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炙热的音符紧贴时代的脉搏

发布时间:2021-11-16 09:58:36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余原 | 责任编辑:王东海

关键词:音乐,创作,叶小纲,作曲家,中国

——评《大地回响——叶小纲音乐创作研究》

前阵子,朋友圈里总能见到作曲家们转发的《叶小纲开讲——即墨公益音乐讲座》视频链接,头图里作曲家叶小纲站在舞台上逆光拍摄的潇洒、挺拔的背影很吸引人,忍不住连着追看了几期。看完得知,这一讲座开始于2020年10月,目前已举办了11期。著名作曲家叶小纲担任主讲人,每期他都会邀请他的音乐家朋友们,与观众面对面地畅聊音乐感悟,分享音乐故事,还现场演绎大量的中外优秀音乐作品。仅前8期,新华网、哔哩哔哩、闪电新闻等媒体平台点击量就超过1300多万人次!

叶小纲老师身兼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联合国国际音乐理事会副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务委员会委员、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院长等数职,现在主讲人也是做得有声有色。更让人称奇的是,如此多元且重要的社会角色丝毫没有影响到他的创作力,叶老师的创作速度、创作数量和质量始终惊人,这些年在国内外多次举办个人作品音乐会。他究竟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呢?苦思良久未果,却无意中在手边一本书《大地回响——叶小纲音乐创作研究》(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20,以下简称《大地回响》)里找到了答案,作曲家在第353页里是这样回答众人疑惑的:“一个人的能力若强,干什么都不会太差。我只是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大地回响》由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作曲家金平担任主编,经过3年多的精心筹备而成。为了更好地追踪作曲家的创作轨迹,书中精选了20篇由李吉提、李西安、金湘、王安国、贾国平、钱仁平、项筱刚等作曲家、音乐学家与表演艺术家在不同时期撰写的评论文章,从作曲技法、创作风格、美学思想等方面对叶小纲近40年的音乐创作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评价和总结,以其创作的各类音乐作品本体为研究对象,涉及室内乐、交响乐、大合唱、歌剧以及影视音乐等各种体裁。

读后,我认为《叶小纲音乐创作研究》的出版价值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书中所反映的作曲家的音乐创作之路与艺术实践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中国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来取得的文化成就。这本书反映了作曲家在作曲技法和审美趣味方面的变化轨迹,也从一个侧面代表了中国现代音乐创作的发展过程。第二,该书对于判断中国音乐发展的走向意义重大。该书不仅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中国当代音乐的发展过程,还能更好地帮助我们判断中国音乐今后发展的方向。第三,该书是叶小钢音乐创作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叶小纲的音乐创作与中国当代音乐的发展密切相关,并极大地影响了中国当代音乐创作的走向,所以一直是音乐理论家和学者们关注与研究的热点,成果斐然。据不完全统计,已出版相关图书有78部,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学位论文45篇,该书选出的20篇文章可谓其中最具代表性的。

音乐理论家李西安将叶小纲在现代音乐创作领域的历程分为出国前(1978—1987)、留美期间(1987—1994)与回国后(1994至今)三个不同的阶段:

李西安对叶小纲1978—1984年创作的《中国之诗》《西江月》等音乐作品进行了述评,指出《小提琴协奏曲》是作曲家早期创作道路上的一个重要转折。贾国平、童颖则重点分析了叶小纲的成名作暨最重要的一部管弦乐作品《地平线》(1985),分别就作品的创作背景、音乐材料来源与构成、音高结构与曲式结构的特征作了较为详细的音乐分析,勾勒作曲家如何摆脱与突破西方音乐语言风格、构筑自我个性化的音乐语言风格之路。

钱仁平对叶小纲在留学美国期间为管弦乐队而作的《冬》(1988)中“内敛外扬的都市化音乐语言”进行了考量,探讨作曲家以“共性”的现代作曲家技术体系建立自己个性化音乐语言的方式的价值与意义。

回国后,叶小纲的创作情况虽复杂但渐入佳境,硕果累累,研究文章也是紧随其后:康啸、沈云芳对叶小纲在古筝协奏曲《林泉》(2001)、室内乐作品《巴松措》(2012)中如何运用古筝来表现“水相”特质及其寓情于景的创作方式进行了深入的技术分析;杨国立、丁旭东从内容与美学两个方面将中国版《大地之歌》(2004)与马勒《大地之歌》(1908)作了比较研究,认为两者“乐情相近,但意指不同”,马勒表现的是19世纪末欧洲知识分子普遍存在的悲切、无奈、消极的心情,体现了‘分离派’的艺术主张;而叶小纲则表现了一种对盛唐文明的感怀与未来国运昌盛的期盼,体现了晚唐宫廷绘画的艺术追求。路琦则主要就叶小纲《大地之歌》中与新人声相关的演唱方法、表现方式以及词曲关系的处理等方面结合自身演唱体会展开研究。金平从主动动机的戏剧功能、主导动机与人物性格的关系及乐队在歌剧中的作用等方面探讨了叶小纲歌剧《咏·别》(2010)中的音乐创作手法和艺术成就。于洋、郑阳则分别以叶小纲大型交响史诗《共和之路》(2011)、第五交响曲《鲁迅》(2017)为研究对象,这两部作品的共同点是其内容皆为文学题材且充分发挥人声的魅力,前者有强烈的画面感,以“三管编制管弦乐队之色彩描绘了辛亥革命之壮美,涂绘百年沧桑之斑斓”;后者对结构与形式的设计思维分析、各乐章的内容表达与创作技术理念间的支持关系与作品在音乐艺术创作领域的突破性成就三个方面,对作品进行了全面的创作技术、审美理念及文化思想内涵层面的解析。这两部作品的创作均体现了作曲家深厚的文学功底,以及对宏大叙事、深刻题材及冲突性戏剧结构的超强驾驭能力。可见,作曲家在运用愈来愈娴熟的技术表现中国传统文化,对话世界。

李西安、杨宣华、项筱刚则聚焦叶小纲现代音乐创作领域之外同样成就卓越的影视剧音乐创作领域。他们通过访谈或乐谱分析等方式对作曲家电影音乐《半生缘》《刮痧》《惊涛骇浪》《开罗宣言》《人约黄昏》、电视剧音乐《玉观音》等的音乐创作进行了分析,探究作曲家在创作中如何寻找音乐与戏剧的平衡,从而做到艺术与商业的融合,并让音乐与影视作品交相辉映、相得益彰的。

李吉提、李西安、金湘慧眼识才,一直极为肯定叶小纲的音乐才华,对其情有独钟,呵护有加,认为其创作具有“才华、功底、感觉、本色”等特色,逐步找到了一种自己“既不前卫,又不保守;听上去不刺耳,但实际很复杂;最新技术和传统基本功相结合”(见书第346页)的独特风格。李吉提在听完作曲家于1998年6月与2005年10月在北京音乐厅、第8届北京国际音乐节举办的两场音乐会后,认为自己需要“重新认识叶小纲”,因为他在“努力寻求专业和业余音乐的契合点”做得很成功,善于用中国民族乐器和风格点缀其中,很多作品旋律流畅。在舞剧音乐《深圳故事》组曲(1999)、中国版《大地之歌》(2004)中,他不仅会在配器中“做加法”,也很会“做减法”,是一个“能够适应社会各层次民众欣赏艺术需要的艺术家”。前辈们爱才之心,跃然纸上。细细体会,如今的叶小纲何尝又不是如此不遗余力地在提携青年一代呢?!

解瑂的一篇《把灵感装进行囊》关注的是作曲家回国后,在行走中寻找灵感、碰撞出新的音乐的创作形式(即“行走音乐”);而她的另一篇《音乐与人生与时惧进——记著名作曲家叶小纲》与李西安、叶小纲的《调整创作风格与艺术追求——音乐创作二人谈》(2003)两篇文章内容涉及叶小纲在美国学习期间的创作情况、作曲家对自己创作风格的定位、其父叶纯之对他的影响、影视音乐创作,以及叶小纲的文化和地域背景对其创作影响等方面。

我们在书中一篇篇佳作的引领下,见证了作曲家是如何用自己近半个世纪的音乐人生印证着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复苏与提升。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书中由作曲家叶小纲独家提供的100多幅精美图片,除剧照、海报外,还有难得一见的作曲家学生时代青涩照片、留学期间与导师的合影、出演电影《琴声如诉》时的剧照、军装照、各地采风照、人才辈出的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77级同学大合影,以及作曲家与小泽征尔、潘德列茨基、亨策等大师们的合影等。此外,作曲家手稿真迹、重要音乐会节目单、附录中英文双语的叶小纲作品目录、叶小纲录音制品目录、有关叶小纲及其音乐的文章及作者小传等,诸多形式的辅料为图书提高了艺术性与观赏性,大大提升了读者的阅读体验,为图书增色不少。

这本书出版的时候适逢疫情,作曲家克服重重困难,出版抗疫歌曲《大爱苍生》(该作品已被收录至人民音乐出版社和中国音乐家协会合作推出的《抗疫战歌——全国抗击疫情公益歌曲选》音像专辑);新作《中轴》2020年10月在国家大剧院首演;跨界出版首部音乐随笔《素手烹茶》(人民音乐出版社,2021);为全国首部乡村振兴题材电影《战旗飘飘》创作主题曲《心有力量》(2021)等。

叶小纲,就是这样一位勇于不断突破自我的作曲家,在中外音乐文化交流、为推动国家的美育教育等方面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多年来,他始终秉承创作与教育的初心,苦苦思索并实践着如何让自己的音乐创作更恰如其分地与时代的脉搏相契合,让中国的音乐教育更好地向更新、更深层次迈进。他说:“我的音乐本来就是大众的!”同时,他将自己的学生们看作一个团队,大家共同创作,共同演出,教学相长。我想,这本《大地回响》仅仅是为叶小纲的音乐创作研究划上了一个逗号,让我们追随作曲家的创作脚步,一起见证中国音乐事业走向更辉煌的新天地!

作者余原系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编辑部主任、副编审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