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建设引领包容性全球化新时代

发布时间:2023-03-01 09:28:42 | 来源:中国新闻网 | 作者:孙自法 | 责任编辑:殷晓霞

关键词:刘卫东,一带一路,中国式现代化,包容性,新阶段

刘卫东研究员:“一带一路”建设引领包容性全球化新时代

刘卫东研究员主持“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学术论坛”第二届年会开幕式。 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 摄

中新网北京2月28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学术论坛”秘书长、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刘卫东研究员指出,“一带一路”本质上是新型全球化道路,是中国引领的全球化道路,其全新的理念在于“包容性全球化”。目前,“一带一路”建设已进入平稳期和追求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正在引领包容性全球化新时代。

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和建设10周年,主题为“一带一路这十年”的“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学术论坛”第二届年会近日在北京举办,围绕“一带一路”与新型全球化、如何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等议题,刘卫东在年会期间接受记者采访,对此进行分析和解读。

他说,“一带一路”引领的新型全球化道路主要有五方面特征:首先,通过改善互联互通来促进发展是精髓;其次,政府间平等合作是标志;第三,基础设施建设是优先合作领域;第四,民生是根本,重视民生援助与民生工程;第五,绿色是底色,强调新发展理念。

推动这条新型全球化道路,需要新的全球化理念,这就是“包容性全球化”。其主要内容包括:增长的包容,即全球化要照顾到基层和弱者,而这需要一个为人民服务的有为政府;设施的包容,即主动帮助欠发达地区改善互联互通、创造发展机会;道路的包容,即发展道路的多元性,不同发展道路自由对接,不照搬已有发展模式;参与的包容,即秉持“开放包容”和“平等互利”的理念,以及“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大家平等参与;文化的包容,即保护文化的多样性,要有“和而不同”的文化观念,在维护多元文化的基础上共谋发展、共求繁荣、共享和平;环境的包容,即共同关注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共建绿色丝绸之路。

刘卫东强调,当今世界需要包容性全球化,而“一带一路”则是推动包容性全球化的一个重要引领性框架。它非简单延续以往的经济全球化道路,而是全球化的一种新的表现形式,其中的突出特征是融入了“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

同时,实现包容性全球化需要企业的积极参与,真正实现“共商共建共享”和互利共赢,包括需要企业转变经营观念,更加重视中外之间的制度和文化差异;更加重视所在国家、地区和社区的收益和获得感;更加重视企业社会责任;更加重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刘卫东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也吸收了西方国家现代化的有益经验,这是中国一步一步摸索出来的发展道路,其他国家可以借鉴但无法照搬。因此,亟需加强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研究,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新发展理论,推动各国发展知识的连通。“所谓发展知识连通,指发展背景、发展道路和发展理论及其具体行动的交流互鉴。唯有如此,才能实现‘一带一路’建设的高质量发展”。

他表示,通过与沿线国家共商、共建、共享发展,“一带一路”建设已经进入平稳期和追求高质量发展新阶段,面对少数西方国家的抹黑和对冲行为,共建过程中出现一些畏难和退缩的声音,也有一些不知所措的感觉,需要正确理解这些对冲行为,以包容性全球化来有效化解。

面向“一带一路”下一个十年和更长远未来的建设与发展过程,如何正确认识风险、真正做到发展与安全的统筹?中国要提供什么样的国际发展知识?……“这一切离不开学术研究的支撑,‘一带一路’学术研究目前太薄弱,包括沿线地理国情和国际发展知识等研究都亟待加强。”刘卫东呼吁说。(完)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