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一带一路网> 要闻速递>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中华文化意蕴

2024-06-18 09:19

来源:光明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人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华文明,走过了不同于世界其他文明体的发展历程,为本民族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中,以新的使命担当,不断阐释中华文明精神标识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蕴,不断昭示中华文明精神的璀璨魅力,以此为持续推动“两个结合”,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促进全球文明互鉴共享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案。

“协和万邦”的理念提供了培植人类命运共同体观念的基本思路。和平性是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华夏民族历来主张“百姓昭明,协和万邦”的交往理念,“协和万邦”并由此成为中华文明精神的典型象征标识之一。和平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不可逆转的趋势,但国际霸凌、发展赤字等交往异化表现又给世界稳定带来尖锐的挑战。世界各民族国家由于发展程度和水平各不相同,导致各民族和国家在人类整体文明进程中所扮角色和所处位置存在差异。基于这一事实,长期以来一些西方国家在国际交往中经常采用零和博弈的思维不断挤压后发国家的生存空间,导致全球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之相反,中国始终坚持“协和万邦”的精神标识理念,在自主平等、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建构新型国际关系,不断深化人类文明互鉴的程度。因此,培植好、传递好、展示好“协和万邦”的中华文明精神标识理念,让其深度融入全球交往治理,繁荣人类多元文明,具有必要且显存的现实意义。

“有容乃大”的气度拓展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多元形态。包容性是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也是中华文明的鲜明品格。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中华文明精神标识之所以能够具备“有容乃大”的精神气度,有赖于“有容,德乃大”的文化滋养。“有容乃大”的标识气度不仅是指导人与人交往的共善准则,它还是维系民族交往、国家交往的彼此和睦的可行方案。人们强调国际交往之间的包容开放,一方面是因为世界文明交往本身的需要,任何一种人类文明如果走向封闭僵化而缺乏流动开放的性质其结果必然是走向没落。在世界四大文明体系中,唯独中华文明赓续千年而不断,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中华文明能够始终保持开放包容的心态、不断与时俱进;另一方面,无数历史事实清晰地告知人们,由单极世界所构筑的单一意识形态天然带着自我毁灭的种子。单极世界所形成的国际秩序不可能长久存在,且世界也从未因单一文明而精彩,只因多元文明而繁华。中华文明从来都不以消灭或者取代其它文明作为自己的发展目标,中国始终主张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形态,强调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要尊重不同国家之间存在的差异,唯有以包容开放的心态才能积极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

“共建共享”的智慧指明了落实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有效途径。宏观上来说,人类社会是一个有机统一的系统,整个社会系统的稳定运行依赖于各子系统功能的正常发挥,任何设置文明隔阂、制造文明冲突、鼓吹文明优越的行为都不利于全球文明交往的健康发展。中华文明向来都是把自身发展和世界发展作为有机统合的整体,把互惠共赢作为自己的发展哲学,始终秉持“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生存智慧。自西汉伊始,无数商人、教徒、学者、外交家等在“流淌着牛奶与蜂蜜”的古丝绸之路上来来往往,西方的宗教、天文、历法和医药陆续传入中国,中国的四大发明、丝绸、茶艺、瓷器、文艺等也开始走向世界。从张骞出使西域到班超投笔从戎,从玄奘西天取经到郑和七下西洋,无一不显示出中华民族对文明“共建共享”的渴望。新时代以来,在中华文明的影响下,中国积极倡行“一带一路”,相继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与全球文明倡议,把“共建共享”的标识智慧积极地应用到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落实上,希冀在积极合作、和睦相处与互利共赢中不断缩减人类文明发展应然与实然间的差距,持续创造和丰富人类文明发展新形态。

“天下大同”的追求揭示了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最终归旨。“天下大同”是中国古人对未来社会生活的美好憧憬,“是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人类的价值追求和利益归属在整体上是相一致的,弘扬公平正义、崇尚民主自由、强调和平发展理应成为不同文明形态的共有价值追求。然而,当今世界上的一些国家企图利用贸易壁垒、脱钩断链、单边制裁等手段,延续推行冷战交往政策,极大地损害了世界人民的整体利益。马克思与恩格斯就曾指出,随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传统的、封闭的及狭隘的民族交往将让位于世界交往,民族史将变成世界史。随着人类文明交往的深入发展,当今世界“去领土化”和“脱疆”趋势愈发明晰,新的产业分工和经贸全球化等因素不断地解构和消弭着传统的基于地缘、血缘和业缘的显性社会结构,全球一体化构造早已成为不争的现实。面对发展挑战,任何独善其身的做法和行为只能阻滞世界文明的整体进程。自近代以来,中华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紧密团结在一起,奋勇向前,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千年梦想,为世界文明的繁荣稳定贡献了源自中国的独特力量。唯有珍视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追求,积极建设符合全人类福祉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才能在重重交往阻力中现实破题出圈。

凡是民族作为民族所做的事情,都是他们为人类社会而做的事情,每个民族只是完成了历史赋予自己的使命。随着人类交往的日益深化,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鉴日趋加深,逐步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中华文明精神标识不仅表征着华夏的历史,也昭示着中国的未来,不仅是中华民族所创造的,也是世界人民所共有的。在风云激荡的当今世界中,充分阐释中华文明精神标识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蕴,不仅能够折射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明本质,也能为全球的文明交往提供重要的参询理据。

(作者高尚,系扬州大学长江文化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责任编辑:殷晓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