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东盟交流越来越密切:青年携手向未来
东盟各国青年代表在广西民族博物馆参观 广西民族博物馆供图
青年是中国与东盟关系的未来,是中国与东盟世代友好的重要力量。今年,中国和东盟各国青年交流日趋活跃,各种活动精彩纷呈。各国青年在交流中相互学习、增进了解、加深友谊,朋友圈不断扩大。
活动涵盖众多领域
今年5月,第十届中国—东盟青年精英交流节在毗邻东盟的广西举行。活动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国东盟协会主办,广西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承办,以“青年携手 共筑未来”为主题。
5天的时间,70名来自文莱、柬埔寨、老挝、泰国、越南等东盟国家的青年代表、民间友好组织负责人,前往南宁、柳州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广西、中国经济发展成果,沉浸式体验民族文化和秀美风光,与广西青年深入交流,碰撞思想、分享快乐。
泰国青年本珀特·沙康喜欢看中国电视剧,常在中国电商平台上购物,平时还会通过中国社交媒体平台了解中国的新变化以及中国年轻人的新潮玩法。“我会把在广西的所见所闻分享给家人和朋友,让他们了解广西。”本珀特·沙康说。
中国与东盟山水相连、民心相通,友好关系源远流长。中国—东盟青年精英交流节自2013年举办以来,得到东盟各国友好组织和青年朋友们的积极响应,已成为中国与东盟青年间交流互鉴的重要平台、相知相亲的纽带、共筑友谊的桥梁。
“2024年是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年。以青年为主题的中国—东盟交流活动涵盖众多领域,包括文学艺术、旅游合作、创新创业、环境保护和教育交流等,呈多样化、广泛化和常态化趋势。”广西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过竹说。
高校成为重要交流平台
今年2月,广西大学承办的中日韩东盟青年大使交流项目,首次将活动范围从东北亚扩展到东亚。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广西大学党委书记王乃学表示,文明因交流互鉴而丰富,寄望青年一代搭建国家间密切合作的平台,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自己的力量。
3月,北京大学联合有关单位共同举办的2024中国—东盟青年文化周暨第七届中国—东盟青年风汇,以“美美与共·文明互鉴中的青年实践”为主题,邀请百余名来自中国—东盟国家的青年代表,就粮食、文化、科学与技术等议题开展学术讨论。
4月,2024年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在贵州举行。6月,贵州大学应东盟大学联盟邀请,选拔学生参加在文莱达鲁萨兰大学举办的“第19届东盟暨第九届东盟10+3青年文化论坛”。“贵州大学自首届交流周举办以来,主办、承办、协办100多项系列活动,累计培养东盟国家留学生5500多人次。”贵州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洪云介绍。
7月,南宁职业技术大学参与承办的“青春遇见 美美与共”2024中国(广西)—东盟青年手拉手活动,邀请中国和东盟各国青年生动讲述自己亲历的中国和东盟国家在志愿服务、文化交流、农业科技、卫生健康、科学教育等领域合作共赢、守望相助、交流互鉴的故事。
“在推进中国和东盟各国青年交流交往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高校参与进来,通过主办、承办或者组团参加各种交流活动,为青年创造更多的交流机会。”广西民族大学与东盟各国交往已有60多年历史,该校有关负责人表示,中国特别是广西的高校积极推进与东盟国家教育交流合作,不断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推动青年学生双向交流,形成了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的教育国际化格局。
内地和港澳同频共振
在6月底举办的“侨连五洲·七彩云南——第20届东盟华商会”上,“侨青视界·侨这世界”主题摄影展、“中泰青年菁英对话”“侨青共聚彩云南”等活动广受好评。
“本次对话活动正是为了搭建交流平台,让两国青年能够面对面交流思想、碰撞智慧,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泰传统友谊,也为两国青年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多的机遇。”泰中侨商联合会主席邝锦荣说。
在河南,4月举行的中国(河南)—东盟人文交流月设置了中国(河南)—东盟青年创新交流会,会议以“‘青’听世界,‘创’赢未来”为主题,搭建青年人才交流平台,探寻合作中的新机遇。
在香港,“带路先锋”是一个致力于促进年轻人参与国际交流的组织。6月底,“带路先锋”组织一批香港青年到柬埔寨首都金边交流,感受中柬两国源远流长的传统友谊,了解中柬共建“一带一路”取得的成果,以及柬埔寨历史文化和社会经济发展情况。香港仁济医院罗陈楚思中学学生连可欣说,在实地探访后,对共建“一带一路”的意义有了更深的理解,“我们不仅要建设好自己的国家,还要在国际合作中共同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随团导师、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庄太量表示,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香港青年对“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大国担当以及国际合作和跨文化交流深化理解。
“青年拥有塑造社会未来和推动切实变革的巨大力量。内地和港澳同频共振,注重拓展青年视野,注重对外特别是东盟地区的人文交流,对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具有现实而重要的意义。”过竹说。(本报驻广西记者 宾 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