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一带一路网> 要闻速递>

促进入境游全面复苏 展示中华文明独特魅力

2024-05-17 08:57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专家点评】

作者:张晓敏(北京市发展改革政策研究中心副所长)包颖(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旅游是综合性产业,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入境游作为国家旅游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推动旅游全产业链恢复发展,对于促进国内消费、增加就业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入境游处于复苏阶段,从3月14日开始,我国对瑞士等国家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免签国“朋友圈”持续扩容;文旅部积极出台“入境旅游促进计划”,多举措合力提振入境游。

传统入境游更加重视以观光、度假和娱乐为主的旅游,而以演艺、赛事、展会、商务考察等为代表的商务类入境也是入境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成为促进入境游的重要抓手。加强商务类入境游,以“演、赛、展、学、医”为突破口,聚焦重点领域、重点地区、重点方式,促进入境游扩容提质增效。

以高水平、多样化的文化演艺“引客”。通过积极邀请具有国际影响力、了解外国观众喜好和本土文化特色的优秀艺术家、指挥家和国际知名艺术团体来华开展演出,恢复演艺团体入境游。大力引进受年轻人跨国追捧的新型演出、有超级流量的国际歌手演唱会等,通过剧目引进、定制创作、联合开发等方式打造一批沉浸式演出精品剧作,吸引近距离国家观众来赏演。扩大戏剧、杂技、武术等本土传统文化剧目演出,加快恢复“演艺+展览”“演艺+文化交流”等文明互鉴交流活动,使游客愿意来、留得住。

以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的国际赛事“吸客”。体育赛事带动入境游,包含国际赛事组织方、运动员来华比赛和运动员的“粉丝”来华观赛。以网球、马拉松、马术等带动效应好,足球、篮球、排球等有广泛群众基础,以及电子竞技、滑板等增长潜力大的国际赛事为重点,扩大国际赛事举办种类,促进入境游。自主设立面向世界范围的慈善赛品牌,提高企业专业化、国际化运营能力,以“赛事+”跨界带动企业家和投资商等国际友人来华。引导企业提高专业化、国际化运营能力,提高国际参赛运动员和国际观众比重。依托体育对外交流平台,以丰富的体育活动促进国际体育爱好者来华游玩。

以品牌化、国际化的会展活动“招商”。会展带动入境游,包含国际展商参展、吸引国际专业观众观展以及吸引国际普通观众观展三种方式。通过加强与国际商协会对接,恢复欧美国家展商参展。做好语言翻译等配套服务,再增加一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展商。积极举办汽车展、链博会等展会,主动参加欧美等国的电子消费、旅游展等展会,恢复和扩大一批国际专业买家。积极谋划全国入境商大会及论坛,邀请国内外客源地旅游企业,以论坛活动和大会为契机储备入境游客。

以高质量、多层次的培训留学行动“蓄客”。学习培训入境游,包括来华寻求学术合作、培训、科研交流的短时间居住客群,也包含来华留学的旅居型客群。通过恢复国际短期学术交流和培训活动,特别是支持对外合作交流多的院校加快恢复参访、文化体验、中医培训等国际交流活动,促进一批科研工作者、学生来华。通过在外华人、校友等多方面渠道,以中医、汉语言等专业为重点,扩大海外留学生数量。

以特色化、链条化的中医药产业“引人”。中医药入境游包含中医药的科研、教育、康养、医疗、文化体验、产业投资等全链条的入境,是撬动入境游的重要抓手。下一步以东亚、东南亚国家为重点,打造内容丰富的中医药康养旅游线路,恢复和扩大一批中医药康养文化体验游客。恢复和扩大中医药沟通合作的国际化网络,促进有关中医药科研、求学、投资等方面的国际友人来华。举办中医药的国际性大会,进一步恢复和拓宽中医科研合作。

推动入境游全面复苏策略,不仅是对当前旅游市场复苏的积极响应,更是对未来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长远布局。通过聚焦这些重点领域,我们能够有效地吸引国际游客,促进旅游产业的多样化发展,为国内外游客提供更为丰富、深入的旅游体验。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记者 尚文超、颜维琦、吴春燕、唐一歌、高平、王潇、董城

《光明日报》(2024年05月17日 07版)

【责任编辑:殷晓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