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援疆圆了这位哈萨克族学子“读研梦”
“太感谢扬州援疆叔叔们的热心资助,我一定不辜负他们的期望,好好攻读医学研究生,学成后报效国家和社会……”8月19日,雨后的阳光洒满新疆伊犁州新源县镇托海村光明路二十三巷007号的哈萨克族小院,手持两万元助学金的海沙尔·托里肯激动万分,这一笔助学金将圆上他的“读研梦”。
据介绍,海沙尔·托里肯一家共有四口人,父亲是二级残疾,母亲因病去世,妹妹开学上大学四年级。今年7月,海沙尔·托里通过努力考上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就在全家人高兴之余,烦恼悄然而至:家庭经济困难,难以支撑他和妹妹三万多的学习费用。扬州援疆工作组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展开走访了解,积极开展帮扶救助工作。经过多个部门会商,认为海沙尔·托里家庭属于阶段性困难,通过“绿色通道”紧急申请了慈善基金,一次性给予补助2万元助学金,于是出现了开头的一幕。
“工作组始终心系当地民生,尤其关注当地青少年的成长与发展,先后多次为困难家庭学生购买学习用品、发放助学金,帮助他们解决学费、生活费等实际难题。”扬州援疆工作组一位负责人介绍,工作组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推动内地与受援地建立爱心助学机制,协调后方城市的企业、社会组织、学校等与受援地学生结对,通过募集资金、物资,常态化开展助学金发放、图书捐赠、奖学金评选等活动,让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到捐资助学中,为孩子们在求学路上保驾护航。
记者了解到,扬州援疆工作组中不少干部人才还“一对一”长期跟踪帮扶当地学生的学业与生活,倾听他们成长中的烦恼,解决他们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成为孩子们的“暖心后盾”。(扬州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郭义富 丁佐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