南舞蹈文化艺术资源,优化“长三角”地区的舞蹈生态环境,在保留舞蹈传统艺术特色的传统语汇基础上创新“时代语境” ,抒写符合时代发展,歌颂美好生活,表达人民情感的艺术佳作,打造“长三角”舞蹈艺术品牌,推动“长三角”发展一体化。
此外,近几年来笔者参与多次区域舞蹈的发布与论坛,深切感受着当下各民族、各地区在有选择地续存其独有的舞蹈文化传统的发展动态。如2018年11月,天津音乐学院舞蹈系为推动京津冀舞蹈文化的协同发展,促进天津民间舞蹈课程体系的建设以及舞蹈作品创作,举办了《津味儿》舞蹈专场展示并召开“天津地区民间舞蹈的挖掘与保护”专题研讨会。同时,在津南区文化馆设立“天津音乐学院舞蹈系创作研究实践基地”,在天津音乐学院舞蹈系设立“天津市津南地区民间舞蹈传承基地”,推进津南地区民间舞蹈的挖掘、研究、创作、宣传;2019年7月星海音乐学院申报的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岭南舞蹈编创人才培养”开班。以星海音乐学院为基础,联合粤港澳台地区优秀编导教师资源,旨在为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培养民族舞蹈编创人才,着力促进岭南舞蹈的推广与普及。
结 语
各民族、各地区舞蹈共同展现了中华民族舞蹈文化的多彩与灿烂,形成了多样性与同一性辩证统一的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因此,各民族、各地区在有选择地续存其独有的舞蹈文化传统的动态发展下,逐渐形成了超越各民族、各地区审美同一性的舞蹈文化模式。也就是说,区域舞蹈以创新意识、实践经验建构本土身份的文化认同,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多样性与同一性这一并行不悖的历史经验,是我们超越传统、建构当下、展望未来的重要前提。
作者│张文海,北京舞蹈学院教育学院副院长、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