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林散之草书《杜甫诗<客至>》过眼录

2023-10-25 09:54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草圣林散之

林散之(1898-1989),名霖,又名以霖,字散之,号三痴、散耳、江上老人。“诗书画三绝”,尤其草书,被称为“草圣”。林散之祖籍安徽省和州(今安徽省和县),生于江苏省江宁府江浦县(今南京市浦口区)。曾任江浦县副县长、南京市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国画院一级美术师、南京书画院院长、中国书法家协会江苏分会名誉主席等。林散之8岁学艺,未有师承。16岁跟范培开学书,18岁从张栗庵,32岁师黄宾虹,37岁只身万里行。书法先楷后行,由唐入魏,由魏入汉,转而入唐,宋元明清,皆所摹习。历经“三变”之后,60岁开始专攻草书,草书以王羲之为宗,以怀素为体,以王铎为友,以董其昌、祝允明为宾。林散之用长锋羊毫笔、宿墨、生宣纸,并将绘画中的墨法运用于书法,创立“林体”。“林体”的特点是“瘦劲飘逸”,基本特征是“瘦劲圆涩,枯湿浓淡,偏正相依,飘逸天成”。1972年,中日书法交流选拔,林散之一举成名。“林体”反映了近300年来中国草书艺术的最高成就,捍卫了中国书法在国际上的中心地位。书法大家高二适见到林散之的字,拍案惊呼:“这才叫字!”中国书协主席启功看到林散之的草书,脱帽三鞠躬。书法巨匠赵朴初说:“林老书法,举世无双。”日本现代碑学派巨擘青山杉雨称赞:“草圣遗法在此翁。”林散之草书代表作有《中日友谊诗》《许瑶诗<论怀素草书>》《自作诗<论书一首>》《李白<草书歌行>》等。《中日友谊诗》被誉为“林散之第一草书”。

林散之草书《杜甫诗<客至>》

林散之草书《杜甫诗<客至>》,立轴,尺寸为138厘米×33厘米,大约4平方尺,落款“杜甫客至一首,散耳”,引首章是“大年”(朱文),名章是“散之信玺”(朱文)。长锋羊毫笔,宿墨,生宣纸。裱工精细,品相十品。作品正文内容是:

舍南舍北皆春水,

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

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

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

隔篱呼取尽余杯。

这首诗是上元二年(761)春天,杜甫49岁时,在成都草堂所作。杜甫在颠沛流离之后,在成都西郊浣花溪畔盖了一座草堂。不久,有客人来访,杜甫欣然命笔写下了这首诗。诗的大意是,草堂的南北绿水缭绕、春意荡漾,只见鸥群每天飞来飞去。长满花草的庭院小路不曾因为迎客而打扫,只是为了你的到来,这扇柴门才第一次打开。这里离集市较远,因家境贫寒,没有好的菜肴,只有隔年的老酒。如果你愿意与邻居老翁举杯对饮,那我就隔着篱笆叫他过来陪你。

林散之草书《杜甫诗<客至>》(局部)

林散之研究院院长王罡在欣赏林散之草书《杜甫诗<客至>》

林散之草书《杜甫诗<客至>》,创作于20世纪70年代,是精品之作。2005年的夏天,林散之的学生、鉴定家、书画家萧平在南京城南长乐楼拜观林散之草书《杜甫诗<客至>》后,欣然题跋:“散之师草书杜子美诗客至一首轴,笔飞墨舞,极具妙趣,真迹无疑。”2010年1月9日下午,林散之长子、书画家林筱之在南京中央路寓所119号欣赏此作后说:“是精品。”2019年11月28日,我在南京收藏家郭群的寓所银城东苑西华园1-1604室拜观了此幅精品,并留影纪念。

“屋漏痕”被书法家认为是最有质感、最有美感、最有品位的线条。“屋漏痕”最早是唐代颜真卿提出来的,陆羽在《释怀素与颜真卿论草书》中这样记载:颜真卿与怀素论书法,怀素说:“吾观夏云多奇峰,辄常效之,其痛快处,如飞鸟出林,惊蛇入草,又如壁坼之路,一一自然。”颜真卿谓:“何如屋漏痕?”怀素起而握公手曰:“得之矣!”从本意上说,“屋漏痕”是指房子年久失修,雨水透过茅草漏到墙面慢慢淌下来的痕迹,这种痕迹显得朴茂自然,沉雄有力。从书法上看,“屋漏痕”是一种“留”的用笔技法。留就是用笔要控制得力,收得住。运笔要求笔锋如雨水紧附墙面一般“紧咬”纸面,积点成线,或徐或疾、或涩或畅、或轻或重,自然前行。林散之草书《杜甫诗<客至>》中的“舍南”“日日”,还有“今始”都是“屋漏痕”的线条,十分形象。笔画圆活、沉实、饱满,具有厚重流动感。再看“对”字中的一点,就像茅草中漏出来的一颗水滴,正在左右蠕动,马上就要下滴。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从前的房子是用茅草盖的,墙面与现在的也有所不同,是以泥土为主要材料夯实而成的泥巴墙。

林散之草书《杜甫诗<客至>》先后著录在《林散之书画集》《林散之中日友谊诗书法手卷》《林散之草书精品赏析》。之后,又著录在2013年4月《华人时刊》杂志第4期,发表在2023年3月22日《中国书画报》第13版。

林散之草书《杜甫诗<客至>》,现由南京收藏家郭群珍藏。    

相关链接 王罡简介

王罡,林散之研究专家、“金陵散王”。江苏扬州人,1957年出生,毕业于国防大学政治学院哲学系,哲学学士。曾任南京军区政治部东海民兵杂志社总编辑,大校军衔。现为江苏省收藏家协会副会长、南京汉风书画院名誉院长、林散之研究院院长。

王罡说:“我一生就干两件事:一件是当兵扛枪,一件是收藏研究林散之。我一生就穿两套衣服:一套是军装,一套是西装。”“我做人的宗旨是:知敬畏,懂感恩,有担当。”

王罡是一名职业军人。三次荣立三等功,被授予“国防服役”金质纪念章,被评为第四届“全国百佳出版工作者”并授予称号,受到两代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副院长、著名雕塑家尹悟铭为王罡雕塑半身铜像,中国台湾著名画家张家玮为王罡画漫像,日本华人著名画家王子江为王罡画肖像。

王罡收藏林散之的草书、绘画、诗稿、笔谈、视频等近千件,其中的轮椅是林散之晚年最重要的随身物件,草书《毛泽东词<清平乐·六盘山>》被堪称“林散之草书笔法之经典”,手卷《中日友谊诗》被称为“林散之第一草书”“神卷”“林散之王”,堪称国宝。王罡发表研究林散之的文章400多篇,专著《林散之草书精品赏析》,面向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的《华人时刊》杂志连载,历时4年。专著《林散之草书过眼录》(10卷),《中国书画报》从2021年1月6日起连载。王罡出席世界华人收藏家大会,参加中央电视台大型人物传记纪录片《百年巨匠——林散之》的拍摄,在中国第一高楼、世界二高楼上海中心大厦签署中国收藏《上海宣言》,在第十七届全国收藏文化(深圳)高层论坛作林散之主题演讲,王罡的名字收入《世界名人录》。

【责任编辑:殷晓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