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构建“校社共承,多层反馈”新模式

发布时间:2023-04-21 11:23:22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王东海

关键词:戏曲,文化,黄河,传承,艺术

“万里黄河看渭南”,诞生于沿黄一线渭南区域的戏曲艺术,饱经黄河文化的浸润,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戏剧形态,蕴含着中华民族最原始、朴素的人文底蕴。作为文化瑰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千年的时光中不断吸取黄河流域的文化精髓,以各种独特的形式记录并传承着黄河文化。华县皮影戏、合阳跳戏和线戏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古老的民间艺术,是中国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的巧妙结合。作为具有陕西特色的非遗艺术,如果能加以利用的话,在传播地方文化、增强地域文化影响力方面可以起到重要作用,如果能作为当地传统艺术与旅游产业、城市文化相结合,那么更会有利于城市良好形象的塑造和文化底蕴的提升。但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曾经浓墨重彩的戏曲艺术却在日渐斑驳,戏曲从业者的营生愈发艰难。

2021年9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文学院戏剧影视文学学生刘心雨在全面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背景下,带领“戏韵悠长”团队以沿黄流域要地——陕西渭南为中心,按期逐步开展了对黄河流域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调研,主要以华县皮影戏、合阳跳戏和提线木偶戏为调研主体,团队依托学科特色及优势,结合线上、线下文献政策研究和问卷调研等方法,依据对实地调研、问卷数据的分析开展研究活动。

“戏韵悠长”团队发现了华县皮影戏、合阳跳戏和线戏传承与发展方面一系列现存的难题。第一,高要求的综合性。中国戏曲是一种高度综合的民族艺术。这种综合性不仅表现在它融汇各个艺术门类,而且还体现在它精湛深厚的表演艺术上。各种不同的艺术因素与表演艺术紧密结合,通过演员的表演实现戏曲的全部功能。以华县皮影为例。一个成熟的皮影戏班多为5-6人,唱腔多选用碗碗腔,生旦净丑各种角色,全由一人包唱,如果没有极为深厚的演唱功底是无法完成这样的任务。第二,训练周期过长。戏曲舞台流传已久的一句话:“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很好的阐释了戏曲文化中“传承”所遇到的第二个困境——训练周期过长,收益过慢。第三,戏曲市场低迷,传播途径少。戏曲艺术的表现形式以舞台表演为主,人们对线上戏曲表演对剧院的依赖性非常大,因为走进剧院看一场戏,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此外,“戏韵悠长”团队通过调研还发现在戏曲非遗传承过程中从业者、受众群体跟文化保护机制都存在很多问题,比如从业者老龄化严重,法律体系不够完善,传统审美与现代审美出现差异分级等现实问题。

基于这些问题,“戏韵悠长”团队不断地查阅资料、走访非遗传承人并进行数据分析,在数据支撑的基础上围绕黄河流域戏曲类非遗所遇困境、问题成因进行了分析,创新性地提出了解决方案,应构建“校社共承,多层反馈”的戏曲传承与传播新模式,并实践验证了解决方案的可行性和可靠性,推动了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工作,这为非遗保护传承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效实践参考。

戏曲在中国文化发展的历程中占有重要地位,黄河流域的戏曲类非遗文化一直深受黄河文化的熏陶,凝结着劳动人民的智慧,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沉淀的精神瑰宝。“戏韵悠长”团队通过对陕西省渭南地区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地调研,对非遗戏曲相关从业者的采访以及对其现况的深刻分析,最终撰写了《戏韵悠长一黄河流域戏 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传播(以陕西渭南地区戏曲非遗为例)》调研报告,用实际行动展现了当代大学生对于非遗戏曲传承和传播贡献出的一份力量。该调研报告较为全面地对目前陕西渭南地区不同规模的非遗戏曲剧团、演出组织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措施,对于黄河流域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传播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当下,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戏曲类非遗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