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云:“三帮一”扶贫助学力拔穷根

发布时间:2018-06-22 16:52:59 | 来源:北国网 | 作者:张秀葵等 | 责任编辑:王东海

关键词:帮扶,扶贫,学生,庆云县,孩子

清瘦的身材,稚嫩的面孔,在庆云县第四中学,13岁的黄平凯正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专心致志地上课。

而就在一年前,黄平凯差点辍学成了“放羊娃”。原来,6年前,黄平凯的母亲和父亲相继离世,黄平凯与姐姐黄迎迎便与爷爷奶奶相依为命,去年,黄迎迎如愿考上大学,但家庭的拮据已无力支撑上大学的费用,为了能让姐姐上大学,黄平凯便想着退学,在家里帮着爷爷放羊,供姐姐读书。

就在一家人陷入困境的时候,庆云县实施“三帮一”扶贫助学机制,专门帮扶像黄平凯、黄迎迎这样的贫孤学子。“我和姐姐都有专门的机关干部、老师和企业家结对帮扶,县里每年还资助姐姐6000块钱学费,资助我3000块钱学费,我们再也不用为上学发愁了。”黄平凯高兴地说。

让贫孤学子上得起学,这在庆云脱贫攻坚的战场上已是常态。去年5月,庆云县把教育扶贫作为斩断贫困代际传递、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抓手,广泛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创新建立了“三帮一”扶贫助学庆云模式,由一名科级以上干部、一名优秀教师、一名社会爱心人士结成志愿帮扶组,共同结对帮扶一名贫孤孩子。目前,全县505名贫孤学子全部结对,没有一人因贫困而辍学,其中108名贫孤学生还转入云天教育集团第四中学读书,31名贫孤学子考上理想大学。

“在精准脱贫的过程当中,我们必须走出一条脱贫扶志之路,从教育源头力拔穷根,彻底斩断贫困代际相传的问题。”庆云县委书记王晓东书记如是说。


扶贫助学,不让一个贫孤学子掉队

庆云县位于山东省最北部,地处鲁冀两省、德州滨州沧州三市交界,历史上曾是全国贫困县,2014年共精准识别出省定扶贫工作重点村70个,贫困户10782户,贫困人口23385人。

为改变这一贫困状况,几年来,庆云县按照中央、省市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部署要求,通过实施产业扶贫、行业扶贫、金融扶贫、社会扶贫、兜底保障等各项措施,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截至2017年底,全县70个省级扶贫工作重点村全部实现脱贫退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减少至248户414人,贫困发生率从7.8%降至0.1%,获得“中国全面小康扶贫十佳县市”荣誉称号。

但在脱贫攻坚过程中,该县发现,贫困群体中的贫困学生上学难是一大社会问题。在这些贫困学生中,有父母双亡跟随年老的爷爷奶奶“凑合”生活的孤儿,有因家庭困难支付不起学费面临辍学的大学生,也有家庭因病致贫,生活举步维艰的少年。为此,庆云县在全县开展了一次大调研活动,把全县孤儿、贫困学生家庭状况及致贫原因一一登记在册,全县505名贫孤学生由此进入该县领导层视野。

这些家庭如何脱贫?如何让这505名学生不再因贫困断了上学梦?庆云县决策层决定:在坚持原有扶贫经验的基础上,抓住学生这一“关键”,发起成立扶贫助学专项基金。自去年5月份以来,一场扶贫助学立志热潮在庆云大地上掀起。200元、5000元、5万元、10万元、100万元……一笔笔资金不断汇入庆云县扶贫助学专项基金,捐助这些善款的,既有企业家又有干部教师,也有社会爱心人士,扶贫助学专项基金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最终凝结为“一名企业家+一名干部+一名教师”精准“结对”贫孤学生的“三帮一”庆云扶贫助学新模式。

“我们从教育源头力拔穷根,目的就是不让一个贫孤学子因家庭困难造成学业掉队,通过扶贫扶智,彻底改变贫困代际传递的问题,变弱势群体为优势群体。”王晓东介绍说,“企业家、干部和教师共同参与帮扶,也是让贫困孩子找到学习的榜样和努力的方向。”

制度约束,“三帮一”有了长效机制

3月31日星期六,共青团庆云县委书记张国宏、第四中学教师张玲玲和云天教育集团董事长郑天林来到庆云县渤海路街道甄家村,探望他们结对帮扶的9岁贫孤学生白雨馨。“这两天天气忽冷忽热,要注意多穿点衣服,小心别感冒。”“这是买给你的课外辅导书,多看看有好处。”“最近学习怎么样,还缺什么学习用品?”一见面,张国宏他们三人就与白雨馨亲切地交谈起来。

张国宏、张玲玲和郑天林是白雨馨的帮扶人员,类似这种走访探望,他们几乎每月都会过来一次。“原来一直以为县里的扶贫助学也就是一阵风,没成想他们真把帮扶孩子当成大事来抓,不仅经常到学校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鼓励孩子努力学习,还经常来家里探望帮扶,家里有什么困难他们都帮着解决,这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巨大的信心。”白雨馨的爷爷白成文感动地说。

白成文的担心也正是庆云决策层的忧虑所在。推行“三帮一”机制,涉及的机关干部、人民教师和爱心人士近1500余人,如此庞大的队伍怎么管理?帮扶人员怎么去帮扶?怎样才能使结对帮扶真正落到实处,发挥长久效应?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庆云决定从强化帮扶工作管理入手,**结对帮扶管理办法、考核办法,建立起制度约束机制,真正实现帮扶开展有力、完善彻底。实施网格化管理,以团为单位,干部为主体,该县把结对帮扶贫孤学生“三帮一”工作划分为十个团块,即城区帮扶团和九个乡镇帮扶团,建立起“三帮一”领导小组、团块、团小组为一体的网格化管理结构,层层落实政策,层层压实责任。在各帮扶团成立临时党总支,每个团内部帮扶组按程序成立临时党支部,充分发挥党组织牵头、引领、示范作用,带动结对帮扶工作整体提升。同时,该县加大“三帮一”结对帮扶考核力度,由县委组织部、县教育局牵头,采取集中考核与日常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对干部、教师是否制定详细帮扶计划和帮扶措施,是否定期走访帮扶,是否有效负责孩子的亲情陪护、家庭教育、家庭事务协调解决工作,是否定期对贫孤孩子进行教育辅导等近20项指标要求细化考核,确保“三帮一”工作可抓、可控、有效果。

帮扶有了硬约束,帮扶人员就有了前进的方向。自活动开展以来,干部扶志、教师扶智、企业家扶贫,他们各司其职,累计走访贫孤家庭超过5000次,帮助解决实际困难2000多件。


4200万基金,兜底解决所有贫孤孩子上学问题

资金保障是帮扶贫孤孩子长期读书学习的最基础保障。为兜底解决全县所有贫孤孩子的上学问题,庆云成立扶贫助学专项基金,长期接受社会捐助,截至目前,全县扶贫助学基金已增至4200余万元。

这些基金如何管理、如何高效运行?庆云专门成立扶贫助学基金管理委员会,设立了由人大、政协、扶贫办、团县委、妇联、总工会、关工委、民政局、教育局、慈善总会等部门组成的基金管理小组和由近10位人大代表、社会爱心人士组成的基金监督小组,定期向社会公布资金使用情况和受资助学生名单并接受监督。

“每名贫孤学生都要由基金管理小组的成员单位联合把关核实,定期通过扶贫助学基金账户直接划转到受助人账户。”庆云县关工委主任、基金管理委员会理事长张尧标介绍说,“基金会采取贫困进、脱贫出这种‘进出机制’,符合资助条件的贫孤孩子由所在乡镇(街道)提出申请,经团县委(孤儿)或县扶贫办(贫困家庭子女)审核把关后,报县扶贫助学专项基金管理小组研究,通过后纳入总体资助名单;县教育局则负责贫孤学生的长期跟踪管理,及时将失去资助资格的人员名单报基金管理小组,信息核实后及时将退出人员移出资助名单,县慈善总会根据受助名单发放助学金。”

为使基金专款专用,提高使用效率,该县实施资金发放人性化管理办法,按照学龄前、义务教育阶段(含中职)每人每年3000元、高中阶段每人每年5000元、大学阶段每人每年6000元的发放标准,对学前教育和大学阶段,于每年9月份将助学金一次性汇入贫孤学生账户;对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教育阶段,每学期开学第一个月,将500元助学金一次性汇入贫孤学生账户,其余月份则分别按每人200元/月和400元/月的标准发放,满足孩子的上学和生活费用。截止到今年3月底,全县已集中发放助学资金10次,累计发放124.7万元。


重拾自信,让贫孤学子拥有健康人生

在庆云县第四中学七年级十一班,最近有一个明显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同学们都爱跟张适寒聊天、讨论学习心得,灿烂的笑容让同学们都倍感亲切,这与去年她刚入学时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不说话,很沉闷。”这是张适寒给老师、同学们的第一印象。“适寒是个苦命的孩子,7年前,她父亲不幸去世,母亲改嫁,自从家里变故后,她变得不太爱说话,看见生人还躲躲闪闪,怕见人,这几年让我一直很担心。”张适寒的爷爷张青华说,直到近半年来,孩子才逐渐变得开朗,有说有笑的,这让我很是欣慰。

张适寒是505名贫孤学子中的一员,据团委、妇联详细调查了解,在这些贫孤孩子中,像张适寒这样自闭、不自信的孩子占比很大。如何让这些孩子重拾生活、学习的信心,培养出健康阳光的心态成为帮扶贫孤孩子的重要内容。“不仅要‘富口袋’,更要‘富脑袋’,要想方设法帮助他们重拾自信心,让他们拥有健康的人生。”庆云县委副书记、县长孙洪昌如是说。

为此,庆云立足优质教育转观念,不仅让贫孤学生上得起学,还要让他们接受最优的教育资源,让他们从心底里树立起生活学习的信心。该县将第四中学作为贫孤学生的教育基地,筛选108名贫孤学生实行定向帮扶,全部混编入适学班级,学费一半由帮扶企业家捐助,一半由云天教育集团承担,生活费则由扶贫助学基金保障,108名贫孤学生不花一分钱就可完成优质教育学业。另外,该县还在第四中学、县青少年教育基地成立专门针对贫孤学生的心理咨询室,聘请著名教育专家杨连印经常性开展心理咨询、开导引导活动,积极疏通贫孤学生心理问题。

同时,积极发挥“三帮一”机制作用,通过对孩子周到全面、细致入微的帮扶,使得505名贫孤孩子在生活上得照顾、行为上得管教、学习上得辅导。“机关干部李海龙伯伯每到节假日都会来家里,问问困难需求,还经常给我买衣服、学习用品等;唐慧老师经常给我做学习辅导,给我讲励志故事;企业家余东叔叔还要带我去北京参观学习,这些都让我很自豪,我现在感觉和其他同学也没什么不同,相反我感觉我更幸福。”张适寒笑着说。

如今,505名贫孤学子在“三帮一”大爱帮扶下,正在健康茁壮成长,也有越来越多的个人、组织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为庆云县加快形成“扶贫济困,有你有我”的良好氛围添砖加瓦,斩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宏伟蓝图正在加快实现。(通讯员:张秀葵 季廷辉 王凡存)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