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一带一路网> 文化往来>

罗一民:家风家教对张謇品格的塑造--读张謇怀念母亲、父亲的两篇文章

2023-07-05 14:55

来源:新华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7月1日,由江苏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江苏省张謇研究会、中共秦淮区委宣传部、秦淮区社科联、何勇国际交流工作室、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共同举办的“纪念张謇诞辰170周年”主题活动在中国科举博物馆举办。期间,邀请江苏省政协原副主席、江苏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长、江苏省张謇研究会名誉会长罗一民作有关张謇的家教家风的主题演讲,《张謇与现代化》特此刊发,以飨读者。

演讲大致内容如下:

家风、家教对人的成长至关重要,张謇之所以能成为一代品学兼优、功德卓著的人中龙凤,其特殊的家风熏陶和家长的言传身教居功至伟。现仅就张謇怀念母亲和父亲的两篇文章——《金太夫人行述》和《述训》,探讨家风、家教对张謇一生的巨大影响。

一 《金太夫人行述》

这篇文章作于清光绪五年(1879)十一月,是张謇在母亲刚去世时所撰写的悼文。他的母亲金氏生于1818年,卒于1879年。旧时尊称自己的先母为“太夫人”。所谓“行述”,是指一个人的人生行状、生平概述。《金太夫人行述》就是张謇对自己母亲一生的行为品格的基本描述,其重点是母亲对自己人生影响较为重要的优良品行。

张謇的母亲金氏,是在张家家道中落时,与张謇的父亲张彭年结婚的。婚后,她勤俭持家,刻苦耐劳,帮助丈夫务农兼做瓷货生意,逐渐使家业兴旺起来,不仅买地建房,还可以请塾师教张謇兄弟读书。而且,张彭年还花钱(大约八十八两银子)捐了一个“监生”。张家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由此明显提高,其子弟的生活和教育条件也要优于一般的农民家庭。

对于这样一位对张家、对张謇兄弟均有功、有恩的贤妻良母式的家长,张謇显然会格外尊重和感恩,对她的离世显然会痛心无比。因此,文章一开头,张謇便表达了难以言状的丧母之痛:“乌乎!张詧、张謇今为无母之人矣。……今已矣,吾母之色笑不可复得,而吾父之戚且未有穷矣。乌乎痛哉!”随后,便对母亲在世时的行为品行及对自己的哺育影响一一道来。概括起来看,主要讲了以下五点:

一是吃苦耐劳,撑起家庭“半边天”。母亲嫁到张家时,生活清贫,人口众多,关系复杂,但她任劳任怨,苦己帮人,赢得了大家庭的敬重。“接嫂妇,抚从子女,浣濯炊汲,以针绣作不给。天严寒,着单裈,手皲足瘃而不言劳”。她自己吃糠咽菜,把好吃的省给嫂子家人吃,感动得嫂子痛哭流涕。后来,外祖父去世,外祖母眼盲,“舅氏辈出营生计,左右唯吾母是赖”。

好一个“唯吾母是赖”!母亲作为一名出身贫寒的家庭主妇,以自己的吃苦耐劳和勇于负责,形成了在家庭中的受尊敬地位。这对张謇坚毅品格和社会责任心的养成,颇有影响。张謇作为一介寒儒,怀抱浓烈的家国情怀。“为世牛马,终岁无停趾”,最终在创立了不朽的业绩的同时,受到世人的敬仰。

二是自强自立,自尊自重。母亲虽家贫身穷,但颇有骨气。当全家缺衣少吃,又遇灾年,亲友大多不来相助,偶尔有亲戚恩馈两斗米,但趾高气扬,“矜矜有德色”。母亲感到大伤自尊心,哭着对父亲说:“贫富有命,勤苦所自能者,何至仰人鼻息,延残喘邪!”作为一个妇道人家,这种不食“嗟来之食”的骨气和勤苦自立的志气,十分难能可贵。这既感染了父亲,也影响了张謇。后来,张謇攻学业、办实业、干事业,遇到许多磨难和困顿,遭受很多白眼和冷落,但他不气馁、不退让、不卑躬屈膝,始终傲然自立,强毅力行,堂堂正正做人,兢兢业业干事,时时闪现出母亲身上所具有的优良品格。

三是识大体、顾大局,贤惠宽仁,促家庭和睦。母亲生活在传统的农村大家庭中,除了相夫教子之外,还要处理好婆媳、姑嫂、妯娌等方面的关系,经常处在矛盾是非之中。但也正因如此,才显示了母亲不同凡响的道德修养。当有人向性急偏信的祖母说母亲的坏话时,母亲不是针锋相对,而是“无嗛词,奉侍益修谨”,并坦言:“吾诚无失德,始终当怜我”。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后来真相大白,祖母表示悔悟,并把说坏话的人告诉了母亲。母亲被感动的哭了,但佯装不知,始终不愿与说坏话的人计较。

由于母亲律己厚人,因而在家庭中协调关系、管理家务很有成效。父亲一年中有半年在外做事,家务由母亲主持。“家人四十余口,耕田纺布,人无废惰”。在这样的一个大家庭里,人人各尽其力,勤奋敬业,实属不易。母亲既宽厚又精干的种种品行,使张謇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张謇后来在人生奋斗的过程中,既仁善,又精明;既宽厚圆通,又不向困难屈服,不向坏人低头,显示了大气度、大格局和娴熟的协调管理才能,不能不说在一定程度上传承了母亲的禀赋(这与周恩来有点相似)。

四是对子女重教育、善培养。张詧、张謇四五岁时,母亲就在家教他们识字,不久便送他们上私塾读书。母亲对兄弟俩“责课尤严,夜必命诵说日所受者”。若贪玩误学,母亲必责打,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说道:我一生艰难困苦,就是希望你们成才有为,以实现我的志愿。现在你们如此不争气,真是让我伤心失望啊!“由是詧、謇不敢自荒废。”

除了学业以外,母亲对兄弟俩的交友也十分关注,对与之交往的人“心问其行与习”。而且,她善于识别人的好坏。她看到有些人轻薄不正,将来会败事,就告诫张謇兄弟不要与之来往,“后悉如母言”。张謇后来不仅学业精进,而且品行优良,且善于识友交友,均与母亲的教诲有关。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母亲能够对儿子因材酌情栽培。她认为张謇弟兄五个,只有老三张詧和老四张謇可以读书求功名,其他人只能务农度日。后来,她又发现,张詧的长处不在读书,而是精明能办事,只有张謇更适合读书,便让张謇继续读书科考,让张詧“治生产”、“废举业”。果然,张謇日后科考高居榜首,张詧则治产做事卓有成效。张謇后来对培养教育自己的子女和学生,也有意无意地借鉴了母亲的经验。

五是在为人处世方面言传身教。张謇16岁考中秀才,母亲不像常人那样夸奖,而是以更高的标准激励要求张謇:“从此勉为好人,秀才不易做也”。后来,张謇先后做了孙云锦和吴长庆的幕僚,获得了不菲的酬金。母亲不是单纯的欣喜,而是告诫张謇:你何德于人而受此优待?要知道“君子不轻受人恩”,以后一定要好好报答。张謇外出谋生,母亲总是殷切交代:你性格刚直,世上并非都是正人君子,一定要谦虚谨慎,善于处事,以防得祸。

张謇的父亲脾气比较急躁,常训斥做错事的佣人,母亲总是劝道:他们也是家人的孩子,你的孩子也不是会做错事吗?当张謇考举人失败、全家都为之叹息时,母亲却颇含哲理的说道:“物太盛不祥,享虚名者折福。汝曹田家子,不更修德何以堪是?”母亲病危时还谆谆教诲张謇:我平时的所言所为,你们都知道, “谨记之,一生学不尽也。……有钱,以偿夙负,振贫乏。”

从《金太夫人行述》的表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张謇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也可以看出,张謇在母亲的影响下,成为了一个什么样的人。

二《述训》

张謇的父亲张彭年,字润之,生于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卒于光绪二十年(1894)(张謇中状元那一年)。他少年酷爱读书,是张家世世代代中第一个能识文断字的人。成人后,家道败落,他结婚生子,重振家业,对张謇影响甚巨。

张謇的《述训》作于1990年后,主要叙述其父亲张彭年一生的言行品德,及教子持家的事迹。这时,张謇已年近半百,且功成名就。他既要怀念父亲,又要总结自己的人生体悟。文中张謇并没有对父亲直接加以褒扬,但字里行间却处处流露出他对父亲的道德肯定及自身的价值取向。我们从中可以看到一个平凡中见高尚的父亲,亦可看到张謇为人处世特色之由来。欲了解张謇家庭,了解张謇后来的人格特征和事业成就,此文不可不细细品读。

《述训》先从张彭年的父亲(张謇的祖父)“西亭公”说起。张謇没有避讳祖父早年的浮浪——被亲友子弟诱赌,“每赌辄负,货产以偿,不两岁而产尽”。但是,“浪子回头金不换”。张謇随后便用了较多笔墨描写祖父成年后的“改邪归正”,意欲表明父亲的许多优良品行,来自祖父的影响和传承。

祖父在通州金沙的老宅出卖后,瞿姓买主在老宅的灶房地下,发现了张家先人窖藏的两坛银元,“顿富”。后来有人将此事告诉了已迁往西亭的祖父,他没有去论理追讨,只是说:人各有命,银元上并没有写是我张家的,我就认我的穷命了。

张謇又写道:“先祖性介,虽贫不受人馈遣”。刚来西亭时,子女多,生活困难。一次,邻居李老太看到祖父母亲淘米很少,便赠送了一斗米。祖父知道后,省吃俭用了两个月,将米还了,并告诫父亲不要忘了李老太的恩德。后来,父亲在李老太儿子去世后,对其“饷斗米终其身”。这反映了祖父和父亲两代人的特点:一是不轻易受人馈赠,二是知恩图报。

张謇十四岁至十八岁在西亭读书时,曾向当地老人打听祖父的事迹,大多说不具体,但都说他是“真好人,不欠租,不宿债,受人欺侮不计较,则无异词”。

说完祖父作铺垫,张謇便进入正题,对父亲张彭年大书特书:

1、父亲刚到海门长乐镇的岳父母家时,遇荒年歉收缺粮,瞿氏长姑赠米二斗,父亲认为不该轻易受赠,第二年便加倍偿还。这种不欠人情、有恩必报的品行,既传承于祖父,又影响了张謇。在后来的人生征途上,张謇无论是与人相处,还是办厂创业,都能做到不欠情、不欠债,给予别人的大大多于别人给予自己的。对于家长、老师、朋友、同道的恩惠,则念念不忘,尽力报答。

2、父亲小时聪慧,喜爱读书,深受塾师丁先生器重。但祖父却希望他多务农,少读书。有时看他读书误农活,就会怒斥:家贫人口多,不耕种哪有饭吃?为父的在烈日下辛苦劳作,做儿子的怎可“坐清凉之屋”?后来,在丁先生的劝解协调下,父亲“半日读书,半日耕田,读竟《诗经》、能属七言对即止”。父亲一直对自己未能完整读书,从而未能在科场上出人头地,耿耿于怀。在这里,张謇既记述了父亲酷爱读书,又表露了农家子弟读书之不易,也揭示了自己后来珍惜读书机会、发奋苦读并学有所成的一个重要缘由。

3、在一个灾荒年,父亲经商乘船经上海去宁波。船出吴淞时,他见一操家乡海门口音的妇女,在船尾伤心哭泣,询问后方知是被人拐卖的有夫之妇。父亲便给了人贩子“二十余金”,将其赎回,并安顿好食宿。等到去宁波办完事后,父亲携该女返回海门,交还其丈夫。该丈夫对父亲开始还有误解,认为是父亲拐走了他的老婆。真相大白后,该男子及亲友凑足了钱,要还给父亲。但父亲坚决不受,还说:“若此非吾志”。这个故事反映了张彭年富有同情心、怜悯心,且做事坦荡,助人为乐。这显然深深影响到了后来张謇的所作所为。例如,张謇本着“为通州民生计,亦即为中国利源计”宗旨,创办大生纱厂,但开始时地方官吏和民众都不理解,不支持,张謇不予计较,委曲求全,忍辱负重。企业建成盈利后,他“厚利股东”、厚待员工和民众,并支持乃至代替地方政府兴办了许多公益事业,甚至拿出自己的几百万元为地方办好事。

4、咸丰三年海门大旱且有蝗灾,稻米奇缺、奇贵,家人“剥蚕豆和麦屑而食”。家门面临大路,常有人来讨饭。父亲和母亲只吃半饱,以省下食物救济他人,希望“救一人是一人,救一刻是一刻”。父亲还训导张謇兄弟:你们知道挨饿的滋味吗?我半饱时还要把饭给别人吃,子孙但有饭吃,不可吝啬。张謇一生热衷扶贫济困,大办慈善公益事业,显然受到父亲言传身教的影响。

5、祖父在世时,欠了同乡李氏的债。去世后,李氏仗着宗族强势,对张家“恶声勒偿”。父亲忿然说:“子应还父债,然不能受轻蔑”。他向亲友借贷还债,并当众指责李氏,显示了做人的尊严。后来,张家雇请塾师来家教学,李氏托人表示自家的孩子想跟学,父亲不计前隙,同意免费跟学。张謇对父亲受屈辱而有志气,并宽容别人,以德报怨,很认同。他后来的许多作为,都与父亲相似(包括与盛宣怀等人的相处)。

6、张家因负债缺钱,将老宅转卖多次,家业兴旺后,终将老宅赎回。父亲借此教育张謇兄弟:凡事成败,凡物去来,皆若有命。把事情做安妥,终能保持不败。有志气的人,只是尽努力以图成功。张謇的一生,既豁达,又较真;既“顺天命”,又“尽人事”,与父亲的现身说法是分不开的。

7、父亲重金(“侑金视他人逾倍”)聘塾师邱先生教张謇兄弟,并答应孩子十岁后,再考虑是否另选老师。邱先生很看重丰厚的待遇,但教学质量不行。张謇十一岁时,读完《诗经》,但“尚不晓平仄”。父亲只得延请水平更高的宋先生来教学,同时“礼厚邱先生”,大家皆大欢喜。父亲对邱先生讲信用、重情义,即使替换了老师,又让他没有意见。这种既做成事,又不得罪人的处事风格,无形中影响了张謇。张謇后来无论是经商还是从政,都能长袖善舞,广结良缘(我将他称之为“统战高手”),均与此有关。

8、张謇兄弟十二三岁时,在夏季的一天趁老师不在,偷偷去玩耍。父亲知道后,罚他们在烈日下锄草,背如火烤,脸“赤而痛”。晚上回家后,父亲问他们读书、锄草,哪个苦,并训责道:老子农耕劳苦,为了儿子的幸福。你们却“惰而嬉”,如何像个儿子!从此,张謇再也不敢贪玩废学。父亲既严苛,又深入浅出地讲道理,是促使张謇勤奋苦读的重要动因,也是张謇后来对子女、对员工从严教育管理的经验来源。

9、父亲种田,麦苗豆株必整齐成行,四周杂草必除,种树也是如此。如树苗排列不正,必改种排正,反复多次,不厌其烦。乡邻们都说:张家种树,一次是种不好的。父亲听了也觉好笑,但本性难移,依然故我。这使人联想到,张謇从读书到做事,也是中规中矩,井井有条,且有始有终,与父亲秉性相同。

10、父亲原有瓦屋五间、草屋三间,无论是居室还是杂物间和厨房、洗澡间,每天都打扫得干干净净。后来扩建房子,所用木石砖瓦,事先都计算好长短厚薄,没有丝毫差错。他还让张謇兄弟做杂活小工,教他们如何将砖墙砌整齐合规,并传授经验:一切都要事先安排妥当。不然,做工时手忙脚乱找砖头,“或断砖不合,则耗时而费料”。在他的训练和辅导下,“謇兄弟于土木建作计划,稍稍有知识”。这使张謇终身受益:一方面使他养成了细致严谨的作风,一方面使他热爱和精通建筑工程(张謇主导下建设的濠南别业、商会大楼、江苏咨议局大楼等,现在被列入中国近代建筑经典,都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1、江南各州县被太平军攻陷时,来海门避难的人很多,父亲对有求者“必周恤之”。江宁难民葛某与几个子女相继去世,仅留下一个最小的儿子,“其妻痛不欲生”。父亲想抚养他们,但又怕名不正,言不顺,便以葛氏死去的女儿婚配自己已故二哥的形式,使二哥的儿子成了葛家的晚辈,名正言顺地供养葛氏的妻子和小儿子。父亲既乐善好施,又注意方式方法,使人便于接受。这种既慈且仁的品行,深深影响了张謇后来的为人处世。

12、父亲乘人推小轮车赶路,过桥必下,“行数十步然后坐”。他告诉张謇兄弟:这不仅是为了防摔倒,而是为了减轻车夫的负担,“使不疲苦”。对劳作者的怜悯体恤,是张謇父子两代人的共同品行。

13、父亲对可利用的废铜旧铁、竹梢木段,根据其长短、方圆、厚薄分类储放,大一点的便在本子上记下尺寸,“遇有造作,按薄取资,无枉费,亦无寻觅之劳。”这反映了父亲勤俭节约和细致有条理的风格。张謇一生俭朴,连用过的废纸也要在反面写字。他在创办大生纱厂时,从厂规厂约,到工艺流程和材料储存,均细致周密的予以考虑,不能不说有着父亲的身影。

14、父亲特别喜爱书籍,在张謇年少时就购置藏书,并对缺页少字的书进行修缮整补。“平日见盈尺之线,成寸之纸,辄储之以待用”。六十岁后,几乎以修补书籍度日。他终日埋头修补书籍,除一日三餐和大小便,几乎不离座位。有客人来时,他也不出迎,只是口头打个招呼,“修缉不废”。父亲晚年喜欢研读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并与张謇的三叔交流。他针对三叔不从实际出发,硬搬书上原理种植而导致失败,教育张謇要会读书,善于理论结合实际。喜爱读书,珍爱书籍,善于读书和运用,也是张謇一生的良好习性。

15、父亲刚到海门时,有田地二十多亩,收成不多,却很辛劳。张謇兄弟建议租给别人耕种,父亲坚决不同意。他认为,农家子弟不亲自在田间耕耘,不知农业劳动之艰辛。而且,田地是财富之根本来源“田为富之终而累之始”。因而他严正告诫张謇兄弟:“日后无论穷通,必须有自治之田”。后来,张謇的事业有成,还是保留了家中的田地,并且热衷于“大农”产业,大搞拓荒垦殖。他还延伸了“自治之田”的含义,把整个南通都作为他事业的“自治之田”。他立足南通,积极参与全国性的政治社会活动,一旦不能如愿,便回到南通推行地方自治,全力打造“中国第一城”,使南通成为中国早期现代化的“样板田”。

16、父亲六十岁以后,将家事交付于张詧,自己则整天为乡邻调解纠纷。他常常让被调解的双方在家中吃饭,有时还会出资赠与,以化解矛盾。家人抱怨时,他则说:穷人有冤屈不能申诉、不得调解,回到家后“妻子亦丧气”,你们的祖父一生就处于这种境地。现在趁我体力尚好,“以口舌保乡里和平”,是一件心安理得的好事。你们千万不要学不懂事的子孙。推己及人,居仁由义,由祖上困难境地想到要为乡邻排难解忧,造福乡里,父亲的仁慈情怀和共情同理心,确实超越了一般人。这也是张謇一直在弘扬和践行的优良品质。

“述训”一词的本来含义,就是陈述事迹和训导。通观《述训》全文,张謇没有以溢实之辞褒扬父亲,也没有以空洞的说教谈家风家教,而是从多个生动而丰富的生活侧面,记述了父亲平凡中的不凡;从不经意而又画龙点睛般的评语中,道出了家庭教育的深奥哲理。这既还原了一个真实可感的父亲形象,又道出了父亲对自己一生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实际上,这也反映了张謇对父亲为人处世的价值认同,以及后来自己所作所为的思想来源和榜样力量。有其父,必有其子。从某种意义上说,张謇在这里既是写父亲,也是写自己。父亲的一生经历和事迹很多,张謇只是选取了他最为认同、受益最多的来写,实际上是写出了自己的价值追求和理念奉行。张謇一生的创业和治家,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由此,我们也不难理解,张謇为何最终成为了一个品德高尚、理想远大、意志坚定、才华出众、功业卓著的一代人杰。


【责任编辑:王东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