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一带一路网> 要闻速递>

中国—东盟合作树立“全球南方”联合自强重要范本(国际论坛)

2025-03-31 09:12

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中国—东盟合作已成为发展中国家顺应世界多极化历史大势、实现“全球南方”联合自强的重要范本,双方共同倡导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共赢而非零和,汇聚友好、包容、普惠、团结的正能量,不断为完善全球治理注入新内涵

近来,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有新的抬头,给世界稳定和经济复苏带来更大冲击,世界面临的挑战和不确定性日益增多。在此背景下,今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的主题设定为“在世界变局中共创亚洲未来”,具有重要现实和长远意义,充分反映了地区国家希望进一步凝聚合作共识、在变局中谋新局的共同呼声。

论坛发布了《博鳌亚洲论坛亚洲经济前景及一体化进程2025年度报告》,再次显示亚洲经济体是稳定和支撑世界经济的重要力量和基石,展现出强劲韧性和活力。其中,中国和东盟的“双引擎”作用尤为明显。自1991年建立对话关系以来,中国和东盟携手拥抱时代机遇,聚焦共同发展,走出一条团结互助、合作共赢之路,切实惠及11国20多亿人民,已成为亚太地区乃至世界上最具活力、最富成果的合作典范之一,为地区稳定与持久繁荣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当今变乱交织的世界中,稳健蓬勃发展的中国—东盟关系已经超越双边范畴,具有更为深远的亚洲意义和全球影响。

中国和东盟人口总量约占全球1/4,分别是世界第二和第五大经济体。面对全球经济复苏低迷,双方凝心聚力谋合作,以人为本促发展,对世界稳定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中国与东盟已连续5年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双方经贸互补性不断增强,贸易额有望突破1万亿美元。双方在投资、基建、能源等领域合作密切,数字经济、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新兴产业合作需求日益旺盛。东盟即将启动“2045年东盟共同体愿景”,致力于建设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共同体。中国以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将为地区其他国家现代化发展带来更广阔机遇。中国东盟合作必将迸发出更大发展动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为世界经济注入更多稳定性。

面对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中国和东盟坚持区域一体化势头,紧抓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2025》等宏观规划的战略对接,持续推进互联互通,共享发展成果。在双方领导人战略引领和双方共同努力下,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于去年实质性结束升级谈判并有望年内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全面生效实施带来的巨大红利正在进一步释放。这些都将有效降低区域内贸易壁垒,加速各要素流通,推动价值链整合,为本地区乃至全球经济的包容和可持续发展注入更强劲动力。

中国和东盟国家大多是全球南方国家,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和相近立场,已成为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与国际公平正义的重要力量。双方均主张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和开放的区域主义,坚持以和平、合作、包容、融合为核心的亚洲价值观,致力于促进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发展繁荣。中国—东盟合作已成为发展中国家顺应世界多极化历史大势、实现“全球南方”联合自强的重要范本,双方共同倡导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共赢而非零和,汇聚友好、包容、普惠、团结的正能量,不断为完善全球治理注入新内涵。

(作者为中国—东盟中心秘书长史忠俊)


【责任编辑:殷晓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