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林散之隶书《<俾寿既安八言联>上联》过眼录

2024-04-22 09:18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草圣林散之

林散之(1898-1989),名霖,又名以霖,字散之,号三痴、散耳、江上老人。“诗书画三绝”,尤其草书,被称为“草圣”。林散之祖籍安徽省和州(今安徽省和县),生于江苏省江宁府江浦县(今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曾任江浦县副县长、南京市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国画院一级美术师、南京书画院院长、中国书法家协会江苏分会名誉主席等。林散之8岁学艺,未有师承。16岁跟范培开学书,18岁从张栗庵,32岁师黄宾虹,37岁只身万里行。书法先楷后行,由唐入魏,由魏入汉,转而入唐,宋元明清,皆所摹习。历经“三变”之后,60岁开始专攻草书,草书以王羲之为宗,以怀素为体,以王铎为友,以董其昌、祝允明为宾。林散之用长锋羊毫笔、宿墨、生宣纸,并将绘画中的墨法运用于书法,创立“林体”。“林体”草书的特点是“瘦劲飘逸”,基本特征是“瘦劲圆涩,枯湿浓淡,偏正相依,飘逸天成”。1972年,中日书法交流选拔,林散之一举成名。“林体”草书反映了近300年来中国草书艺术的最高成就,捍卫了中国书法在国际上的中心地位。书法大家高二适见到林散之的字,拍案惊呼:“这才叫字!”中国书协主席启功看到林散之的草书,脱帽三鞠躬。书法巨匠赵朴初说:“林老书法,举世无双。”日本现代碑学派巨擘青山杉雨称赞:“草圣遗法在此翁。”林散之草书代表作有《中日友谊诗》《许瑶诗<题怀素上人草书>》《自作诗<论书一首>》《李白<草书歌行>》等。《中日友谊诗》被誉为“林散之第一草书。

林散之隶书《<俾寿既安八言联>上联》

林散之隶书《<俾寿既安八言联>上联》,镜片,尺寸为132厘米×31厘米,大约4平方尺。引首章是“百子亭侯”(朱文),名章是“散之信玺”(朱文)、“江上老人”(白文)。羊毫笔,宿墨,熟绢。裱工精细,八五品相。作品正文内容是:

俾寿而臧书传雷岸。

20世纪30年代,林散之从上海跟黄宾虹学习归来,在江上草堂拟了一副对联:“俾寿而臧书传雷岸,既安且吉酒献瑶池。”然后写成隶书《俾寿既安八言联》。长女林荪若看到这种写法感到新奇,便拿去临习。“文革”期间,《俾寿既安八言联》的下联因故丢失。1980年8月,林散之看到上联十分感慨,在作品的两边题道:“此三十余岁学书时所书,后被荪女拿和县……失其半幅。今存其半,亦云惨矣。八〇年八月,林散耳记。”至此,林散之感到言犹未尽,又提笔补记:“时习魏碑,已隔四五年矣。散又记。”“四五”后面少写了一个“十”字,应该是“已隔四五十年矣”。上联中的“俾”是使的意思,这里指“祝”;“臧”是善、好的意思;“雷岸”指大雷岸,今安徽省望江县境内。大雷岸是中国文学史“绕不过去”的地名,东晋陶渊明在大雷岸写下了名篇《桃花源记》,宋代鲍照作有《登大雷岸与妹书》,李白、黄庭坚、文天祥都去过大雷岸。上下联的大意是,祝您既长寿又健康,佳作传到大雷岸;祝您既平安又吉祥,美酒献给西王母。此联的平仄格式是“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是一副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的佳联。

林散之隶书《<俾寿既安八言联>上联》(局部)

《<俾寿既安八言联>上联》是林散之最早的隶书作品,富有残缺美,乃精品佳作,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和学术值价,被作为词条收入《林散之年谱》。作品中的“臧、书、传、岸”等字有隶书波磔,有《中岳嵩高灵庙碑》《史晨前后碑》的笔法,还有《二爨碑》《张猛龙碑》的风格。仔细分析,楷书的技法比较明显,点画之间有牵丝相连,是行书的笔法。这是林散之把隶书、楷书、行书融会贯通,再加上他自己的想法从而形成的一种写法。1952年写的“罗浮括苍神仙所宅,图书金石作述之林”八言联,1965年写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七言联,还有1972年创作的《智果论书》等,都是这种风格。在这种三体并存的作品中,隶书的笔法更多也更明显,因此仍将这类作品归为隶书。林散之的学生庄希祖说:“这类隶楷行结合的新书体是林老之独创。”

《林散之研究(第一集)》扉页

《林散之书法集》第7页

《林散之书法艺术解析》第7页

《林散之书画集》第225页

《中国书画报》2024年4月17日第13版

后经考证,1963年9月中旬,林散之以“俾寿而藏书传雷岸,既安且吉酒献瑶池 ”为内容,用行书创作了一副尺寸为146厘米×28厘米×2的对联。

林散之隶书《<俾寿既安八言联>上联》先后5次著录:1990年4月著录在《林散之研究(第一集)》扉页,1997年9月著录在《林散之书法集》第7页,2000年6月著录在《林散之书法艺术解析》第7页,2003年11月著录在《林散之书画集》第225页,2024年4月17日发表在《中国书画报》第13版。

林散之隶书《<俾寿既安八言联>上联》,是林散之长女林荪若的旧藏。

相关链接 王罡简介

王罡,林散之研究专家、“金陵散王”。江苏扬州人,1957年出生,毕业于国防大学政治学院哲学系,哲学学士。曾任南京军区政治部东海民兵杂志社总编辑,大校军衔。现为江苏省收藏家协会副会长、南京汉风书画院名誉院长、林散之研究院院长。

王罡说:“我一生就干两件事:一件是当兵扛枪,一件是收藏研究林散之的草书。我一生就穿两套衣服:一套是军装,一套是西装。”“我做人的宗旨是:知敬畏,懂感恩,有担当。”

王罡是一名职业军人。三次荣立三等功,被授予“国防服役”金质纪念章,被评为第四届“全国百佳出版工作者”并授予称号,受到两代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副院长、著名雕塑家尹悟铭为王罡雕塑半身铜像,中国台湾著名画家张家玮为王罡画漫像,日本华人著名画家王子江为王罡画肖像。

王罡收藏林散之的草书、绘画、诗稿、笔谈、视频等近千件,其中的轮椅是林散之晚年最重要的随身物件,草书《毛泽东词<清平乐·六盘山>》被堪称“林散之草书笔法之经典”,手卷《中日友谊诗》被称为“林散之第一草书”“神卷”“林散之王”,堪称国宝。王罡发表研究林散之的文章400多篇,专著《林散之草书精品赏析》,面向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的《华人时刊》杂志连载,历时4年。专著《林散之草书过眼录》(10卷),《中国书画报》从2021年1月6日起连载。王罡出席世界华人收藏家大会,参加中央电视台大型人物传记纪录片《百年巨匠——林散之》的拍摄,在中国第一高楼、世界二高楼上海中心大厦签署中国收藏《上海宣言》,在第十七届全国收藏文化(深圳)高层论坛作林散之主题演讲,王罡的名字收入《世界名人录》。

【责任编辑:王东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