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商银行副行长张红力。图片来源:资料图
中国网财经3月3日讯 2017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商银行副行长张红力以个人议案形式提交了关于建立“一带一路”银行间合作机制的建议。张红力指出,“一带一路”沿线银行需要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紧密的方式上加强合作,聚合沿线国家的金融力量,共建“一带一路”项目。
张红力表示,三年多来,“一带一路”建设成果斐然,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也正式运营。在这一过程中,金融业特别是中国的银行业发挥了重要作用,提供了大量资金支持,营造了良好的区域经济合作环境。
尽管如此,银行的“桥梁”作用还远未充分发挥。张红力指出,目前“一带一路”沿线大部分国家信贷投放占GDP的比重平均为130%,低于170%的全球平均值。
此外,有三大问题尤其值得关注:一是市场环境风险较高对业务开展形成较大挑战。二是经济发展结构失衡不利于发展空间的持续拓展。三是金融实力相对不足也制约了服务能力的提升。
为此,张红力建议,由两到三家中资银行牵头,挑选沿线国家有一定实力的商业银行,通过合作委员会、联席会议等形式,加强市场开发、项目建设、贸易便利、金融市场、风险管理、信息科技等方面的商业合作,在共同为“一带一路”做好“资金融通”工作的同时,帮助沿线国家打造经济增长的内生金融动力。
具体来看,建设“一带一路”银行间合作机制,张红力建议主要聚焦四大领域。
首先,建议整合项目资源,共享项目信息,开展联合营销,共同设计项目融资结构和担保措施,利用银团贷款、风险参贷、投贷结合等多种形式,提高大项目承贷能力。通过线上和线下渠道、双边和多边交易多种形式,为沿线银行之间资金拆借、债券回购、票据互换、转贷款等负债端管理提供便利。
其次,建议推动政府间、商业银行与政府间、以及商业银行间的双边或多边货币互换协议,引导市场形成合理稳定汇率预期。建立跨币种汇率和利率的“标的池”和“做市商”机制,集合不同沿线银行的汇率利率风险管理需求,撮合交易,降低汇率、利率等市场风险。扩大人民币在沿线银行间的支付、结算、清算运用比例,发挥人民币贸易、投资、储备、救助等国际货币功能。
第三,建议建立银团合作、资产交易等各项业务合作的文本标准,建设资金汇兑、清算结算的独立体系。共建信用评级模型,增进相互认同,在此基础上建立普遍认可的新型信用评估体系,降低外部评级依赖。共享征信评级结果,推动“一国征信、多国使用”,降低相关企业和个人跨境融资成本。
第四,加强沿线各国监管当局的政策交流和信息公开,开展沿线银行间的经验分享和咨询服务,便利沿线银行合规开展跨境业务。推动沿线银行在区域内互设机构,并在监管框架下加强反洗钱和反恐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