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生产总值跃过千亿 安康市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2-08-17 15:59:08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宽宁 | 责任编辑:殷晓霞

关键词:发展,建设,安康市,高质量,创新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讯 8月16日,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牢记嘱托担使命 感恩奋进谱新篇 加快建成西北生态经济强市和聚力建设幸福安康”有关情况。

8月16日,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牢记嘱托担使命 感恩奋进谱新篇 加快建成西北生态经济强市和聚力建设幸福安康”有关情况。图为安康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高晶华。

发布会上,安康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高晶华介绍了安康市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的思路目标。

高晶华指出,近年来,安康市锚定目标不动摇、守正创新加油干、唯旗是夺勇争先,打赢艰苦卓绝的脱贫攻坚战,大交通瓶颈制约根本改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期完成,为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是综合实力大幅跃升。安康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偏离,增长速度和发展质量相得益彰。地区生产总值跃过千亿,2021年达到1209.5亿元,比2016年增长46.6%。财政总收入跨越百亿关口,特色产业体系日益完善,加快打造富硒产业、文旅康养、新型材料3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安康高新区在全国国家高新区中综合排名实现“六连升”、与恒口示范区分别被确定为国家消费电子产业、毛绒玩具产业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瀛湖生态旅游区成为安康首家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单位;建设各类现代农业园区1530个,旬阳工业集中区升级为省级高新区,汉阴、石泉、平利工业集中区获批省级经开区。

二是脱贫攻坚终获全胜。安康市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举全市之力、集全民之智向绝对贫困发起总攻,10个贫困县区全部摘帽,992个贫困村全部出列,79.9万建档立卡贫困群众与全市人民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易地扶贫搬迁33.52万人、100户以上易地搬迁安置区实现新社区工厂全覆盖,集体经济“空壳村”历史性得到消除。

三是改革开放动能强劲。安康市坚持以开放倒逼改革、推动创新、促进发展,探索建立“144520”招商引资工作机制,累计招商到位资金近4000亿元,营商环境评价稳居全省前列,市场主体突破26万户,非公经济占比连续8年稳居全省第一。安康富强机场通航北上广深10条航线、13个城市,“安西欧”班列、“无水港”多式联运、西康铁路“复兴号”开通运行,县县通高速目标圆满完成。改革创新有声有色,积极争取并承接国家低碳城市等43项国家级试点、财政涉农资金整合等22项省级试点,促进社会投资健康发展等5项工作获国务院大督查激励表扬,基层人大工作创新等17个方面的探索实践得到国家层面肯定,旬阳成为陕南首个县级市。

四是生态优势更加彰显。安康市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环境空气质量、城市水环境质量稳居全省前列,土壤环境质量保持国家二级标准,汉江出陕断面水质稳定保持国家地表水Ⅱ类标准。坚决当好秦岭生态卫士,“五乱”问题得到有效遏制。“河湖长”制创新实践在全国推广,长江流域十年禁渔及汉江重点水域禁捕“四清四无”有效落实,清理瀛湖等库区网箱3.5万口,白石河硫铁矿污染和蒿坪河流域生态环境问题综合治理扎实推进。大力推行林长制,森林覆盖率达到68%,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五是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安康市聚焦民生财政“两个80%”目标,五年累计民生支出超过1400亿元。城镇新增就业10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保持60万人以上,“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16年的3:1缩小至2021年的2.5:1。各级各类教育普及程度明显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医疗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多层次社会保障制度实现全覆盖,公众安全感持续位居全省前列,平安建设满意度始终保持全省第一。成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跻身“中国康养城市50强”。

六是党的建设成效显著。安康市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积极构建意识形态“六制一体化”责任制度体系,创新开展“理论+”和“三新”宣讲,县级融媒体中心实现全覆盖。牢固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顺利完成换届任务,全域推行“三联”工作机制,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始终保持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高晶华指出,今年上半年,安康市紧抓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三件大事,带动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全市生产总值增长4.6%,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规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4.2%、18.9%和9.7%,分别位居全省第1、第2和第4位,城乡居民收入、引进内资和实际利用外资增速及非公经济占比位居全省前列,实现了“双过半”目标。

“今后五年,是安康追赶超越的攻坚期、乡村振兴的关键期、绿色崛起的窗口期。”高晶华强调,安康市将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锤接着一锤敲,继续发扬敢创一流、敢挑重任、敢为人先的“安康创优精神”,推动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铸就更加令人瞩目的精彩辉煌。

一是强化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做实高能级创新平台,加快融入和用好秦创原,深入实施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倍增计划,建成液流储能创新中心和西部锂电创新研究院,不断提升富硒产品研发中心、秦巴众创空间等平台效用。加快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鼓励各类优势资本包括省内外大型国企国资,以控股、收购、兼并、参股等方式参与我市“链主”企业运营,做好桂花能源、汉隆矿业、华银科技等上市后备企业培育。

二是狠抓高质量项目支撑高质量发展。恪守发展第一要务,树牢“项目为王”理念,确保产业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0%以上。持续壮大以六大绿色工业、六大特色农业和新兴产业为标志的特色产业体系,聚力打造“11+7”重点产业链,策划引进一批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高的强链延链项目,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园区经济、文旅康养经济、总部经济、数字经济,打造最佳营商环境,让企业家放手打拼、尽情逐梦。

三是加快新型城镇化推动高质量发展。大力实施国土空间规划引领、新型城镇化建设、精细化管理提升、存量问题化解、城乡融合发展“五大行动”,立足“湖城一体、疏解老城、重心北移、有序东扩”城市发展战略,突出中心城市龙头地位,强化月河川道城镇带、汉江生态城镇带和副中心城市联动发展,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着力构建“一核两心两带多板块”的新型城镇化格局,让“秦巴明珠”更加璀璨夺目。

四是力促乡村振兴助力高质量发展。用足用好5年过渡期政策,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严防因疫因灾因病返贫致贫。围绕组织振兴培强带头人,围绕人才振兴激励创业者,围绕生态振兴念好山水经,围绕产业振兴打好特色牌,围绕文化振兴塑造新风尚,持续加强“百万大搬迁”后续扶持工作,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五是守住安全底线保障高质量发展。保持“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树牢“隐患就是事故”的理念,细化实化情景构建和应急演练,全面推进“三化三制”,坚决维护政治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毫不松懈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全面高效保护生态环境安全,不遗余力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扎实做好防大汛救大灾各项准备,强化矛盾纠纷化解和治安防控,全力护航高质量发展。

六是办好民生实事共享高质量发展。坚持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的政绩,开展高质量就业提升行动,做优就业技能品牌,促进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高中教育特色多元、职业教育提质创优。推进健康安康建设,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持续推进爱国卫生运动。织密社会保障网络,关切“一老一小一残”等重点群体,抓实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让幸福安康更有温度、群众获得更有质感。

七是加强作风建设护航高质量发展。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把稳政治方向之舵、强化思想引领之力、筑牢战斗堡垒之基,在推进清廉陕西建设中体现安康担当,落深落细省委部署的作风建设专项行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勤快严实精细廉”作风落实在工作岗位上、体现在履职全过程,坚持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以高标准作风建设推进高质量发展。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