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媒体团走进中国农大 聚焦农业科技与国际合作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7月30日下午,由中国外文局教育培训中心组织的“一带一路”国家重点媒体负责人研修班代表团走进中国农业大学,围绕“感受中国农业技术和国际农业合作情况”展开专题参访。代表团来自津巴布韦、老挝、南非、尼日利亚、伊拉克等国,另有中国农业大学非洲籍留学生代表参加。
此次参访涵盖座谈交流、校园参观、重点实验室走访及温室实地考察等多个环节。代表团与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教授焦小强座谈,深入了解学校在作物育种、土壤修复、绿色农业发展及国际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科研实践。焦小强介绍,中国农业大学已与20多个国家的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长期合作,注重农业技术的本地化适配与可持续共享,致力于推动共赢式的国际合作。
随后,代表团参观校园,并走访了全国养分高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聚焦氮磷资源高效利用、精准施肥等绿色农业关键技术。实验室展示的控释肥料及智能控制系统引起了代表浓厚兴趣,许多代表表示该类技术在本国农业体系中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代表团一行在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温室实地考察了智能温控、环境监测、精准灌溉等现代设施农业技术。尼日利亚-中国战略伙伴关系媒体顾问巴巴通德·雅各布就“哪些科研成果可直接惠及发展中国家农业”提出问题。焦小强回应表示,包括控释肥料在内的一系列绿色技术,已在部分地区取得显著效果,可为资源有限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解决方案,未来也将通过合作机制进一步推广。
津巴布韦杰森特媒体服务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皮拉特·马查杜在参访后表示:“这次访问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中国在农业科技领域的持续投入和全球合作的诚意。我们期待未来能与中国农业大学这样的科研机构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共同应对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图为参访团代表合影
图为参访团代表
图为参访团代表
图为参访团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