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宏春:乡村振兴应将环境保护放在重要位置

发布时间:2018-04-02 16:51:38 | 来源: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刘芳奇 | 责任编辑:刘芳奇

关键词:农村,发展,乡村,振兴,环境

3月30日,“新时代中国乡村振兴智库论坛”在京举行,图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周宏春。王东海摄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刘芳奇)“乡村振兴,不能以环境污染为代价,应将环境保护放在重要位置。”3月30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周宏春在“新时代中国乡村振兴智库论坛”上表示。

周宏春表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应当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推动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乡村振兴,应当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增加生态产品和服务供给,确保食品安全,解决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有机统一。另外,乡村振兴还应以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为基础,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为指导,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保护生态环境,在保护生态环境中发展经济。他提出,发展特色农业应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延伸价值链推动种养加融合,提升品牌化和产业化水平,推动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形成“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按绿色兴农、质量兴农要求,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到农业生产、产品加工、废弃物利用全过程,增加有机食品供给,不再单纯追求产品的数量增长,而要保证产品优质、健康、绿色,确保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做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绿色富民惠民,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

他说,我国农村环境污染较为严重,雾霾天气时有出现,供暖季节尤甚。河道淤浅,河水发黑;垃圾堆到处可见,影响景观、滋生病菌。“污水治理靠蒸发,大气污染靠风刮”,反映部分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状况。他认为,打好蓝天保卫战,应避免秸秆随意焚烧,而用作饲料、蘑菇基料、工业及发电原料。北方供暖地区,应推广使用燃烧效率高、近零排放的小型燃煤炉。统筹城乡供水、污水处理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尽可能采用氧化塘等生态措施处理农村污水。持续实施改厕、改水等工程,保障农村饮水安全。推行“户分类、村收集、镇运输、县处理”的农村垃圾处理模式。将沼气池、猪禽舍、厕所和大棚组合起来,猪粪和其他有机物进入沼气池发酵,沼气用作照明或燃料,沼渣做肥料,实现废物利用、能源供应的良性循环。环境执法应逐步覆盖农村,以免城市和工业污染向农村转移。发挥第三方作用,以尽可能少的资金投入达到改善农村环境质量的目的。开展农业活动的可能环境影响预先评估、事中监管和事后评价,保证乡村振兴迈向可持续发展之路。

周宏春指出,建设特色小镇,建设宜居的乡村,增强发展动力,既是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要求,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本质所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们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守住乡愁,必须留住青山绿水,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环境。如果乡村振兴了,产业兴旺了,农民致富了,却生活在肮脏的环境里,看不到蓝天白云,没有干净的水,就与振兴本意相悖了。”

周宏春表示,乡村振兴,应当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和政府作用。要实行农村环境保护的地方党政负责制,加大农业农村投入,保证企业在乡村建设中能获取数量充足、经济实惠的环保产品和服务。实施与生态保护绩效挂钩的补偿政策,既有利于共同致富,也可以避免财政转移支付中的弄虚作假、“养懒汉”等弊端;既有利于调动公众主动性积极性,也能收到增加森林覆盖率、改善农村环境的目的,可谓一举多得。开发和推广先进适用的技术和综合整治模式;采用通俗的语言、贴近生活的方式,宣传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开展环保经验的交流活动,引导村民主动参与垃圾分类和治理活动,增强居民建设美丽乡村的自豪感和荣誉感。保护环境卫生,汇聚“微行为”,形成“众力量”,使美丽乡村建设拥有恒久的生命力,走向农村绿色发展之路。

据悉,“新时代中国乡村振兴智库论坛”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国声智库联合举办。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