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科学日 奇妙的血细胞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王静) 5月13日,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国家生物信息中心)举行了以“遇见科学、 预见未来”为主题的公众科学日活动。
血管有多长?献血对健康有影响吗?人为什么会得白血病?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国家生物信息中心)副研究员陈艾莉为公众讲解奇妙的血细胞。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国家生物信息中心)副研究员陈艾莉讲解奇妙的血细胞。
陈艾莉说,“血管是人体内最长的器官,由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组成,加起来有1000亿根,全部长度约10万千米。”这是什么概念?所有血管加起来可以绕地球两圈半。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国家生物信息中心)举行公众科学日活动。
陈艾莉讲解道,血液由55%的血浆和45%的血细胞组成,正常人的血液总量约占体重的8%。需要注意的是,一旦一次性失血超过全身血量的20%,会有生命危险。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次献血200~400毫升,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国家生物信息中心)副研究员陈艾莉讲解奇妙的血细胞。
“血型一般指红细胞抗原,目前人类已经发现44种血型系统了,但它们其实对性格影响没那么大。目前,最常见的为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她说,医生在给患者输血时,考虑的是红细胞抗原的一致性;但在有移植需求时,要以匹配白细胞为准。
人为什么会得白血病呢?陈艾莉解释,白血病是造血干祖细胞异常导致的克隆型血液病。简言之,就是造血干细胞生病了,不再分化出可以正常工作的血细胞,而是生产出很多不干活的细胞。1975年,医生首次应用骨髓移植治疗白血病;2001年,靶向药首次被应用于白血病诊治中。我国的科学家们也对白血病的治疗作出了突出贡献,如提出治疗早幼粒白血病(APL)的标准方案、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北京方案”等等。
进行《土豆凝集血细胞》的科学小实验。
进行《土豆凝集血细胞》的科学小实验。
进行《土豆凝集血细胞》的科学小实验。
据悉,“公众科学日”是中国科学院举办的大型公益性科普活动。每年5月,各个科研院所都如约面向社会公众开放。作为中国科学院的品牌科普活动,已成为公众走进中国科学院,了解科技进展的重要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