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中国-东盟高级别智库论坛”在北京和海口以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方式举行。图为北京会场。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记者王振红)12月11日,“中国-东盟高级别智库论坛”在北京和海口以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方式举行,论坛由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印尼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共同主办。
12月11日,“中国-东盟高级别智库论坛”在北京和海口以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方式举行。图为北京会场。
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主席王家瑞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中国与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年来,双方关系实现跨越式发展,树立了睦邻友好、互利共赢的典范,成为人类命运与共、协同发展的生动例证。这不仅得益于双方以互利合作促进人民福祉的眼光与胆识,也得益于双方共同把握时代脉搏、顺应历史大势的智慧与担当。中国正大步迈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方坚定不移支持东盟团结和东盟共同体建设,支持东盟在区域架构中的中心地位,支持东盟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将与东盟一道,进一步释放双方合作潜力,打造更高水平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构建更为紧密的命运共同体,为地区乃至世界长期和平稳定、发展繁荣贡献积极力量。
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主席王家瑞
海南省人民政府省长冯飞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30年来,中国同东盟积极拥抱时代潮流,推动共同发展,走出了一条睦邻友好、合作共赢之路。海南毗邻东盟,地处RCEP中心位置,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门户,与东盟地理相近、人文相亲。中国东盟关系的深化为海南自贸港建设创造稳定有利的周边环境,也为海南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要将海南自由贸易港打造成为国内大市场与东盟大市场的重要交汇点,发挥海南自由贸易港在促进中国与东盟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中的独特作用,将海南自由贸易港打造成为深化中国与东盟人文交流的重要平台,发挥智库联盟在促进海南自由贸易港与东盟交流合作中的先行作用。
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会长王超
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会长王超在开幕式致辞中强调,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与东盟关系也进入新阶段。未来30年,中方愿与东盟一道努力,进一步巩固提升政治互信,深化拓展抗疫和经济复苏合作,造福双方国家和人民,更好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和发展繁荣。期待与中国和东盟各有关机构共同努力,为加强中国与东盟交流提供平台,为中国与东盟更加繁荣的30年发挥积极作用。
12月11日,“中国-东盟高级别智库论坛”在北京和海口以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方式举行。图为海口会场。
印尼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菲利普斯·佛蒙特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与东盟携手合作,积极开展公共卫生健康合作,努力保障地区和各国人民生命安全。当前,中国与东盟合作前景广阔,期待双方关系进一步发展。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研究院院长迟福林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智库不仅要为中国与东盟携手共建开放性、非排他的区域合作机制提供智力支持,也要为深化中国与东盟全面战略合作提供智力支持。以打造重要开放门户为目标的海南自由贸易港,是中国与东盟全面合作的战略枢纽与交汇点。在这一背景下,中改院与相关智库倡议建立开放性、网络型的海南自由贸易港与东盟智库联盟。中改院和海南自由贸易港研究院愿与各方相关智库合作尽快促成此事。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郝福满在开幕式致辞中提出,中国供应链调整为强化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提供强大动力。未来,在RCEP框架下,可以深化中国与东盟间包括数字经济、劳工标准和政策协调等方面的合作,实现与CPTPP的融合,并吸引印度等国家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