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可金: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副主任

发布时间:2016-10-31 13:38:13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刘芳奇 | 责任编辑:刘芳奇

关键词:国际关系,研究,计划,理论,政治

赵可金,男,1975年生5月生,山东省人,1997年毕业于山东曲阜师范大学政治系。2000年进入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攻读法学(国际政治专业)硕士学位。2002年提前攻读法学(国际关系专业)博士学位,师从倪世雄教授和孙哲教授。现为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系 / 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教授,法学博士。复旦大学选举与人大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咨询专家,美国国务院“国际访问者”,美国国会东西方中心“未来领导者”项目会员, Journal of Political Marketing 编委。

教育背景

2007.6-8 美国国务院 美国政治与政治思想进修班 获结业证书;

2002-2005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国际关系专业,获法学博士学位;

2000-2002 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国际政治专业,法学硕士;

1993-1997 山东曲阜师范大学政治系,政治教育专业,获得教育学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12-今 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副主任/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

2011-今 清华大学中国战略与公共外交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

2009-2011 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系 / 国际问题研究所 副教授

2007-2008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 破格晋升副教授;

2005-2007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 助理研究员

2002-2005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助理辅导员、人才工程预备队队员;

1997-2000 山东省青州市委组织部 干部

所获奖励

2012.12 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2012.12 入选“中美富布莱特学者”。

2012.12 《美国学:政治维度与中国意义》荣获第12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二等奖。

2011.11 《美国学:政治维度与中国意义》荣获第25届华东地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图书二等奖。

2008.10 《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荣获上海市第七届邓小平理论与优秀宣传成果著作类一等奖;

2006.10 专著《营造未来:美国国会游说的制度解读》荣获上海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一等奖;

2006.08 博士论文《合理性与合法性的重构》荣获复旦大学优秀博士论文; 2005.07 荣获“上海市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

2005.06 荣获复旦大学“谢希德美国研究奖学金”。

2004.10 荣获复旦大学研究生一等奖学金:“松山湖奖”。

2003.10 荣获复旦大学研究生一等奖学金:“笹川良一奖”。

2002.10 荣获“上海市三好学生”荣誉称号;

2002.10 获复旦大学研究生一等奖学金:“笹川良一奖”。

1996.09 共青团山东省委授予“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1996.05 被评为山东曲阜师范大学“十大杰出青年学生”。

主要学术兴趣

主要研究兴趣在于从中国角度,探讨全球化时代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研究全球化时代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变化及其制度成长。这一主题分别在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中国政治外交研究、美国政治和外交对中国政治和外交的启示研究和现代竞选政治与营销政治研究等几个层面展开。

中国政治与国际关系研究

主要思考中国和平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比如新国家观、新外交观、新发展观、新安全观、新秩序观和新文明观,以及这些基本视角之下的具体理论问题。初步成果是《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第一作者,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 年版),该书是国内同类教材的第一本。目前,正在进行中国国际关系理论和《中国政府与政治》的研究。

外交理论

尤其是新中国外交研究 。主要研究全球化时代外交理论的新发展,集中在中国外交理论研究上,考察中国未来外交面临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和战略问题,特别是关于公共外交、首脑外交、外交制度转型、外交民主化和社会化、中国国家形象战略等领域。初步成果有:《公共外交的理论与实践》(专著,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7 年版)、《软战时代的中美公共外交》(专著,时事出版社待出版)、《当代中国外交制度的转型与定位》(时事出版社2012年出版)、《公共外交概论》(副主编和主要撰稿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中国特色的民间外交》(主编,红旗出版社2012年版)、《外交学概论》(承担首脑外交、公众外交和中国外交三章,与 陈志敏 教授、肖佳灵副教授合作,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年上半年出版)。

美国政治与外交研究

尤其是府会关系研究 。美国是研究中国国际关系理论和外交理论的重要参照国家,我的研究兴趣集中于美国政治逻辑的研究,考察美国作为一个大国在处理国内社会问题和国际社会问题的经验和教训,对中国的大国战略提供参照系。初步成果有:《营造未来:美国国会游说的制度解读》(专著,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上海市优秀成果著作类一等奖),《美国学:政治维度与中国意义》(专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把握未来——美国总统政治形态研究》(专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治理美国:国会的角色与模式》(专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目前正在进行美国地方治理与外交研究。

竞选与政治营销研究

政治营销是现代政治技术的新发展,也是国家与社会关系在信息化时代的新发展,包括竞选营销、领导营销、政府营销、游说营销、媒体营销、公关营销和国际政治营销(尤其是公共外交)等内容。 2006 年以来,我逐渐认识到这一问题对于中国内政和外交战略的重要性,先后与美国布鲁斯·纽曼、英国珍妮佛—李·玛仕蒙等学者取得联系,并与孙鸿、何俊志、沈国鳞、张哲馨等构成了一个政治营销研究的学术社群,今后一段时间在国内学术界推动政治营销研究。初步成果:《政治营销学导论》(专著,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 年上半年出版)、《营销总统——选战中的政治营销》(布鲁斯·纽曼著,张哲馨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年版,撰写了该书的导读),目前正在进行政府营销和国际政治营销的研究。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