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林散之草书《南园十三首·其八》过眼录

2023-05-08 13:25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图片草圣林散之

林散之(1898-1989),名霖,又名以霖,字散之,号三痴、散耳、江上老人。“诗书画三绝”,尤其草书,被称为“草圣”。林散之祖籍安徽省和州(今安徽省和县),生于江苏省江浦县(今南京市浦口区)。曾任江浦县副县长、南京市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国画院一级美术师、南京书画院院长、中国书法家协会江苏分会名誉主席等。林散之8岁学艺,未有师承。16岁跟范培开学书,18岁从张栗庵,32岁师黄宾虹,37岁只身万里行。书法先楷后行,由唐入魏,由魏入汉,转而入唐,宋元明清,皆所摹习。历经“三变”之后,60岁开始专攻草书,草书以王羲之为宗,以怀素为体,以王铎为友,以董其昌、祝允明为宾。林散之用长锋羊毫笔、宿墨、生宣纸,并将绘画中的墨法运用于书法,创立“林体”。“林体”的特点是“瘦劲飘逸”,基本特征是“瘦劲圆涩,枯湿浓淡,偏正相依,飘逸天成”。1972年,中日书法交流选拔,林散之一举成名。“林体”反映了近300年来中国草书艺术的最高成就,捍卫了中国书法在国际上的中心地位。书法大家高二适见到林散之的字,拍案惊呼:“这才叫字!”中国书协主席启功看到林散之的草书,脱帽三鞠躬。书法巨匠赵朴初说:“林老书法,举世无双。”日本现代碑学派巨擘青山杉雨称赞:“草圣遗法在此翁。”林散之草书代表作有《中日友谊诗》《许瑶诗<论怀素草书>》《自作诗<论书一首>》《李白<草书歌行>》等。《中日友谊诗》被誉为“林散之第一草书”。

图片

林散之草书《南园十三首·其八》

林散之草书《南园十三首·其八》,立轴,尺寸为82厘米×31厘米,大约2.5平方尺。落款是“李贺南园一首,七十九叟,散耳”。引首章是“大年”(朱文),名章是“林散之印”(白文)。长锋羊毫笔,宿墨,生宣纸。作品正文内容是:

春水初生乳燕飞,

黄蜂小尾扑花归。

窗含远色通书幌,

鱼拥香钩近石矶。

《南园十三首》是唐代诗人李贺辞官回到河南福昌后,在家乡南园闲居时所作的一组杂诗,创作时间在813至816年之间。这是第八首,其大意是,南园的春天勃勃生机,极有意趣。春水初生,小燕子开始学习飞行,蜜蜂采花之后往回飞,鱼儿争相觅食咬钩。这些都是春天特有的景象,而远景透过窗户直入书房,使人舒心惬意,欢欣不已。

草书《南园十三首·其八》,是林散之用宿墨蘸水后写成的,具体呈现出来的线条是先浓后枯,对比十分强烈。如“春水初生乳”5个字,宿墨蘸水后一开始书写的条线既粗又润;“小尾扑花归”5个字写到结束时的线条既细又枯,特别是“小”字,又小又枯,枯得几乎没有一点墨,与右边的“春”字,左边的“通”字形成浓淡、枯湿的鲜明对比;还有“花归”两个字与左边的“鱼拥香”3个字,一枯一浓。整幅作品左贯右通,前呼后应,气韵生动,充满活力,这是林散之高超的书法技艺的再现,也是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在作品中的反映。

此外,林散之草书《南园十三首·其八》裱工精细,选材优质,保存讲究,无斑点、无折痕,可谓十全品相,非常难得。我在拍卖会上看到有些作品,是真迹而且是精品,价格就是拍不高,究其原因是品相不好。现在,越来越多的藏家重视品相好的林散之草书作品,品相好的作品看上去养眼,心情愉悦,藏家愿意出高价。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草书《南园十三首·其八》是林散之于1976年专门为陈艾中创作的。陈艾中的父亲陈维栋和林散之是同乡,是故交。陈艾中(1938-2021),江苏江浦人,1958年毕业于安徽历史研究所历史专业。他师从林散之,书法以隶书、草书见长,先后在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举办书法展,2000年被中国书协评为“德艺双馨”的书法家。陈艾中协助将林散之的墓建在马鞍山采石矶,也为林散之艺术馆的筹建做了大量的工作。1992年12月,林散之研究会成立,陈艾中担任副会长兼秘书长,主持研究会的日常工作,负责《林散之研究》《林散之诗集》《林散之书法集》《纪念林散之先生诞辰110周年文集》等出版事宜。

图片

图片

图片

林散之草书《南园十三首·其八》先后5次著录:1994年11月著录在《林散之研究》插页(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9月著录在《林散之书法集》第95页(古吴轩出版社),2012年 5月著录在《林散之草书精品赏析》第147页(文物出版社),2014年1月著录在《华人时刊》杂志第1期,2023年2月8日发表在《中国书画报》副刊第13版。

林散之草书《南园十三首·其八》,现由林散之的学生陈艾中的家属收藏。

【责任编辑:王东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