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一带一路网> 要闻速递>

让“一带一路”的纽带力量更加坚韧

2023-09-22 10:00

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9月20日,2023“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媒体智库暨青年对话会在南京举行。对话会主题为“和平、包容与可持续发展”,旨在促进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媒体、智库、青年间的相互交流,为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拓展“一带一路”交流合作新思路、新路径、新领域。中国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主流媒体代表、智库专家、青年代表等百余人围绕对话会主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对话会由中国外文局、南京和平论坛组委会主办,中国外文局中东欧与中南亚传播中心(人民画报社)、南京市政府新闻办承办。

2023年9月,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过去10年,是共建“一带一路”从谋篇布局到走深走实的十年;是从“大写意”到“工笔画”的十年;是从“六廊六路”到“多国多港”的十年。

包容是“一带一路”行稳致远的关键

10年来,“一带一路”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截至目前,中国已经同152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涵盖投资、金融、贸易、科技、社会、人文、民生多个领域,也与共建国家共同谱写了数不胜数的“一带一路”故事。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一带一路”的包容性。在开幕致辞中,中国外文局副局长于涛指出,“一带一路”正是因为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兼顾各方利益,体现各方智慧,发挥各方优势和潜能,从而让建设成果更公平地惠及共建各国民众,推动世界各国共同繁荣。

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司原司长欧晓理在致辞中说,“一带一路”的包容性体现在许多方面:参与主体是包容的,投资合作领域是包容的,合作方式是包容的。包容性是“一带一路”倡议有别于其他倡议的重要特性,也是“一带一路”倡议行稳致远的关键,更是其魅力所在。

哈萨克斯坦外交部对外政策研究所所长博拉特·努尔加利耶夫在主旨演讲中也强调了“一带一路”倡议的包容性,“这一倡议没有地理限制和意识形态偏见,欢迎世界各国加入。这一倡议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一致,提供了解决全球紧迫问题的实际解决方案”。他还称赞“一带一路”倡议的伟大愿景,包括在交通、工业基础设施、贸易、金融、能源、社会进步和文化交流等各个领域推进合作,并表示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未来充满信心。

“一带一路”的未来属于世界青年

世界的未来是青年的,“一带一路”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和小团体,它的未来也一定是属于世界青年的。与会嘉宾认为,青年作为“一带一路”的中坚力量,以其开放气质、创新精神和奋斗品格,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源动力;青年更应利用自身优势,担当“一带一路”的联结者和建设者,进一步增强中外青年间的文化交流、心灵沟通;希望青年能够认识到“一带一路”建设需要大量人才,而青年人将是“一带一路”变成现实的重要力量。

南京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彭振刚表示,今年南京举办了“国际青年中国行”及本次对话会,并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持续合作举办“一带一路”青年创意与遗产论坛,每年邀约40多个国家近百名青年,围绕青年参与促进文化多样性与包容性等主题展开交流研讨,不断汇聚世界青年的力量。未来南京将进一步拓展国际人文合作交流,鼓励各国青年特别是“Z世代”参与进来,让“一带一路”的纽带力量更加坚韧。

北京大学工学院土库曼斯坦留学生撒普尔在发言时说:“2015年,我有幸参与了中石油跟我们国家天然气公司合作的‘一带一路’建设项目,也正因此有幸踏上了中国的留学之路。在这8年时间里,我参与了很多校内外活动,不管我走到哪里都能感受到中国在环境整治、生态保护等方面的巨大成就,让人钦佩。我将来会一直做友好的使者,传播好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为我的祖国和我的第二故乡中国,为世界、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对话会期间,中国外文局“一带一路”国际传播研究院与北京大学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发展动力态势感知报告课题组联合发布了《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发展动力态势感知报告》。该报告紧贴国家发展现实需求,重点展现2021年至2023年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取得的新成果,从宏观视角详细阐述了每个月度“一带一路”倡议整体发展态势、最新出台政策及建设进展,全方位解读“一带一路”倡议为国家和地方带来的新机遇。

 (本报南京9月21日电 本报记者 刘欣伟)

【责任编辑:刘梦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