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谋发展 锐意续新篇!昆山市卫生健康暨深化医改工作会议召开
4月26日下午,昆山市卫生健康暨深化医改工作会议召开,全面总结回顾2023年全市卫生健康和医改工作,部署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把握健康昆山发展新航向,谱写全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昆山市政府副市长单杰出席并讲话。昆山杜克大学发展促进中心主任赵越主持会议。

单杰充分肯定了全市卫生健康工作取得的成绩,深入分析新时期卫生健康事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部署下一阶段全市卫生健康和医改工作。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也是新冠疫情防控取得重大决定性胜利的一年。卫健系统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用心用情护佑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区域布局更加均衡,发展成果持续巩固,服务能力不断夯实,流行疾病有效应对,健康水平不断提升,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单杰说,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3月,苏州召开健康苏州建设推进大会,发布《健康苏州“培优强基”三年行动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卫生健康工作的发展路径。卫生健康事业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安康,全市卫生健康系统要全面推进健康昆山建设,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坚持人才科创双轮驱动,提高卫生事业发展本质安全,全力以赴推进卫生健康事业再上新台阶,让卫生健康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奋力交出中国式现代化昆山卫生的高分答卷。
聚力攻坚克难,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主动关注周边板块进展,相关部门要认真研究,制定可操作的实施方案,属地要密切配合、稳步推进,共同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促进县域医疗能力同质化、可持续发展。要以“三个转变”为方向,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全面统筹城乡卫生发展,加快优质资源扩容与均衡布局,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走深走实。
注重双轮驱动,在人才队伍和科技创新上取得新突破。大力开展办名院、建名科、培名医的“三名战略”,落实“柔性引才”“特聘引才”“储备引才”计划,确保各项人才政策和措施落地见效。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推动高水平研究型医院建设。坚持临床与科研交融并举,加强核心专科能力建设,推动关键领域技术创新。
全面加强监管,提高卫生事业发展本质安全。加强行业监管,卫健委要切实发挥好安委会作用,加大抽查指导力度,规范好各医疗机构执业行为,各区镇要将辖区内涉医“九小场所”纳入综治网格,做好日常巡查监管、医疗卫生机构应急演练和培训。紧盯医疗服务质量等重点环节,深入开展风险排查评估和防范化解。
加强统筹谋划,全面推进健康昆山建设。坚持“健康优先、融入所有政策;共建共享、促进健康公平;统筹兼顾、体现昆山特色”原则,加强统筹,因地制宜制定工作方案,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密切协作,各部门、各区镇靠前一步、主动作为,形成工作合力;宣传引导,综合运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为推进“健康昆山”建设营造浓厚氛围。
市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周健作工作报告。

报告指出,2023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提质高效发展的一年。全市卫健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把高质量发展要求谋至深处、干在实处、落到细处,坚持资源提质、能级提标、品牌提升、精神提振,不断推动服务体系扩容、强化核心要素支撑、扩大惠民服务效应、筑牢安全稳定根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队伍建设成效再次受省政府激励表扬,入选首批江苏省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市一院成功跻身苏州县域首家“国考”A等次;新增苏州市重点专科17个;获“江苏省爱国卫生运动70周年先进集体”称号。
报告要求,新的一年,全市卫生健康工作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增加优质医疗资源供给,提升健康城市服务能级,更好统筹发展与安全,用高质量发展成果提升百姓健康福祉,谱写昆山卫生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以优异成绩献礼新中国成立75周年。
着眼长远发展,加速机构扩容提质,提升医疗核心能力,推进基层服务转型,重塑妇幼健康体系,增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集聚核心要素,开创融合共进局面,深化人才队伍建设,释放医疗数据价值,凝聚健康产业动能,夯实卫生事业发展根基。
坚持革弊立新,谋划紧密协同发展,助推医院高质进阶,引领医防融合趋势,强化经济运营管理,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厚植为民情怀,促进人口均衡发展,提升老龄医养服务,保障公共服务供给,巩固全民健康防线,保障重点人群健康福祉。
锚定奋进航向,把握正确政治导向,牢守安全稳定底线,永葆勤政谋实初心,积蓄和谐向上正气,扛起实干争先使命担当。
会议还表彰了2023年度卫生健康单位绩效考核评价优秀单位。

昆山市张浦镇、昆山市医疗保障局、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昆山市震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交流发言。

各区镇分管领导及卫健工作相关负责人、相关部委办局分管领导,市卫健委领导班子,委机关各职能科负责人、各卫生健康单位负责人及民营医疗机构代表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