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春节文化 助力“西安年·最中国”品牌化

发布时间:2018-04-11 15:29:46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徐蕴峰 | 责任编辑:刘芳奇

关键词:传统节庆,文化符号,中国故事,文化建设,文化内涵

为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坚定文化自信,助力“一带一路”民心相通,3月28日,由国声智库、“一带一路”文化传播与经济发展课题组主办的“文化自信与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研讨会”在京举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国声智库名誉主任李国强以“西安年·最中国”春节主题活动为样本,探讨了如何在新时代创造性发展传统节庆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并对“西安年·最中国”提出了“品牌化、常态化、系列化”的建议。

李国强指出,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了坚定文化自信,提出了坚持“四个自信”的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李国强表示,我们的文化自信来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包括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三部分构成了文化自信的核心内容,也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国声智库名誉主任李国强

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从哪里入手?李国强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耀眼、最富有特色、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是春节。如何把春节过得更丰富多彩、更有年味儿,是新时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值得研究和实践的重要课题。陕西西安历经周秦汉唐数千年文明传承,拥有丰富的民俗文化、节庆文化,是最能够展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城市之一。西安今年推出的以“西安年·最中国”为主题的春节活动尤为出彩,系统整合了西安源远流长、内容丰富的新年民俗和文化展演,生动诠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是今年全国春节活动的一大亮点。

李国强认为,“西安年·最中国”活动取得了显著成功,释放出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新样本、新示范,以新作为彰显了新时代下的新气象。“西安年·最中国”形成了明确的文化内涵和文化符号,应继续深入推进中国年与优秀传统文化的对接研究,让“西安年·最中国”成为全面体现中华魂魄和民族根脉的大舞台。

西安年如何做到“最中国”?李国强认为,首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最丰富多彩、最亮丽的元素都集中于西安年,如灯会、社火、庙会、祭祀等。其次,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采用一些创新性的表现手法和庆祝方式,如今年西安年500架无人机美轮美奂的表演。“西安年要能够把传统与现代各方面元素都融汇进去,才能够体现‘最’字。‘最中国’,就是要使古今中外中国春节文化的靓丽点都在西安年当中有所展现,让人们一过年就想到西安,形成在西安过年才是最正宗、最有年味儿的中国年的印象和品牌效应。”

李国强认为,“西安年·最中国”是非常有潜力的城市品牌,应推动“西安年·最中国”品牌化、常态化、系列化。陕西正在加快建设“一带一路”核心区,西安一手抓创新驱动发展,举办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打造“硬科技之都”;另一手抓文化软实力,推出“西安年·最中国”,树立西安的中华文化中心地位。硬实力和软实力相结合,将极大地提升西安综合实力。李国强建议,“西安年·最中国”作为文化交流的一部分,应纳入到建设西安国际大都市和陕西“一带一路”核心区的大框架内,并作为一个引子,导出系列化、常态化的文化活动,为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和“一带一路”民心相通服好务、搭好桥。

新时代,新型智库在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应发挥强有力的智力支撑作用,以全球化视野就未来发展的全局性课题开展咨询研究,贯彻中央精神,切合地方实际,提出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新招、实招和高招。李国强指出,国声智库应充分发挥思想、渠道和平台作用,积极组织文化、企业、金融、媒体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开展调研、学习、交流、总结,形成春节与国家文化软实力专项报告,共同推动“西安年·最中国”系列活动红红火火有序进行,为大西安、大关中的可持续性发展建言献策。

当天,国声智库还围绕“丝绸之路智库峰会”筹备工作展开了交流。“丝绸之路智库峰会”将于9月7日召开,旨在于“一带一路”重大倡议提出五周年之际,对“一带一路”建设成就和文化、旅游、科技、健康、金融等多领域样本案例进行阶段性梳理、总结,推动中外智库共建“智力丝绸之路”,形成更多高端研究成果,为“一带一路”更好惠及各国人民提供智力支持。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