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服务“一带一路” 不能光统计投了多少钱

发布时间:2018-06-20 11:14:43 | 来源:解放日报 | 作者:刘功润 | 责任编辑:殷晓霞

关键词:一带一路,金融服务,金融风险,国别,银行业机构

“一带一路”是新常态下追求高质量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这里面,金融如何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建设,需要引起更多的重视。对其效果需立体、全面地衡量,而不能光看投融资规模,要讲实际质量效果,更要注重风险防范和管控。  通俗地讲,“一带一路”中的金融服务不是搞慈善。衡量金融服务“一带一路”的成果,不能光统计金融机构投出去多少钱、提供了多少融资,还要评估这些项目的社会效益和潜在风险。资本是讲成本和收益的,但在计算收益的时候应有多个维度。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事关国家安全、发展全局、人民财产安全,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跨越的重大关口。影响金融服务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是风险管控。在“一带一路”金融服务中,做好风险管理确实是一个大挑战。和国内业务相比,金融机构、银行业机构在“一带一路”的投资中对贷前可行性研究与贷后持续管理的要求更高。除了普遍性风险之外,还面临相对突出的国别风险、合规风险、汇率风险。这里,主要谈一下国别风险。  防控国别风险的前提是深入做好国别研究。“一带一路”是一个宏大工程,国别研究是其基础。如果国别研究不深入,后期的建设、投入很可能就没有针对性,供给和需求就会产生矛盾。国别研究一定要具体,要做专门国别的案例研究。

坦率地讲,现在对于“一带一路”相关地区和国家的研究大多流于宽泛,一些高校和科研机构成立了“一带一路”研究院、研究中心,但研究内容和成果大同小异。其实,可行的做法是设立区域、国别研究中心,并有的放矢地发布国别研究报告,从而为企业和金融服务机构提供实用的素材,减少前期重复调查成本,减少后期投资风险。  此外,为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能够更有效地分担风险,相关金融服务还可以发动国际金融力量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基础设施投资需求非常巨大,光靠中资机构融资并不现实。我们要学会用小资金撬动大资本、大项目。

目前,在“一带一路”的融资统计中,主要统计中资机构的融资规模。其实,还应该统计每一个项目带入了多少当地资金和国际资本投入。比如,“一带一路”债券要尽量吸引除中资机构之外的国际投资者。如果都由中资机构包揽,风险很大,也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金融服务“一带一路”建设还要注意与当地政府、监管、企业、社会组织的关系,不能总在华人圈和中资企业圈子里转。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的金融工作者也要是外交官。这样才能提前预知风险,化解风险也才可能有更多的资源和途径。

(作者为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院长助理、研究员)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