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挝一瞥
王正宇(南京)
在我的旅行记录中,东南亚几个国家就只剩下老挝没有到访过了。好友M君在老挝首都万象开工厂,几次邀请我前往考察。眼下时值冬季,正是一年中那里最好的季节,我们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在老挝的一周时间里,我们马不停蹄地跑了不少地方。既对这个佛教国度的悠久历史文化、古老的人文气息有了深刻印象,更对M君在海外披荆斩棘所付出的艰辛和取得的斐然成就充满敬意。
在东南亚国家中,老挝的国土面积不大,综合国力相对较弱,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一个单纯的以传统种植养殖业为主的农业国,长期处于贫困之中是必然的。
老挝是个内陆国家,它没有出海港口,幸运的是一条湄公河贯穿全境。近5000千米的湄公河是东南亚最重要的跨国水系,在老挝境内有近800千米,我们所见到的旅游景观几乎都与湄公河有关。湄公河滋养着老挝百姓,孕育了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当地人称湄公河为母亲河。但是湄公河洪水泛滥的场景也相当吓人,在万象市中心的凯旋门我们看到了1966年洪水泛滥时的几幅照片,洪水漫进了市区,街上可以划船捉鱼,凯旋门下面是一片汪洋。据说,去年的大水也达到警戒线,搞得大家紧张兮兮。
我们所住的酒店都是在湄公河边。一条波浪宽的大河迤逦流淌,河的两岸是密密的绿色丛林。河水是静静的,林木是静静的,服务人员的行走也是静静的,河面上船只很少,天地间的一切都是静悄悄的。那日下午,M君租了一条船邀我们一行泛舟湄公河。两个小时的往返航程,除了同样的几条游船,没有见到一条商船,大河的静谧让我们这些习惯了都市生活的人对什么叫宁静、安详,有了更加真切的感受。
老挝经济发展的相对滞后并不妨碍这里的人们拥有满满的自足感和幸福感。我们常用佛系来形容老挝人是最确切不过的了。这里的人们虽然收入不高,但他们生活压力小、生活成本低,大都活得开心自在;他们对幸福的理解非常简单,内心很少躁动,很少有尘世的纠缠,他们显露出的是一种老挝式的礼仪和素养。这里的民性具有平和、淳朴、谦卑的特征,人们不争不斗,言谈之间也绝无高言高语。他们总是面带微笑,双手合十向你致意。
在公共场所,我们见到最多的劝阻吸烟的提示广告语是,“谢谢您不吸烟”。没有禁止、罚款等刺眼的字句,显露出别样的温馨和柔和。在工厂当主管的C君告诉我们,这里的工人不会罢工,他们只管埋头做事,按规定完成自己的任务。即便对管理者不满,也不会争辩,他会自行辞职而去。
老挝人奉行慢生活和慢节奏,行走在老挝的大街上,车辆虽然川流不息,但几乎听不到汽车喇叭的声响。不急不躁、慢慢等候、谦恭礼让,已是这里人们的习惯养成。古老的琅勃拉邦曾经是老挝的首都,那里有一条著名的法国街。白天街上车水马龙;晚上街上布满各种小商品地摊。灯光下,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熙熙攘攘,人头攒动,观光淘宝,而业主们则是悠然自得地等待买主,没有吆喝、没有拉客、没有叫卖,没有商品市场乱哄哄的喧嚣声浪。晚市过后,撤摊后的地面上不会遗留下垃圾和杂物,整个街道干干净净。
老挝大众生活的宁静、社会的安静源于佛教,佛教国家的老挝名不虚传。这里的人们大部分信仰佛教。这种信仰,不是形式的、名义上的,不是装出来的、一阵子的,他们对佛教是一种普遍的笃信和虔诚。在老挝的行政体系中,村是最基层的单位,所有的村都建有寺庙,这些庙宇在一众民居中很突兀,它们飞檐翘角,富丽堂皇。经济实力强的村,寺庙的规模更大,装饰更加华丽。每月佛节的朝拜礼仪庄严而隆重,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
老挝的僧侣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受到普遍的优待和尊重。这里的男人几乎都有到寺庙修炼的经历,而该国的旅游景点、火车站等等,僧侣皆可优先进入。最能体现老挝人信仰的大约就是布施了。清晨大地才苏醒,善男信女们已经静静地站立在路边,不一会儿僧侣们身披橙红色的僧袍,肩挎布兜,手捧锡钵,路人会自动地将自己准备的食物、用品等等递给僧人。这种布施活动在老挝已经存在500多年,没有谁在组织,没有一点点的强求,完全是民众发自内心的自觉自愿。
老挝的寺庙遍地。我们一行在几个著名的寺庙做了参访。寺庙的精美、豪华让我们惊叹不已。万象的塔銮寺,是老挝的佛教圣地,又称为老挝第一寺,这里是游客必到之处。阳光下的塔銮寺金光灿灿,格外庄严神圣。它由一个主塔和环绕的30个卫星塔组成,塔基都是三层,意在佛说的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主塔和卫星塔都是下面方形上面圆形,高高的塔尖直指云霄。塔銮寺是老挝国家的象征,老挝的国徽里就镶嵌有塔銮寺的图案,足见它在老挝地位之崇高。琅勃拉邦的香通寺始建于16世纪,紧邻湄公河,它由正殿、三藏经阁、讲经殿、宝塔和佛像组成,是老挝古老而精美的建筑,这里的雕刻艺术更是享誉全球的佛教瑰宝。
老挝国素有女儿国的称誉,Y君说是由于水中含碱性物质较多,导致这里的女性远多于男性,这样的说辞有无得到科学证实我不知晓,但这里的女性明显地多于男性。同行的Z君是个有心人,那次从天湖回万象途中他做了粗略统计,发现“摩托车的骑手十有八九都为女性”。这就是老挝女性社会的真实写照。确实,女性在老挝撑起了大半边天,她们自然质朴、心地善良,既是家庭的顶梁柱,也是社会劳动的生力军,当然也是这里人口现状的选项。至于男人在老挝的地位真不太好说,那个名叫小小的导游告诉我们,这里的不少男人都是成天忙着喝茶、喝咖啡,很少做家务做农活,这种情况现在似乎有所改变,但男人入赘、倒插门的现象还是普遍存在的。
老挝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当于我们国家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这里考察,依稀可见我们三四十年前的模样,能够回望我们当年走过的道路,想起那些筚路蓝缕、拓荒前行的日子,让人充满感慨。当然,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巨大影响无处不在,高铁、高速、高楼还有各类资本的进入等,都能看到中国的身影。
老挝的自然环境总体还保持着原生态的模样,比较有名的普西山、光西瀑布、天湖等都充满了原始的野趣。天湖距离万象八十公里,是一个390平方公里的天然湖泊,无任何人为污染。湖中大大小小的岛屿风景各异,湖面平静,湖水清澈,浩瀚无垠,纤尘不染,有人将这里类比为浙江的千岛湖。从岸边远眺,湖水浩荡、水天一色,湖中矗立的诸多石峰倒映水中,告诉人们这里的悠远历史。
万荣距万象有100公里,这里的风景有小桂林之称,喀斯特地貌使这里的山水变幻呈现连绵起伏的状态。原生态的自然景观吸引了不少游客,漂流、划船、山地车、溶洞探险、跳水等项目参与者众多。南松河的漂流,主要是一种瘦瘦的长尾船,船舷上涂满红色,上面只能坐两名游客,舵手在船后驾驶。绵延的青山、湛蓝的天空、湍急的绿水,几十条红色的长尾船在急流中游弋,构成了一幅幅珍贵的怡人美景。
老挝的风土人情中那种不疾不徐、那种温文尔雅、那种彬彬有礼,都让我心生感慨。当我完成这篇小文时,看到网上有一则吐槽,说在老挝挨宰了。我坚信这只是一个个案,但这也是我内心的隐忧。老挝这些年的经济社会发展明显在提速中,面对市场经济大潮的裹挟,这里的佛系社会、幽美生态、宁静生活又能保持多久呢?我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