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惠康:传承"郑和精神" 共筑"一带一路"

发布时间: 2017-02-08 09:36:47 | 来源: 央广网 | 作者: 李默 曹波 | 责任编辑: 刘芳奇

关键词: 一带一路,中马关系,大使,郑和精神,发展

我们可以用五句话来精准概括中马两国关系:

“三点合一,地位重要”,即马来西亚是我国周边外交的支点、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节点、国际产能合作的重点。在地缘上,马来西亚位于东南亚战略要冲,蜿蜒近千公里的马六甲海峡是中国重要的海上运输线。在政治上,马来西亚是东盟的中坚力量,目前东盟已是全球第七大经济体,未来发展潜力巨大,有望在2050年前成为第三大经济体,与马来西亚保持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有利于促进我国与东盟其他国家的关系。

“三好定位,基础扎实”,即马来西亚是中国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这是发展两国友好的坚实基础。

“三大辐射,潜力巨大”,即中马合作共赢辐射东盟、辐射穆斯林世界、辐射印度市场。马来西亚与穆斯林世界有天然的联系,有世界权威的清真认证体系,获此认证的产品可畅通无阻地进入穆斯林世界。印度裔是马来西亚第三大族裔,与印度市场联系紧密。

“三大风险,总体可控”,即政治风险、经济风险、安全风险较低,总体上可控。

“三大优势,顺势而为”,三大优势即政治稳定、经济互补、人文相通,两国地理邻近,合作基础好,加上合作认知程度高,发展战略高度契合,完全可以打造互利共赢的命运共同体。

记者:目前两国在经贸领域的合作进展如何,有哪些新的合作方式或具有代表性的合作项目、计划?

黄惠康:中马两国在经贸合作领域有四大抓手,每一个抓手都取得了实实在在的进展。

第一,在贸易方面,中马双边年度贸易额已达到了千亿美元量级,在全球范围内,马来西亚是我国第六大贸易伙伴国,仅次于美国、日本、韩国、德国和澳大利亚。中马贸易额曾占中国与东盟国家贸易总额的四分之一,2013年两国双边贸易额突破千亿大关,达到1063亿美元。马来西亚连续8年成为中国在东盟的最大贸易伙伴。而中国自2009年以来已经连续7年成为马来西亚最大贸易伙伴。未来两国还将加大力度挖掘贸易潜力,推动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开拓新领域,推进中马贸易额达到1600亿美元水平。

第二,在投资方面,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和产能合作,中资企业走入马来西亚已形成良好势头,2015年一年我国在马来西亚制造业的直接投资额达5亿美元,2016年,中国已取代美国和日本成为马来西亚第二大外资来源国。

在投资领域,现已形成“中西一城”、“东西两园”、“南北三路”六个旗舰项目:

“中西一城”是指未来中资企业将联手马来西亚合作伙伴,投资超过1500亿马币,在马来西亚首都城中央打造一个地上、地下联动的交通枢纽和区域经济中心,在约3000亩的土地上进行高标准的智能城市建设。这“一城”将集大吉隆坡地区的交通枢纽、马新高铁起点站、区域总部、高端旅游、购物、文化等多功能为一体。

     1   2   3   4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