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林散之草书《杜牧<江南春>》过眼录

2023-11-14 10:21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草圣林散之

林散之(1898-1989),名霖,又名以霖,字散之,号三痴、散耳、江上老人。“诗书画三绝”,尤其草书,被称为“草圣”。林散之祖籍安徽省和州(今安徽省和县),生于江苏省江宁府江浦县(今南京市浦口区)。曾任江浦县副县长、南京市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国画院一级美术师、南京书画院院长、中国书法家协会江苏分会名誉主席等。林散之8岁学艺,未有师承。16岁跟范培开学书,18岁从张栗庵,32岁师黄宾虹,37岁只身万里行。书法先楷后行,由唐入魏,由魏入汉,转而入唐,宋元明清,皆所摹习。历经“三变”之后,60岁开始专攻草书,草书以王羲之为宗,以怀素为体,以王铎为友,以董其昌、祝允明为宾。林散之用长锋羊毫笔、宿墨、生宣纸,并将绘画中的墨法运用于书法,创立“林体”。“林体”的特点是“瘦劲飘逸”,基本特征是“瘦劲圆涩,枯湿浓淡,偏正相依,飘逸天成”。1972年,中日书法交流选拔,林散之一举成名。“林体”反映了近300年来中国草书艺术的成就,捍卫了中国书法在国际上的中心地位。书法大家高二适见到林散之的字,拍案惊呼:“这才叫字!”中国书协主席启功看到林散之的草书,脱帽三鞠躬。书法巨匠赵朴初说:“林老书法,举世无双。”日本现代碑学派巨擘青山杉雨称赞:“草圣遗法在此翁。”林散之草书代表作有《中日友谊诗》《许瑶诗<论怀素草书>》《自作诗<论书一首>》《李白<草书歌行>》等。《中日友谊诗》被誉为“林散之第一草书”。

林散之草书《杜牧<江南春>》

林散之草书《杜牧<江南春>》,立轴,尺寸为95厘米×35厘米,大约3平方尺。落款是“杜牧江南春,乙丑年六月,八十八叟林散耳”。引首章是“长年”(朱文),名章是“林散之印”(白文)。长锋羊毫笔,宿墨,生宣纸。裱工精细,九五品相。作品正文内容是: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首七言绝句描绘了明媚的江南风光,同时渗透出诗人对历史兴亡盛衰的感慨和对晚唐国运的隐忧。诗中的“莺啼”指莺啼燕语;“郭”指外城,此处指城镇;“酒旗”是一种挂在门前以作为酒店标记的小旗;“南朝”指先后与北朝对峙的宋、齐、梁、陈政权,都城均在建康,也就是现在的南京。“四百八十诗”其实是虚数,这里是寺庙很多的意思;“楼台”是楼阁亭台,这里指寺庙建筑;“烟雨”是细雨蒙蒙、如烟如雾之意。这首诗的大意是,千里江南到处莺啼燕语,有相互映衬的绿树红花,有临水的村庄,有依山的城郭,到处都有迎风招展的酒旗。昔日处处是香火缭绕的深邃的寺庙,如今亭台楼阁历经沧桑矗立在朦胧的烟雨之中。

南京鸡鸣寺

林散之十分喜欢《江南春》,因诗写的是南京,他也生活在南京,加之信佛多年,所以经常以《江南春》为内容创作,我看过的就有十几幅。这些作品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在20世纪80年代写的,从1981年到1987年,每年都有创作,大多数以条幅为主。1985年9月1日上午,由河南省书协主办的“国际书法展览”在郑州举行,来自19个国家和地区的著名书家前来参展,展览地址设在河南省博物馆。林散之创作的草书《杜牧<江南春>》参加了展览,日本书家村上三岛的作品也在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林散之被选为这次展览的顾问。本文中提到的这幅草书与林散之的参展作品内容相同,只是在时间上晚了三个月,参展作品写于1985年4月15日,这幅草书作于1985年7月。两幅作品都是林散之的晚年之作,用笔、章法基本相同,都是精品。

林散之参加“国际书法展览”的草书《杜牧<江南春>》(图右)

林散之草书《杜牧<江南春>》,提多按少,线条流畅,枯笔自然,平和淡雅,有一定的收藏价值。作品与林散之20世纪70年代大起大落、大开大合的风格有所不同,点画相连,字字相连的明显减少。所书字形注入了隶意,亦行亦隶,意静气清,超然物外,增加了20世纪80年代作品的元素,这就是字与字相对独立,字形或长或方,以长为主。线条变粗,以柔为主,以刚为辅,柔中有刚。用林散之自己的话说:“进八十年代后,我的作品静下来了。”需要说明的是,作品中的引首章“长年”(朱文)很难识别,有人读成“长幸”。在汉印中,“年”与“幸”两个字容易混淆。经考证,林散之用这种“长年”引首章极少,这为研究他的印章提供了重要的物证。

“长年”(朱文)引首章

林散之草书《杜牧<江南春>》,2010年4月著录在《林散之中日友谊诗书法手卷》第154页(文物出版社),2023年11月8日配文发表在《中国书画报》第13版。

相关链接 王罡简介

王罡,林散之研究专家、“金陵散王”。江苏扬州人,1957年出生,毕业于国防大学政治学院哲学系,哲学学士。曾任南京军区政治部东海民兵杂志社总编辑,大校军衔。现为江苏省收藏家协会副会长、南京汉风书画院名誉院长、林散之研究院院长。

王罡说:“我一生就干两件事:一件是当兵扛枪,一件是收藏研究林散之。我一生就穿两套衣服:一套是军装,一套是西装。”“我做人的宗旨是:知敬畏,懂感恩,有担当。”

王罡是一名职业军人。三次荣立三等功,被授予“国防服役”金质纪念章,被评为第四届“全国百佳出版工作者”并授予称号,受到两代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副院长、著名雕塑家尹悟铭为王罡雕塑半身铜像,中国台湾著名画家张家玮为王罡画漫像,日本华人著名画家王子江为王罡画肖像。

王罡收藏林散之的草书、绘画、诗稿、笔谈、视频等近千件,其中的轮椅是林散之晚年重要的随身物件,草书《毛泽东词<清平乐·六盘山>》被堪称“林散之草书笔法之经典”,手卷《中日友谊诗》被称为“林散之第一草书”“神卷”“林散之王”,堪称国宝。王罡发表研究林散之的文章400多篇,专著《林散之草书精品赏析》,面向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的《华人时刊》杂志连载,历时4年。专著《林散之草书过眼录》(10卷),《中国书画报》从2021年1月6日起连载。王罡出席世界华人收藏家大会,参加中央电视台大型人物传记纪录片《百年巨匠——林散之》的拍摄,在中国第一高楼、世界二高楼上海中心大厦签署中国收藏《上海宣言》,在第十七届全国收藏文化(深圳)高层论坛作林散之主题演讲,王罡的名字收入《世界名人录》。

【责任编辑:刘梦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