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谱写中俄关系新篇章
【特别关注】
作者:李永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欧亚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
应习近平主席邀请,俄罗斯总统普京将于5月16日至17日对华进行开启新任期后的首次国事访问。两国元首将就中俄建交75周年背景下双边关系、各领域合作以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地区问题交换意见,推动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健康发展。
践行大国相处之道
当前世界正逢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关系深度调整。这场变局是半个多世纪以来科技革命和全球化发展的结果,国际关系密集调整的背后是发展环境的博弈。
在这种复杂形势下,中俄关系一如既往地健康发展。中俄关系建立在两国长远战略利益、发展利益一致,对以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为基础的世界秩序和地区稳定具有相同和相似立场的基础之上。中俄关系始终秉持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原则,也不受第三方因素影响。在涉及世界秩序问题上,中俄态度鲜明地主张维护联合国和国际法,主张世界多极化,继续推动经济全球化,反对单极世界。
今年是中俄建交75周年。75年来,中俄双边关系发展的最大成就是彼此找到了大国相处之道。它将长期指引双边关系发展,惠及两国人民,惠及地区和世界。中俄元首会晤将就双边、地区和全球问题交换看法,规划和推动各领域合作,尤其在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机制和地区安全机制建设方面,推动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高质量发展。
务实合作再攀新高
当前,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冲击,世界经济面临二战后最严峻的困境,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引发的经济制裁和制裁威胁、“脱钩”之风严重影响着各经济体应对发展中的问题。在这种形势下,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为双边务实合作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中俄务实合作坚持互利共赢原则,在不平凡的年景取得了重要进展。
2023年中俄贸易有两个显著特点。第一个特点是双方贸易额突破历史记录,达2401亿美元,提前并超额完成两国领导人在2019年提出的到2024年使双边贸易额达到2000亿美元的贸易目标。在2023年中俄贸易中,俄罗斯从中国进口1109.7亿美元,增长46.9%,向中国出口1291.3亿美元。在俄罗斯向中国出口的商品中,矿产资源即石油、煤炭和石油产品占73%,这类商品占双边贸易额的近40%;中国向俄罗斯出口的商品主要是机电产品、家电、汽车及其配件,占对俄出口总额的近40%。能源合作是中俄务实合作最重要的领域。2023年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石油1.07亿吨,俄罗斯成为中国第一大石油进口来源国,这对两国都具有战略意义。第二个特点是大量使用本币结算。2023年中俄贸易中,90%以上是用本币结算,其中卢布占33%,人民币占60%,其他币种占7%。虽然这种情况与目前地缘政治形势不无关系,但仍具有历史意义。中俄贸易中的本币结算实践也为国际贸易,尤其是金砖国家间贸易结算的创新积累了经验。未来如何安全可靠地实行本币结算,使其具有可持续性,是摆在双方面前的任务。
总的来看,中俄经济互补性强,包括经济结构互补、市场互补、技术互补、劳动力互补等。如果这些互补得到充分发挥,中俄经贸合作的潜力将得到更大程度的释放。重要的是,2023年中俄经贸合作实践激发了双方企业家深化合作的热情,推动他们在深化能源合作、产业合作、科技合作等领域产生极大兴趣,相信这将会继续提高双边务实合作的数量和质量。
值得指出的是,中俄务实合作是双边互利合作,不损害任何国家和企业的利益,任何别有用心的威胁与不和谐之音都不能影响双边合作的势头。中俄将一如既往地从各自发展利益出发,在复杂条件下探索解决务实合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扩大合作规模,提高合作质量。
人文合作丰富多彩
中俄人文合作有着悠久的传统,人文合作已经成为中俄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国在人文领域建立了有效的合作和协调机制。早在2000年,双方就在政府层面建立了中俄教文卫体合作委员会,2007年更名为中俄人文合作委员会。这是中国首个副总理级对外人文合作机制,对于发展中俄人文合作具有重要指导和实践意义。
人文合作机制的建立使两国在相关领域的合作得到政府的扶持,始终有政府规划、民间创新以及社会各界积极配合。目前中俄人文合作涉及的领域很广泛,包括教育、体育、卫生、青年、旅游、广播电视、档案、文明经典文献互译与出版等。人文合作已经成为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内容,对于促进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促进双边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仅就教育合作而言,中俄教育合作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效果显著。目前双方互派留学生人数达到10万余人,成立了12个同类大学联盟,覆盖600多所学校,双方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增加到116个,建成80个联合实验室、研究中心。
2005年10月,中俄教文卫体合作委员会首创性地提出互办“国家年”倡议。根据两国元首达成的协议,2006年在中国举办“俄罗斯年”,2007年在俄罗斯举办“中国年”。自此,国家年、主题年活动接力举行,如“旅游年”“青年友好交流年”等,成为中俄民间交往的亮点。2024-2025年是中俄文化年,相信会有诸多丰富多彩的活动助力中俄关系发展。
区域合作促进安全与稳定
中俄关系不仅仅是双边关系。两国均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不仅对世界格局和秩序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也对欧亚和亚太地区的安全与稳定负有重要责任。
欧亚地区,即独联体地区,受热点问题和大国博弈等因素的影响,潜在安全威胁不小。保证地区安全与稳定不仅对地区国家,而且对中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中亚地区是不稳定、不安全因素的聚集区,但是由于有中俄关系的健康发展,有上海合作组织的积极运行,有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欧亚经济联盟的对接合作,中亚地区基本保持稳定局势,为地区国家实施发展战略提供了重要条件。
在东北亚地区,受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影响,某些国家不顾地区国家反对和本国根本利益,试图引入外部势力,在地区制造紧张局势,拼凑“亚洲版北约”。在东海、南海等本来平静的区域,美国以所谓“航行自由”等借口干涉地区事务,试图通过扰乱局势,制造分歧和动乱的方式打压竞争对手,维护霸权利益。不久前中俄外长会晤时,外交部长王毅明确表示,北约不应该把手伸向我们的共同家园,任何分裂对抗的言行在亚太地区都没有市场和未来。
无论世界局势如何变化,中国将一如既往地在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国际法原则基础上,在全球安全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指引下,从两国的长远利益和世界和平、地区稳定的立场出发,推动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向前发展。
《光明日报》(2024年05月15日 1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