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文海 北京舞蹈学院教育学院副院长,冬奥会开闭幕式主创导演
春寒料峭,寒冬将尽,风和日暖,万物生长。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式适逢立春,在这祈岁纳福之际,中国将与世界一同借助体育盛事驱寒攘疾、喜迎新春。自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办以来,中国及中国人民便与奥林匹克精神结下不解之缘,团结友爱,公平竞争和相互理解已在社会中蔚然成风。第24届冬奥会在中国的开幕使得北京成为世界上首个双奥之城,奥运会的举办为弘扬中国文化和讲述中国故事提供了极佳的历史舞台,冬奥会成为中国人民交流文化的世界之窗、实现全面小康的人民之门和科技与教育流转的未来之镜。
世界之窗:雪花吹落轩辕台
烛龙栖京都,光耀犹旦开,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北京冬奥会是一扇面向世界的窗户,世界人民通过这扇窗户将更深层次地了解中国。习近平主席在申办冬奥会时就指出:“2022年冬奥会如果来到中国,不仅将激发中国13亿人民对奥林匹克冬季项目的热情,也将推动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文明交流互鉴。”美好的希望终于成真,北京在这个冬天再度成为全球体育健儿的历史舞台。
据前江西财经大学教授易剑东调查,除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断过两届冬奥会之外,自1924年至2022年一共举办了24届。其中美国举办4届,法国举办3届,挪威、日本、奥地利、瑞士、意大利和加拿大各举办2届,中国、俄罗斯、德国、韩国和南斯拉夫各举办1届。在2022年之前,在世界七大经济体国家中,除了英国和中国未举办过冬奥会,其余美、法、日、德和意大利均已举办过。如果英国的缺席还可以归结为地理因素,那么中国就只能当仁不让、势在必得了。冬奥会的举办,不仅是世界对中国经济实力和文化实力的肯定,更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标志。
“冰墩墩”“雪容融”“冰丝带”“雪如意”“水晶鞋”“雪游龙”⋯⋯从吉祥物设计到场馆建设,无不体现着中国文化的魅力。传递中国文化和讲好中国故事成为冬奥会设计师的历史使命,在传统文化的基石上聚焦当代,在历史的回声中聆听今天。2022年冬奥会的火种台采用了中国古代礼器“尊”的造型元素,顶部线条舒展圆润, 体现了中华民族通达包容的世界观;“尊”在中国是地位和辈份的象征,在近代则更多寓意为尊敬和尊重,冬奥会以“尊”为炬,体现对奥林匹克运动精神和外国友人的双重尊重。在纹理设计方面,祥云图案自下而上地演化为雪花,取代了传统青铜器华丽神秘的兽纹;色彩上将青色换成红色和白色,红色是热情和激情,白色是雪花般的浪漫和纯情。同样,吉祥物“冰墩墩”也能看出设计师透古通今的匠心,冰是坚强和纯洁的象征,墩墩代表着壮实和可爱。“冰墩墩”以中国的国宝熊猫为原型,附之赛博朋克感的科技元素,将富有超能量的冰晶外壳穿戴着熊猫头部。头部外壳的灵感来自于冰雪运动的防护头盔,彩色饰带的灵感来自于冬奥会的“冰丝带”场馆,线条的流动则象征着冰雪运动和5G高科技。整个吉祥物传达中华民族坚忍、包容和友爱的善良品质,体现中国追求卓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面向未来的大国风范。
正如《伏尔泰语录》中所说,“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21世纪的今天,地方保护主义、狭隘主义和霸权主义此起彼伏,人类社会进入到“巴别塔之殇”的后现代版本,为了应对这一危机,中国在2011年的《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中提出构建“命运共同体”,以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寻求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治理观。例如96名来自北京舞蹈学院的学生在冬奥会开幕式出演的作品《构建一朵雪花》,全世界没有一朵雪花是一样的,聚到北京便“燕山雪花大如席”。通过冬奥会的举办,北京为世界打开一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之窗,让各国的雪花纷沓在中国的舞台,让世界了解中国,也让中国走向世界。
人民之门:燃烧的雪花
“燃烧的雪花,温暖凝聚我和你,回眸的树挂”,作曲家常石磊将冬奥会的志愿者比作燃烧的雪花,“雪花是不燃烧的……志愿者会出现在冬奥任何相关的地方,是一种青春的感觉,是一种燃烧自己的奉献。在冬奥会开幕后,到处都是雪花,世界各地的志愿者来奉献他们的时间和精力,和冬奥会融在一起。”冬奥会让志愿者从幕后走向幕前,将洒满爱意和敬意的灯光聚焦在这些默默奉献的人身上;除了关注志愿者群体,从主题歌演唱到广场舞表演,冬奥会对社会基层人员和平凡老百姓同样厚爱有加,正如冬奥会开幕式总导演张艺谋所说,“我们强调的是人民性。”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摈弃了2008年奥运会的明星阵仗,把舞台让给“素人”,让给学校、社区和幼儿园里的1365名普通人,用生活的质感和自由玩耍式的动作段落替代整齐划一的专业表演。在2022年的今天,每个人都是银装素裹的一份子,每片雪花都能燃烧出夺目的光彩。
冬奥会秉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引导方针,将人民性和全民健康视为核心表达,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关心和重视体育事业,把人民摆在至高无上的位置,始终从人民群众的角度引领体育事业的发展。“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北京冬奥会申办以来正在推进和完善的具体举措。文体旅的融合创新,有助于让运动和健身成为人民的一种生活方式,有助于建设健康中国,提升大国形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民健身是全体人民增强体魄、健康生活的基础和保障,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是每一个人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申办北京冬奥会的重要目的就是推动我国冰雪运动快速进步,推动全民健身广泛开展。言必行,行必果,扎实工作,步步为营,在国家国民体质监测中心 2021 年底发布的《调查公报》中,2020年7 岁及以上居民经常参加锻炼的人数比例已比 2014年增加了3.3个百分点,比例达到37.2%。冬奥运动项目方面的增幅更显著,据人民网报道,自申办冬奥会时提出“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口号以来,截至2021年,全国冰雪运动参与人数达到3.46亿人,全国已有654块标准冰场,较2015年增幅达 317%;已有803个室内外各类滑雪场,较2015年增幅达41%。
越来越多的人爱上了冰雪运动,“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目前已基本实现。北京冬奥会正在担负起推动全民健身、为民造福的历史任务。梁漱溟在《中国文化要义》曾引用杜根·巴兰努夫斯基(Tugan Bananovski)的话,“历史之进步,其意义正是人类的精神化之进步,是人类生活重心点,由维持下等生活之欲望,而移于高等精神之欲望。”从扶贫攻到更高更强,从满足温饱到全国健康,中国共产党正走在一条以人民为基、为人民造福和受人民尊崇的康庄大道上。
未来之镜:红旗直上天山雪
冬奥会开幕式,393根9.3米长、会发光的绿色柔性杆无疑为全球观众献上一场视觉盛宴,如春季的麦浪飘荡,如夏天的枝叶轻抚,如秋天的花开烂漫,如冬季的根茎坚忍。这场表演对科技的要求非常高,所有的表演节奏和点位排列必须在电脑上提前预演,每个演员的位置和角度都必须严格规定,也许演员的力量掌控和动作幅度可以通过训练得以提升,但演员之间的距离和杆子旋转的角度必须经过计算机的精确计算才能呈现。这次冬奥会的开幕充分体现了科技对艺术的赋能,鸟巢首次实现全LED影像,一秒钟50帧,画质达到16K。冬奥会将屏幕影像、视觉特效、现场表演和装置艺术融会贯通,整个开幕式给人一种烂漫空灵的气质。科技不仅为艺术保驾护航,更为体育事业推波助澜。
氢燃料应用于接力火炬、可降解餐具的使用、电子门票的推广、赛区生态修复和“生态底线”等环保理念的提出……北京冬奥会相对于08年奥运会,更加聚焦当代和未来,以“简约、安全、精彩”为创作原则,打造绿色奥运和科技奥运。科技对绿色奥运的助力随处可见,追求绿色奥运不仅体现中国作为世界大国的风范与担当,更为世界人民留下青山绿水式的美好未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要突出科技、智慧、绿色、节俭特色,注重运用先进科技手段,严格落实节能环保要求,保护生态环境和文物古迹,展示中国风格。”中国科研团队放弃国际惯用的氟利昂制冷剂,在四个冰上项目场馆均采用世界上最环保的新型二氧化碳制冷剂。解锁了冬奥会历史上碳排放趋近于零的成就清单。国际奥委会北京冬奥会协调委员会主席小萨马兰奇称赞中国“坚持绿色办奥不仅实现了碳中和办赛的承诺,也为未来奥运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经验。”同时,为全力做好冬奥会疫情防控,北京冬奥组委应防疫要求已推出“冬奥通”APP,第一时间为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注册人群提供疫情信息服务,构筑“数字防线”。
除了科技,教育同样指涉未来。梁公曾言,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学生是民族的未来,教育使未来可来,随着国家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教育战略要求,新时代教师应该是综合型人才,努力学做“大先生”。对于艺术高校的教师而言,人文教育与职业教育皆不可或缺,教师和导演身份的跨界,让笔者有了更多纬度的拓展,而老师的视野就是学生未来看世界的折射镜。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政治家型教育家”新标准,笔者认为参与此类国家实体主场多边的外交活动,能获得课堂外“他山之石”的力量,使自己不断得到锤炼,最终反哺本职工作,赋能三尺讲堂。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发展,为冬奥会的正常运行提供必要的科技助力,科技也由此成为中国社会的电子视镜;而教师以身作则,亲历一线实践,完成讲台到舞台、舞台再到讲台的打磨和锤炼,使自己成为学生精进学业和看待世界的双向折射镜。当光通过镜子,便可以看到祖国的未来。
结语
“共享办奥”“开放办奥”理念的提及,意在推动文化交互和文明交融,在世界面前展现中国故事,让北京成为一扇面向世界的大窗。中国人民欢迎世界在春节期间“串门访亲”,“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让文体旅实现融合创新,让运动和健身成为人民的一种生活方式,从而成功助力健康中国建设,提升大国形象。科技成为北京2022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主色调,教育成为冬奥会的辅助线,镜像流转,霓虹漫上,随着“数字防线”、低碳生活和师生员工对冬奥会的助力,“一起向未来”已经成为中国人民的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