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里淘金】踢出产业科创的制胜一球
踢出产业科创的制胜一球
□ 金沙人
“新论语”作为市新闻传媒中心新推出的新媒体评论拳头产品,总能在司空见惯的生活中提炼出与众不同的观点,以情动人、以理服人,给人以清新脱俗的视听享受。
扬州队与南京队的“苏超”对决,“新论语”没有过多纠缠于输赢,而是由赛前暖场的机器人说开去,谈到正在扬州举办的人工智能圆桌会议,30多位国内顶级人工智能科学家不仅在赛场上为球员助威,还在景区、厂区、街区现场支招;不仅在会议上介绍前沿技术,还在实践上提出落地生根的真知灼见,以创新拓展AI应用边界,为城市高质量发展赋能。栏目主持人最后一句话可谓画龙点睛:“扬州虽然没有赢球,但这座城市已经踢出了产业科创的制胜一球。”
踢出产业科创制胜一球,这是足球精神的升华,也是扬州借“苏超”彰显产业科创魅力的豪迈宣言,更是历史文化名城拥抱新时代的“背水一战”。我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迫切地拥抱人工智能。因为我们深知,打赢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这场硬仗,人工智能应用这一关非过不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人工智能应用是“四两拨千斤”的妙招;区域发展比拼,人工智能应用是一招制胜的法宝。这是一场声势浩大、全员参与、退无可退、必须打赢的决战。
城市内涵式增长,意味着量质并举,更加注重质量;意味着盘活存量,用好增量,扩大体量,靠的是人工智能这个最大变量;意味着科技、教育、人才三位一体机制牵引发展,高科技人才至关重要;意味着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和谐互动,优化政策供给迫在眉睫。站在人工智能风口,出台性价比高的政策,提供有利于产业发展的应用场景,招引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人才,全面赋能“613”产业体系,扬州志在必得。
专精特新的“小巨人”培育,智能工厂的全面升级,揭榜挂帅的核心技术攻关,形式多样的科创大赛,不惜重金的人才招引,有践必诺的政策兑现,尊重企业家的社会氛围,为古城植入了产业科创的时代基因,使沉湎过往辉煌的城市文化催生出向前看、大胆闯的勇气,让古城不再输在新的起跑线上已成共识。
为了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近来利好消息不断。且不说刚刚结束的人工智能圆桌会议,也不说长年不断的招才引智,更不说激励企业智改数转网联的政策落地,就说说刚刚出台的“人工智能10条”,足以让大家看到市委、市政府应对人工智能挑战的高瞻远瞩,看到对高科技人才的求贤若渴,看到以人工智能赋能发展的决心诚意,看到产业科创的大有作为,看到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美好前景。
人工智能深刻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我们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变也得变,不变也得变。学习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科技知识和理论,掌握前沿技术的变革要领,吃透国家产业政策,了解左邻右舍的工作动态,虚心向科学家讨教,真诚为企业家服务,依托资源禀赋拿对策,发挥比较优势锻长板,聚焦重点突破培产业,因地制宜,靠船下篙,从培育人工智能企业做起,在应用场景的转化上下功夫,靠核心技术的引爆裂变产业,用叫得响用得好的产品和服务提升竞争力,使企业发展更智能、城市治理更智慧、百姓生活更便捷。
人工智能的角逐,虽没有“苏超”的人声鼎沸,但比拼却是暗自较劲。人才、政策、项目的组合拳人人都会打,但各有巧妙不同。是用停留在口号上的花拳绣腿应对人工智能攻坚战中的攻城拔寨,还是用落实在科创上的重拳出击迎接人工智能大挑战中的难得机遇,结果可想而知。汲取“醒得早、起得迟、走得慢”的教训,以古城复兴为己任,不畏流言,不怕挫折,不拒变革,以更高的站位打赢人工智能这场持久战、攻坚战,我们责无旁贷。决战的号角已吹响,不负时代,赋能发展,造福于民,站在时代最前沿打头阵、做示范,使人工智能这片永不落幕的赛场更加精彩。扬州在产业科创的赛场上,用人工智能踢出制胜一球,靠的就是全城皆“数”、全民皆能,拼的就是团结协作、科创赋能,赢的就是城市转型、发展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