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陕西省子洲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工作。截止2021年底,全县共建成乡村振兴示范村30个。2022年,全面打造16个乡村振兴示范村。
统筹安排,科学规划子洲县既尊重既有格局和风貌,又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确定建设重点,补齐建设短板,注重内外兼修,梯次推进,积极推动示范村建设。为做好乡村振兴战略县、村规划编制工作,子洲县聘请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规划院的专家和曹钢教授对乡村振兴战略进行规划编制。在各级讨论、多方论证、县乡村三级座谈等基础上,召开乡村振兴规划评审会议进行全面评审,在通过乡村振兴规划专家组评审后,由县政府批复出台。
选点推进,辐射带动按照“中心示范、小镇引领、板块推进、两带提升”的总体规划布局思路,进行选点推进,辐射带动全县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一是中心示范。以老君殿镇为市级全域推进示范镇,涉及该镇14个行政村。二是小镇引领。根据乡镇产业发展类型,在产业较为集中、形成一定规模的乡镇发展“小镇+”模式,打造五个“特色小镇”板块,引领全县乡村产业发展新方向。在三川口镇建设“黄芪小镇+”板块;在砖庙镇建设“核桃小镇+”板块;在驼耳巷乡建设“黄芩小镇+”板块;在淮宁湾镇建设“苹果小镇+”板块;在老君殿镇建设“羊绒小镇+”板块。三是板块推进。按照不同建设类型、人文地理、产业发展等情况,在全县选择“八大板块”进行推进:“城郊田园经济”板块,主要包括苗家坪镇、双湖峪街道办等乡镇;“物流工贸”板块,主要包括马蹄沟镇等乡镇;“宜居乡村示范”板块,主要包括马岔镇、周家硷镇等乡镇;“山区现代生态农业”板块,主要包括淮宁湾镇等乡镇;“重耳川民俗文化旅游”板块,主要包括何家集镇、裴家湾镇等乡镇;“四大名山休闲度假旅游”板块,主要包括瓜园则湾、李孝河便民服务中心等乡镇;“小理河农旅融合”板块,主要包括电市镇、水地湾便民服务中心等乡镇;“生态养殖示范”板块,主要包括高坪便民服务中心、槐树岔便民服务中心等乡镇。四是两带提升。以小理河流域为一带、淮宁河流域为一带,通过两带提升建设,探索子洲乡村振兴的新路径,贡献新时代推动“三农”工作的“子洲智慧”和“子洲方案”。
城市引领,产业先行围绕“一城引领,四区并进;交通主轴,三核生长;生态双廊,产村联动;五轴八块,旅游助推;六心多点,示范建设”的产业格局,上下联动,积极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社会化服务组织、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全面促进三产融合。
“一城引领,四区并进”:一城指子洲县城,是产业服务与管理枢纽。四区指苗家坪、淮宁湾等东部乡镇形成苹果产业发展区,在砖庙、何家集等西部乡镇形成核桃产业发展区,在三川口、驼耳巷等中部乡镇形成药材产业发展区,在老君殿、裴家湾等乡镇发展超细绒羊养殖产业。
“交通主轴,三核生长”:交通主轴是指沿国道307和省道206的东西、南北城镇主要联系交通,其与青银高速、榆商高速相交的三个下线口布局三个产业物流园区,分别是苗家坪产业物流园、淮宁湾产业物流园和马蹄沟产业物流园。
“生态双廊,产村联动”:沿淮宁河、大理河河道形成两条流域生态廊道,对廊道边的乡镇、村重点推进一、二、三产业整合发展示范,形成乡村功能完善、产业布局合理的格局。“五轴八块,旅游助推”:五轴指大理河谷旅游发展主轴、瓜则园—三川口旅游发展轴、苗家坪—淮宁湾旅游发展轴、淮宁河谷旅游发展轴、何家集—周家硷旅游发展轴;八块为:“城郊田园经济”板块,“物流工贸”板块、“宜居乡村示范”板块、“山区现代生态农业”板块、“重耳川民俗文化旅游”板块、“四大名山休闲度假旅游”板块、“小理河农旅融合”板块、“生态养殖示范”板块。
“六心多点,示范建设”:六心是指乡村振兴产业发展重点建设的六个农副产品加工物流点,主要为电市镇、周家硷镇、马岔镇、何家集镇、老君殿镇、三川口镇镇区;多点是指清水沟农业科技园区、南洼高标准超细绒山羊养殖、卧虎湾农旅融合示范、川崖根药材种植、冯渠村设施果蔬种植、林场村综合示范建设等。下步,子洲县将围绕推进产业发展、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持续推进乡村治理、深化农村改革、构建绿色经济体系六个方面全力推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村的子洲样板。(通讯员 高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