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一带一路网> 智库解读>

迟福林谈“十五五”以结构性改革扩大内需与市场潜力

2025-11-03 13:50

来源: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2025年11月1-2日,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中国公共外交协会联合主办“中国‘十五五’:全面深化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第91次中国改革国际论坛”。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在论坛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

图为论坛现场。

迟福林指出,未来10年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历史关键期,蕴藏着巨大的经济增长潜力与提质升级空间。经济转型升级潜力的释放,将为“十五五”实现“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注入巨大确定性。

然而,从经济生活的实际看,我国的经济转型升级还面临着消费与投资、城市化与工业化、政府与市场等方面的某些结构性矛盾掣肘。“十五五”推动高质量发展,重在以结构性改革破解经济结构转型升级面临着的结构性矛盾,以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

迟福林表示,扩大消费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与关键。要以全面深化改革着力解决投资与消费的结构性矛盾,促进供给和需求的良性互动。

强大国内市场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依托。只有消费与投资的良性互动,供给与需求的大循环才有基础。他指出,初步估算,如果我国最终消费占全球的比重达到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的比重,将新增不少于10万亿美元的消费市场。“进入新发展阶段,消费是关键,是投资的基础,扩大消费对拉动增长具有重要作用。进入以人为中心的消费新时代,重在建设以服务型消费为重点的中国消费大市场。”迟福林表示,中国14亿多人口的巨大新增服务型消费大市场,将成为全球创新的试验场、应用场,将成为中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需求、新动力。他认为,要以结构性改革破解投资与消费的结构性矛盾。释放消费潜力、增强消费信心、稳定消费预期,要坚持惠民生和促消费、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的紧密结合。

迟福林表示,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要以全面深化改革着力解决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结构性矛盾,促进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良性互动。

“无论从国际经验看,还是从我国发展阶段看,城市化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他认为,需要补齐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突出短板,要形成城市化支撑工业化、工业化带动城市化的新发展格局。要以城市化为重要抓手打造强大国内市场。城市化是“投资于人”的主要载体,是“投资于人”和“投资于物”的重要结合点,是解决供给与需求结构性矛盾、释放消费与投资等内需潜力的根本之策。要以结构性改革破解城市化面临的结构性矛盾。例如让城乡二元户籍制度退出历史舞台;明显提升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迟福林指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障。要以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促进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良性互动。

他建议,要以明确职能边界为前提,提升宏观经济治理效能;要进一步优化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财权和事权,激发地方政府在营造环境、投资于人等方面的积极性,形成中央与地方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合力。实现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进一步激发中小企业活力,要在稳定中小企业预期、增强中小企业信心方面采取重大行动。要加快推进资金、数据、人才、土地等要素市场化改革,建立全国统一要素大市场,实现各类市场主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要处理好服务业市场开放中的政府与市场关系。

迟福林表示,高质量发展需要强大国内市场,既包括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即“中国制造”,也包括以服务型消费为重点的消费体系,即“中国消费”。“十五五”以结构性改革着力破解经济运行中的结构性矛盾,释放“中国制造+中国消费”叠加的中国大市场的巨大潜力,由此既为推进“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奠定重要基础,也为不确定的世界注入重要的确定性,形成与世界各国共享机遇、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责任编辑:孔令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