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西安市未央区:聚力“五个新提升” 推动西安国家中心城市首善区建设迈出更大步伐

2024-06-13 10:27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6月7日,陕西省西安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举行“聚力‘八个新突破’创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取得新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西安市未央区委书记刘国荣出席并介绍有关情况。

据介绍,2023年未央区在产业转型、城市建管、基层治理、民生保障等方面集中发力、探索创新,各项事业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再度入选全国百强区、创新百强区。

一是主动应变求变,推动经济运行回升向好。将六村堡片区3000亩商住用地调整为工业用地,打造“立起来的都市工业园”,重回工业赛道。全年吸引1.56万个企业落户,增量全市第一,市场主体突破了21万户。地区生产总值达1565亿元,区属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1%,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4.9%,稳居全市第一梯队。

二是坚持精建细管,推动城市形象不断改善。完成元朔大道等3条道路提升改造,高标准建成团结片区9条市政道路。在全区38个村全面开展城中村整治,累计提升建筑立面73万平方米,人居环境显著改善。

三是恪守为民情怀,推动群众福祉持续增进。完成市75中、未央路小学等7个校建项目,新增学位5040个;高标准建成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打造了4个社区医养结合“双中心”,与市三院、市红会医院合作共建“卫星医院”,区域医疗水平不断提升。抓实村集体“三资”专项治理,收回土地3206亩,追缴集体合同欠款2.25亿元,排名全市第一;通过“一地一价”重新定价,实现村集体增收3500万元。

四是深入探索创新,推动基层治理蹚出新路。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以点串线、织线成面,做实基层治理;举全区之力开展了城市小区群租房、城中村出租屋、社区(村)消防安全隐患等8个专项整治,辖区更加平安稳定,连续4年获评省级“平安区”,今年荣膺“平安银鼎”。

2024年,未央区将聚力“五个新提升”,推动西安国家中心城市首善区建设迈出更大步伐。

一是在推动片区发展上实现新提升。在六村堡片区,推动未央国际科创中心、高仙机器人等项目开建;在徐家湾片区,不断延链补链强链,提高航空发动机产业本地配套率,助推西核东区新厂房建设,持续扩产提能;在未央湖片区,发挥武德路科创街区的优势,吸引更多创新创业团队入驻,围绕未央湖打造微短剧拍摄基地、新媒体产业园和文创街区,抢占发展新赛道;在未央路片区,推动大明宫、龙首等商圈转型升级,持续壮大商圈经济、楼宇经济、总部经济;在汉长安城片区,推动米禾农场等更多农文旅项目落地,让区域更加可游、可感、可知,实施遗址区全域自来水供水项目,彻底解决群众用水问题。

二是在优化城市形象上实现新提升。提速武德路东侧规划路等22条市政道路建设,建成开放朱宏路体育运动公园,不断提升北城宜居品质。扎实开展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行动,加强道路扬尘和机动车排放等源头管控,争取更多蓝天白云。

三是在强化基层治理上实现新提升。“一社区一策”推进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循序渐进丰富服务内容,方便群众生活。推广“社区跑团”“村超村晚”等模式,不断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做好城中村整治“收回、增收”后两篇文章,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四是在增进百姓福祉上实现新提升。深入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1615计划”,做实“名校+”和集团化办学,大幅提高北城教育质量。完成区中医医院、区养老院建设,做优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养老中心,积极推进家庭病床服务工作,不断提升医养水平。

五是在深化改革创新上实现新提升。深入推进“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改革,用好优化营商环境“十八条措施”,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便捷、更高效。施行“区级领导任重点企业联络员、处级领导任‘五上’企业服务员、科级干部任重点项目代办员”三级服务保障机制,推动重点项目保存量、扩增量、提质量,为未央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

【责任编辑:殷晓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