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林散之草书《刘禹锡<秋风引>》过眼录

2024-09-09 09:39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草圣林散之

林散之(1898-1989),名霖,又名以霖,字散之,号三痴、散耳、江上老人。“诗书画三绝”,尤其草书,被称为“草圣”。林散之祖籍安徽省和州(今安徽省和县),生于江苏省江宁府江浦县(今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曾任江浦县副县长、南京市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国画院一级美术师、南京书画院院长、中国书法家协会江苏分会名誉主席等。林散之8岁学艺,未有师承。16岁跟范培开学书,18岁从张栗庵,32岁师黄宾虹,37岁只身万里行。书法先楷后行,由唐入魏,由魏入汉,转而入唐,宋元明清,皆所摹习。历经“三变”之后,60岁开始专攻草书,草书以王羲之为宗,以怀素为体,以王铎为友,以董其昌、祝允明为宾。林散之用长锋羊毫笔、宿墨、生宣纸,并将绘画中的墨法运用于书法,创立“林体”。“林体”草书的特点是“瘦劲飘逸”,基本特征是“瘦劲圆涩,枯湿浓淡,偏正相依,飘逸天成”。1972年,中日书法交流选拔,林散之一举成名。“林体”草书反映了近300年来中国草书艺术的最高成就,捍卫了中国书法在国际上的中心地位。书法大家高二适见到林散之的字,拍案惊呼:“这才叫字!”中国书协主席启功看到林散之的草书,脱帽三鞠躬。书法巨匠赵朴初说:“林老书法,举世无双。”日本现代碑学派巨擘青山杉雨称赞:“草圣遗法在此翁。”林散之草书代表作有《中日友谊诗》《许瑶诗<题怀素上人草书>》《自作诗<论书一首>》《李白<草书歌行>》等。《中日友谊诗》被誉为“林散之第一草书”。

林散之草书《刘禹锡<秋风引>》

林散之草书《刘禹锡<秋风引>》,立轴,尺寸为95厘米×33厘米,大约3平方尺。落款是“壬戌年元月四日,刘禹锡秋风引,八十五叟,林散耳”。引首章是“大年”(朱文),名章是“散之信玺”(朱文)、“江上老人”(白文)。裱工精细,九五品相。作品正文内容是:

何处秋风至?

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

孤客最先闻。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历任苏州刺史、汝州刺吏、同州刺史和太子宾客。刘禹锡曾被贬南方,这首五言绝句就是被贬期间因秋风起、大雁南飞有感而写的。大意是,秋风不知从哪里吹来,萧萧地送来了一群群大雁。晨风吹到庭院的树上,孤独的旅人最早听到了秋风的声音。

刘禹锡故居

林散之草书《刘禹锡<秋风引>》创作于1982年1月28日,农历大年初四,是林散之20世纪80年代的精品。这幅作品的特点是有的线条比较粗。那么,如何把线条写得粗呢?林散之一般采用三种方法:一是按笔变粗。因宣纸的尺寸不同,每个字在宣纸中所处的位置不同。林散之经常根据章法随纸就势,用按笔的方法把有些点画写得比较粗。如“庭”字中的一横比较粗,“树”字中的一竖比较粗。二是涨墨洇化。“何”字的第一画、“闻”字的第一画,林散之用的是藏锋起笔,笔道并不宽,但由于蘸墨较多,洇渗是使得线条变得比较粗。三是点画并笔。“秋”字、“雁”字、“群”字中的线条,由于交错、重叠,使得线条变粗。

2003年11月1日,“南京文物公司、十竹斋第三届文物艺术品展销会”在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林散之草书《刘禹锡<秋风引>》是南京文物公司的藏品,我看到后眼前一亮,便与其结缘,价格是35000元。2004年5 月,江苏省国画院第四任院长、林散之书画收藏家宋玉麟题签:“林散之草书真迹。”2010年1月9日,林散之长子、书画家林筱之在中央路119号寓所说:“此为精品。”然后在这幅作品的背面加盖了防伪印章。

林散之草书《刘禹锡<秋风引>》(局部)

林散之长子、书画家林筱之在欣赏林散之草书《刘禹锡<秋风引>》

林散之草书《刘禹锡<秋风引>》创作于1982年1月28日,农历大年初四,是林散之20世纪80年代的精品。这幅作品的特点是有的线条比较粗。那么,如何把线条写得粗呢?林散之一般采用三种方法:一是按笔变粗。因宣纸的尺寸不同,每个字在宣纸中所处的位置不同。林散之经常根据章法随纸就势,用按笔的方法把有些点画写得比较粗。如“庭”字中的一横比较粗,“树”字中的一竖比较粗。二是涨墨洇化。“何”字的第一画、“闻”字的第一画,林散之用的是藏锋起笔,笔道并不宽,但由于蘸墨较多,洇渗是使得线条变得比较粗。三是点画并笔。“秋”字、“雁”字、“群”字中的线条,由于交错、重叠,使得线条变粗。

2003年11月1日,“南京文物公司、十竹斋第三届文物艺术品展销会”在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林散之草书《刘禹锡<秋风引>》是南京文物公司的藏品,我看到后眼前一亮,便与其结缘,价格是35000元。2004年5 月,江苏省国画院第四任院长、林散之书画收藏家宋玉麟题签:“林散之草书真迹。”2010年1月9日,林散之长子、书画家林筱之在中央路119号寓所说:“此为精品。”然后在这幅作品的背面加盖了防伪印章。

我收藏林散之作品有几十幅,这是我比较喜欢的一幅。因此,经常拿出来和朋友们一起欣赏。2010年11月的一天,南京经典拍卖公司总经理葛亚平看中了这幅作品,便托人带信叫我把作品放在他的公司拍卖,我没有同意。接着,葛总一连给我打了3 次电话,我还是没有同意。后来,我只要看到他打来的电话就不接。几天后的一个晚上,一个陌生的电话打来了,我一接,还是他。他说:“首长,您无论如何要支持我,价格可以定高一点儿。”我被他执着的精神感动了,就同意给他拍卖。我说:“设保底价,我净得300000元,超过部分按百分之十二扣除佣金。”

2011年4月24日上午,“南京经典2011春季拍卖会”在丁山花园大酒店钻石厅开槌。当天,葛总专门请我吃饭,还在酒店开了一间房,让我中午休息。林散之草书《刘禹锡<秋风引>》图录号是0051,估价是150000元至200000元,起拍价为150000元,落槌价是320000元,成交价是358400元,我得到317600元。

林散之草书《刘禹锡<秋风引>》的拍卖价格

《林散之中日友谊诗书法手卷》封面

《林散之中日友谊诗书法手卷》第74页

2024年9月4日《中国书画报》报头

《中国书画报》2024年9月4日第11版

林散之草书《刘禹锡<秋风引>》,2010年4月著录在《林散之中日友谊诗书法手卷》第74页(文物出版社),2024年9月4日发表在《中国书画报》副刊第11版。

林散之草书《刘禹锡<秋风引>》,是南京文物公司的旧藏。

相关链接 王罡简介

王罡,林散之研究专家、“金陵散王”。江苏扬州人,1957年出生,毕业于国防大学政治学院哲学系,哲学学士。曾任南京军区政治部东海民兵杂志社总编辑,大校军衔。现为江苏省收藏家协会副会长、南京汉风书画院名誉院长、林散之研究院院长。

王罡说:“我一生就干两件事:一件是当兵扛枪,一件是收藏研究林散之的草书。我一生就穿两套衣服:一套是军装,一套是西装。”“我做人的宗旨是:知敬畏,懂感恩,有担当。”

王罡是一名职业军人。三次荣立三等功,被授予“国防服役”金质纪念章,被评为第四届“全国百佳出版工作者”并授予称号,受到两代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副院长、著名雕塑家尹悟铭为王罡雕塑半身铜像,中国台湾著名画家张家玮为王罡画漫像,日本华人著名画家王子江为王罡画肖像。

王罡收藏林散之的草书、绘画、诗稿、笔谈、视频等近千件,其中的轮椅是林散之晚年最重要的随身物件,草书《毛泽东词<清平乐·六盘山>》被堪称“林散之草书笔法之经典”,手卷《中日友谊诗》被称为“林散之第一草书”“神卷”“林散之王”,堪称国宝。王罡发表研究林散之的文章400多篇,专著《林散之草书精品赏析》,面向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的《华人时刊》杂志连载,历时4年。专著《林散之草书过眼录》(10卷),《中国书画报》从2021年1月6日起连载。王罡出席世界华人收藏家大会,参加中央电视台大型人物传记纪录片《百年巨匠——林散之》的拍摄,在中国第一高楼、世界二高楼上海中心大厦签署中国收藏《上海宣言》,在第十七届全国收藏文化(深圳)高层论坛作林散之主题演讲,王罡的名字收入《世界名人录》。

【责任编辑:殷晓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